姚滴珠(上):神秘消失的少妇,奇案中的悲欢离合

1、出走的女子
明朝万历年间,住在徽州府休宁县的姚家是个富裕人家。姚家人口不多,只有一儿一女。儿子姚乙孝顺能干,女儿滴珠貌美如花,一家人日子过得安宁平和。
这一年姚滴珠16岁了,来说亲的踩破了门槛,姚公姚婆珍爱女儿,他们挑来挑去,最终为女儿挑中了隔着一条河的潘甲——他们听说潘家是世家,虽然现在有点没落了,但气派还在。姚家虽然有钱但不过是个土财主,无论如何算是高攀。而潘甲亦是一表人才、重情重义,他们觉得为女儿挑了一门好亲事。
然而,姚滴珠嫁过来之后,才发现并不是那么回事。潘家虽然是世家,但此时只剩下了一个空架子,生活已经很艰难了。潘家的男人们要外出经商谋生,女人要亲自操持家务,姚滴珠在家里一向娇生惯养,让她每天洗衣做饭,实在是太为难太郁闷了。
幸好潘甲真的不错,他与姚滴珠情投意合,在生活中处处呵护妻子,让女人失望的心稍有安慰。
转眼他们成亲两个多月了,看到儿子每日与妻子厮守在一起,潘父潘母很是不喜。这一日,潘父对儿子说,你已经成家立业,哪能在家闲着坐吃山空呢?还不出去做生意!
潘甲虽然不舍得新婚妻子,但父亲严令不能违抗,而生活更是严峻,情爱不能当饭吃。他只能安慰了滴珠一番,第二天便上路了。
最爱的丈夫走了,姚滴珠在陌生的婆家的日子更是难过。她不会干、也不爱干家务活,让公婆十分不满,时常给她冷脸,甚至还对她责骂不休。
这一天,姚滴珠早晨起得稍微晚了一点,没来得及给公婆做好饭,被公公一顿大骂,姚滴珠在家里一向娇生惯养,哪里受得了这个?一整日,她都哭泣不已,她想念远走的丈夫,更想念昔日做女儿的美好岁月,她决定回娘家找父母。第二天一大早起来,姚滴珠也来不及梳洗,只用一块手帕包了头,便一路奔渡口而来……

2、消失的少妇
等到天光大亮,潘公潘婆睡醒起来,找来找去却不见了儿媳,不觉有点惊慌。他们来到渡口,挨个人询问,没有看到一个年轻女子?有人说,确实看到了姚滴珠,看到她上了一个筏子……想她已经回了娘家,潘家便不再过问。
转眼过去了十多天,姚滴珠还没回来,潘公夫妇很是生气,觉得这个儿媳妇真是太不懂事了,等见到亲家公一定要好好说道说道。便在这时,有人敲门,原是姚家仆人带着点心水果来了,说要见姑娘。
潘公说,你们见什么姑娘?她十多天前就自己跑回娘家去了。
姚家仆人大惊道,没有啊!我们姑娘从来就没有回家!
姚滴珠失踪了。
两家顿时慌了,他们互相指责,争论不已,都觉得是对方撒谎。姚家忧心女儿,于是上告,说是不是潘家谋害了媳妇啊?而潘家亦是反诉,说必定是姚家藏起了姑娘……
知县问来问去,两家都各有理由。而调查到渡口,也确有好几个证人看到姚滴珠渡河而去,便认为姚滴珠可能被人拐走,或者躲在什么地方,而她刚刚新婚两个月,与婆家生疏,于是责令姚家找人。
不久潘甲从外地回来,眼见深爱的妻子失踪了,十分郁闷,没事就来县衙要人。县官也生气,便将姚公拘来打一顿;姚家丢了女儿,还要时常被鞭打,更是憋气。他们广张告示,许下重赏,可一天天过去,就是找不到姚滴珠,深感悲苦绝望。
时光转眼过去了两年,那个美丽的少妇姚滴珠依旧是活不见人死不见尸,仿佛从人间蒸发了……

3、风尘归来
这一日,姚家亲眷周少溪忽然来拜访姚公,说自己在浙江衢州做买卖时,看到一个倚门卖笑的娼妓,与姚滴珠一模一样,特来告知。
姚公听了,不觉流下泪来。他想女儿必然是在回家路上遇到坏人了,被拐卖为娼。当即让儿子姚乙带上银子,跟着周少溪一路来到衢州。
顺着周少溪的手指,姚乙果然看到一个在花街上招徕客人的女子,正是妹妹姚滴珠。他悲喜交集,当即上前呼唤妹妹。不料,那女子只是微笑着看他,神色之间毫无感觉。姚乙转头对周少溪说,这确实是我妹妹,却不知道她为何不肯认我?
周少溪说,她大概是被打怕了,所以不敢当街相认。你不妨花点钱,假装叫她晚上出来陪客,离开了妓院,她自会与你相认。姚乙觉得周少溪说得不错,便依计而行。
当晚,周少溪觉得人家亲兄妹相认,自己实在不好陪着,便找个借口离开了。
第二天一早,姚乙早早前来,他满脸欢喜地告诉周少溪,那女子果然就是妹妹姚滴珠,两年前被人拐卖到本地的姜秀才家做妾,后来又被姜家以80两银子卖入妓院。
周少溪和姚乙商量,与其找娼家赎买被索要高价,不如直接上告官府——姚滴珠失踪案早已家喻户晓,必然能得到公正处理。

果然,衢州太守接到姚乙的诉状后,让姚乙出价40两从妓院赎回姚滴珠,姜秀才卖良为娼被革除功名,姚乙和周少溪带着姚滴珠回到休宁。
姚公姚婆早已听说经过,他们早早来到门口等待苦苦思念的女儿。眼见下了轿子的女儿虽然容颜依旧,可脸上却多了风尘之色,顿觉悲从中来,与之抱头痛哭。一别两年,滴珠的声音已经有了改变,想来是受尽苦楚,让爹爹妈妈越加心痛悲伤。
姚滴珠找到了,姚家来到知县衙门销案。知县问滴珠,你是如何被拐到衢州的?姚滴珠道,我从婆家回来,坐筏子上岸后,遇到一个陌生男子,在无人处打晕了我,将我卖到衢州姜秀才家,又被卖入妓院。
那男子是什么模样?
我我,没有看清,不记得是什么模样……
知县问出什么来,便叫潘家来领人。姚滴珠失踪两年,潘甲始终不忘妻子,便是父母劝她另娶,他也不肯,逼急了便以死相逼,并怨恨父母气走了媳妇。如此,潘家父母不敢再逼,深自追悔。如今姚滴珠终于被找回,明知道她做了妓女,但见儿子无比欢喜,也不敢再嫌弃,一家人高高兴兴回了家。
知县也松了口气,好不容易将一件旧案完结,得以皆大欢喜。
不料第二天一早,知县刚一升堂,却见潘甲又来上告,他说,昨天领回去的那个“姚滴珠”是假的,并不是他的妻子姚滴珠……(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