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时期,你不能再指望吃树皮了丨硬核生存指南
01
最近很多人都在聊吃树皮的事,过去的艰难岁月,穷人经常要靠吃树皮求生存。
最近世界各地都遭遇恶劣天气,干旱成为欧洲的灾害,联合国发出粮食危机警告,吃树皮又引起热议。当然,如今的年轻人除非是拍视频表演,日常已经不会再有兴趣吃树皮,传播吃树皮的文章内容,主要是出于对世界粮食问题的担忧。
但是也有一些年轻人觉得研究吃树皮是一项有用的生存技术,到了非常时期,吃树皮可以救命。
02
但是,指望非常时期吃树皮救命,这只是很天真的想法。吃树皮从来不是合适生存技术。
首先,树皮并没有很多。
现在的人大多数住在城市。你去城市逛一下,就会发现现在可以吃树皮的树很少。在中国大多数地区,你能找到合适吃的树皮,主要是榆树皮。
榆树皮里面含有少量淀粉,虽然含量极低,只有几个百分点,吃十斤榆树皮大致上相当于一碗米饭。
榆树皮淀粉吸水性好,不易消化,能撑开肚子填满胃部空间,还挺经饿。但是提供的能量很少。
有人回忆吃榆树皮的日子:
用纯榆皮面可以做面条,和润滑口。但韧性太强犹如皮条,不易消化,因此只能掺在面粉里吃。现在有的荞面饸饹馆为了筋道也要掺榆皮面;有些休闲食品也是用榆皮做成,比如「榆皮花生」。那时为剥榆树皮大打出手的事经常发生。吃榆皮面挺耐饥,但吃多了,灾难就来了。拉不出屎,都撑在肚子里了。危急之时,只有相互用手掏。据说喝点麻油很见效,但那时,去哪找麻油?这种记忆是永远不会忘记的,除非我死了。
但是,榆树皮并不经久。只要把树皮剥掉,树很快就死了。所以一家人吃几顿榆树皮,就得杀死一棵榆树。
这种剥皮的效率是极低的。首先是高处树枝上的皮都没有利用起来。其次,榆树的淀粉更多储存在根里,根中的淀粉比树皮多一倍。剥皮却不吃根,这是很大的浪费。
有些地区都人比较爱惜榆树,他们吃榆树根。榆树的根可以挖出来,剥下树根的皮吃,每次只挖浅层一部分,从某个支根延伸出去都整条根都挖出来,保留其他的支根。这样只要还有一部分根留着,就会继续生长,树不会死掉,可以继续提供养分。
在某些地带,比如内蒙古接近草原的那些地区,土层比较薄,下面都是岩石,这样榆树根都在比较浅的土层,容易挖出。但是在黄土高原之类地带,榆树根很深扎入泥土,挖树根并不容易,只能挖到很少一部分。
榆树根不易挖。所以大家都是抢刮榆树皮,很快就把大批榆树毁灭。
一个典型的对比,就是人均榆树数量类似的内蒙古与河北地区。内蒙人大多数挖榆树根,河北人大多数吃榆树皮,结果是饥荒年代粮食稀缺后,河北人死伤更多。
03
榆树皮即便在有大量榆树的地方,也从来不做主食,而是利用榆树淀粉(或许是树胶)的强粘性,增加其他淀粉类食物的粘性,比如说玉米粉加上榆皮面就可以做饺子。
做榆皮面有多难呢?
如果赶上某户人家大兴土木,做家具造房子砍了很多榆树,这就可以到他家帮慢剥皮。树干的皮用斧头削下来,枝干的皮可以砸扁了剥下来。

刚剥下的榆树皮,可能有几百斤,或者上千斤。榆树皮可以做多少榆树面呢?
100斤榆树皮里面大约一大半是外面的干皮,要扔掉。只有白色的韧皮层才有淀粉。所以先把这层韧皮层剥下来,大约有30斤。这些韧皮层主要是水分,晒干、烘干以后,还剩下大约10斤。这10斤干皮切碎,捣烂,磨粉,过筛,去掉里面的木质长纤维,剩下的细粉就是榆皮面,大约还有5斤。榆皮面并不是高纯度淀粉,里面还有很多其他杂质,尤其是纤维素还是很多。大多数成分都不能被人吸收,可能导致便秘拉不出大便。
按照纯淀粉含量计算,一百斤榆树皮里面的淀粉,不会超过3斤。
一棵普通大小的十年榆树,皮也就一百来斤。你即便砍了树提取榆皮面,也只能代替几斤大米。所以榆树皮提供的能量是非常少的,绝不能指望可以长期靠它代替粮食。它只是粮食极度匮乏时时一种不得已的补充。
现在还有那么多榆树吗?并没有。如今城镇化程度很高,大多数人都住在几乎见不到榆树的地方。
其他一些书皮里面有淀粉的树,还有松、杉、桦、柳。但是大多数树皮味道极差,里面还有丹宁之类涩口物质,更有一些可能危害健康的成分。若非迫不得已,绝不要吃树皮。
04
这世界上真正适合吃树皮的,是sago。这是一种东南亚特别多的树,中国人把它翻译为西谷树,或者西谷椰。它的皮里面有非常多的淀粉,把成年大树砍倒,里面的淀粉洗出来,做成颗粒,就是西谷米。西谷米在中国经常作为冷饮和珍珠奶茶来吃。



在有些国家,人们也把西谷树作为一种盆栽植物,或者庭院景观树。

一棵西谷树可以长到9米高左右,可以出产上百斤优质淀粉,产量比榆树高几十倍。但是很遗憾,在中国大面积种植的各种树里并没有西谷树。常见的各种树,无论松杉榆桦柳,树皮里的淀粉含量太低了。
这些年更是根据林业和景观的目的,引入大量的适合造林和景观的树,主持城市规划的人根本没人会考虑吃树皮。所以虽然引入很多世界各地的优良树木,适合吃的西谷米、木薯树,却非常罕见。所以,如果你住在北京上海之类都大城市,指望非常时期可以靠吃树皮活命,还是死了这条心吧。
即便是西谷树这样好的树,与其他粮食作物相比,也并不高产。首先是它的生长周期高达十五年,与一年三季的作物或者土豆番薯木薯比,产量不算高。到了时候需要在开花前收割,否则树里面的淀粉会被自己消耗掉变成种子。
西谷米的另一个问题是种植和加工的机械化程度比较低,不像小麦和水稻可以采用全机械化的大规模栽培。现在一个美国农民可以管理几千亩小麦地,却绝对管不过来这么多西谷树。所以西谷米任何时候都不是主流食物。
如果一个城市按照生存主义的思维去规划,或许应该限制城市人口,保留很多农田,把那些遮阴、观赏的树都砍掉,全换上西谷、木薯之类能吃的树。花坛和草地也都改为番薯和土豆。
只是这城市品位似乎要下降,一线城市要变成大农村,房价至少要打三折。所以就别指望了。
城里人老老实实囤点适合长期保存的压缩饼干和罐头,才是最好的准备。一棵长了十几年的榆树,它所有的树皮营养加起来,只相当于三斤压缩饼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