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摄影日记(14)

其实到现在从迷茫到无所措,到现在还算是有点自知之明了吧。
一开始我觉得自己这些拍得不好,大不了靠后期提高下阴影,高光,白色色阶,或者色温什么的,总能差不多吧。
所以就一直对于一张照片的要求不高,对于能现场调试好ISO,曝光啥的要求也不高。
虽然现在我也会用LR来调整某些照片曝光,色温啥的,但总的来说,能前期做好的事情就不要去劳烦后期了。
最近拍的照片少了,基本都是对同一个物品反复拍,反复拍,所以基本没什么太多的照片出来。
就比如最近的雨花台风景区那边拍的。
由于是周六,所以基本还是有人,人不算多,也不算少。
等清明一到,人就更多了,所以这个点人还是算少的,清明应该会有很多盆栽放在那。
回到正题,看下面这个图。

上面这个图是我在拍的一个亭子上方,下方都是人,所以基本只能抬高镜头,利用远射(82mm焦距)来拍摄这棵树。
但是可以看到如果光拍摄这棵树,那么其实是有点单调的,所以我就把离我不远的这棵绿色的树当做一个前景拍摄了进去。
当时天很蓝,而这张照片由于曝光太高,导致蓝天不是很突出。
而且右下角绿树这块占比太高,不利于我突出远处那颗黄色的枯树。
所以就有了下面这张照片,把ISO降低了些,这样蓝天做背景就比上面白色的好看一些。

但这时又带来一个问题,蓝天白云是出来了,背景也有了,黄树颜色看着也不错,可右下角就是一片黑暗了。
这个时候就只能换角度,就把右下角隐去?
可是隐去后枯荣感就没有了,也没有前景衬托一下后面那棵树,就光秃秃的一颗树岂不是单调。
而且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当时的环境如果要找个好机位,能正面拍到枯树,那么必然会拍到一些绿树进去,除非放弃这个构图。

我在找了一些机位后,算是拍到这棵完整一点的树吧,也将右下角阴影缩到占比不那么大的程度,就是上图那样。
这样看起来至少这棵枯树是重点突出出来了。

在上图中,在LR中将阴影和黑色色阶提高后,右下角总算不是那么黑的可怕了,算是能看清一些。
这样,这张照片也算是我看得比较满意的,至少是我感觉满意就行。
当然也可以选择使用径向滤镜仅仅调整右下角的而已,提高阴影或者调整颜色都行,不会影响到蓝天白云(记得勾选反相),如下图所示,

但这样图我觉得右下角反而调整后太亮了,我本意是不想关注到右下角,所以这张图右下角黑一点反而不错。
黑一点的话,明暗对比有了,枯荣衬托也有了。
亮了反而有两个主题,暗了就只有一个主题,另一个是衬托。
下面就放一些我拍的其他的照片吧,就不多废话了。





PS: 这是我第二次使用55-200mm焦距的镜头,以前都是15-55mm焦距的镜头。
两个镜头我都很喜欢,55-200mm的镜头在这些大一点的旅游景点中用来突出物体真的很不错。
但第一次用是在老门东,那时候是春节,真的是人山人海,所以第一次用55-200mm焦距的镜头给了我一个很差的印象。
人太多,要离的很远才能拍到全局,可是当时没有带15-55mm的镜头,导致离远了镜头前都是其他人。
如果下一次我还记得这个话题的话,或许可以深刻阐述下在春节的老门东用55-200mm镜头的噩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