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宴
大晋永平七年,秋七月,雍、梁州疫。大旱,陨霜,杀秋稼。关中饥,米斛万钱。诏骨肉相卖者不禁。
消息传到了洛阳华阳宫,朝野上下议论纷纷,总要有个法去赈灾要不闹出民变可就糟了。
可议论了一天也没议论出个什么来。
有的大臣觉得这没什么不好的,灾归灾,闹归闹,总也不会闹到自己家上来,于是便说:“这个我以为呢,交给后人去解决也不成什么问题,难道你们不信后人的智慧吗?”
有的大臣倒是义愤填膺,宣扬起自己的解决方法来,便说:“我想他们可以先把地租出去啊,或者自己就不能去其他地方买粮吗?”
有的大臣倒不那么认为这是灾,觉得这样还是对自己有益的,便说:“粮价高点也没问题了,粮价高了,他们才愿意去种田啊,多劳才能推进社会财富积累嘛。”
……
结果讨论来讨论去,什么也没说服谁,总觉得自己有理。不过,讨论归讨论,大臣们还是要吃饭的嘛,便准备散去各自回家吃饭罢了。
这倒让晋惠帝急了,他现在还没想清楚为什么这群人,啊?连饭也吃不上,再者说,吃不上米饭,吃肉也行啊。便对大臣们说:“诸位爱卿也饿了,干脆就在朕这里吃吧,到时候我们再接着讨论讨论。”
贾皇后也觉得留自己亲戚朋友在这儿吃会饭也没啥问题,也没有太多阻拦。
这夜,晋惠帝大宴群臣。
便对大臣们说出了自己的疑惑:“何不食肉糜?”
这倒让各位大臣有些迷惑,这桌子上全是肉,无论是什么鸡鸭牛肉,什么熊掌鳄鱼,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这桌子上不全是吗?
有些大臣便问向晋惠帝:“臣正欲食,陛下多言。”
惠帝也不明白了,这自己问的是那些平民,大臣怎么说自己了?正想再说话反驳一下,结果撇头一看,贾皇后正瞪着他,又不敢说些什么了。
大宴结束,群臣都吃饱了,宴上多有争论,比如什么“听说赵王司马伦又做了一座金山?”“听说梁王司马肜又用珊瑚做一座房子?”什么什么的。
事后贾皇后看了一眼宴会现场,总觉得还不够体现出皇家气派,毕竟吃剩下的什么鸡鸭牛肉,什么熊掌鳄鱼,什么奇珍异兽还不够堆起来超过百尺,又哀声叹气了一句:“皇家是越来越不够气派了啊。”
但还是为了要彰显一下皇家气派,贾皇后预定要跟各位王公大臣举办一场比赛,一场比谁家吃一顿饭的剩饭谁剩的多的比赛。
至于赈灾什么的,等永平八年再做也不迟,反正饿死的不是王公大臣。
而在这群贵族生命中,或许根本没有也不会体验到饿肚子的感觉,或许在他们眼里,那群吃不上饭的才是不可理喻。
再后来……
都说晋惠帝傻,其实按我想,晋惠帝哪怕不傻,出生在司马家族,也不一定不会认为百姓没饭吃就可以食肉糜。
因为据何出身则据何视野,再就是屁股决定脑袋。
而其中问题,又怎么去解决呢?等着永平八年才放粮赈灾?又或者实在不行直接反了?
后世出过一个农民皇帝——朱元璋,但农民皇帝就可以让这种事不再发生吗?可能吗?历史早就给出了这个问题的答案。
就此,我实在觉得,这足以称之为阶级社会本身不可避免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