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怪故事·谐铎(十六)
75,死嫁
磬儿,是珠市梁四家里的女伶。梁四的妻子本来是江南的妓女,善于弹奏琵琶。嫁给梁四后,她买了一些年轻的女孩子,教给她们演戏谋生。磬儿不愿意作伶人,常常逃学。梁四的妻子天天用打她,姐妹们很同情,纷纷劝导她。磬儿说:“想叫我依从,就必须将我由旦角改为净角。”姐妹们问她原因,磬儿说:“我不幸是个女子,有恨不能吐露。如果扮演净角,还可以借英雄之口发泄郁积在胸中的不平之气!”从此以后,象《千金记》等杂剧,磬儿演得出神入化,压倒群芳。
那时,举人詹湘亭正在白门候职,和朋友一起住在梁四家。晚上演《千金记》和《霸王别姬》等剧,大家一致认为扮演虞姬的女子相貌出众,唯独湘亭称赞扮演楚霸王的女子妩媚动人,惹得大家哄堂大笑。演员卸装后,看看老霸王的姿容,果然比虞姬漂亮,朋友们这才佩服湘亭的眼力。第二天,詹湘亭和朋友们在海棠树下设宴欢聚,男女交错地围坐在一起。磬儿本是歙人,而湘亭的原籍是婺源,两地同属徽州府,相隔很近。两人用家乡话倾诉着各自的爱慕之情,酒席上的朋友相对微笑,却不懂他们说的是什么。后来詹湘亭求官不成,没有得到内阁中书的职位。朋友们都乘船返回家乡,湘亭却收拾好行李迟迟不走。他心里始终惦记着磬儿。他想买出磬儿,带着她一同回家。可梁四家把磬儿当宝贝,想留她在戏台上压轴,没有百万的钱财,休想买到手。他和磬儿相对哭拉,绞尽脑汁也想不出好办法。磬儿忽然小声对湘亭说:“你为什么这样笨呢?梁四之所以将我当作宝贝不卖,是因为我是他的摇钱树。你走之后,我一定不再活下去。留着我的骨头你来买,肯定就不需要上千两银子了!”湘亭听了,悲痛万分。不得已,他们恋恋不舍地分别了。
回家还不到两个月,湘亭就听说磬儿得了重病去世了。湘亭说:“花前的一句诺言,竟然如抱柱的尾生那样守信。你不辜负我,我怎么敢辜负你呢?”他急忙赶到金陵,用三百两银子买下磬儿的尸体,扶着她的灵柩返回家乡,把她埋葬在桐泾桥北。王夫人曹玉琴为她写了墓志铭,很多名人雅士都用诗词为她写了挽联,我谱写了《千斤笑》的传奇交给乐部。唉!不能活着服侍情郎,就用一死来回到他身边,这大概是钟情人不得已而为之的极端做法。然而,磬儿从此也就不朽了。
铎说:男子汉空长着七尺的身躯,却庸庸碌碌地过一生,毫无刚奇磊落的气节,最后也只能跟草木一同腐朽,而闺阁中反而有刚毅果敢之人。只有活着时不忘记和爱人的生死之约,死了才能有芳名万古流传。同时有一个叫荷儿的人,把一幅马湘兰为自己画的小像送给吴江的赵约亭,她也算是个有慧心的人。可惜后来嫁给了同乡的一个纨绔子弟,只过了半年,就成了寡妇,只好仍然回到鸨母家里,靠弹琵琶卖唱过日子。唉,薛涛的坟上,桃花已经落了的关盼盼的楼头,燕子白白地来了又去。荷儿这样的生,虽然是活着,与磬儿的死相比起来,却相差很远。
76,生吊
江宁有一位绸缎商人某,在吴地做生意。他特别喜欢叶子戏。有一天,他邀请了许多客人到家里来一起玩叶子戏,正全神贯注地跟客人们比胜负,仆人进来通报说,盛泽的陈某来了。老李因为顾念牌局,所以没心思去迎接,就让仆人直接请陈某进来。
陈某进来后,看见商人某,便抓住他的胳臂放声大哭。商人某以为陈某发了疯病,没有搭理他,依然专心打牌。陈某边哭边对他说:“你的死期快到了,但是我马上就要出远门,你的最后一面我怕是见不到了,所以我提前准备了些纸钱,先来祭奠一下你。”说完,指挥手下把香火摆在堂上,又从袖子里拿出一幅奠仪,恳请商人某收下。商人某更觉得他怪诞,对他依然不予理睬,继续打牌。陈某又换上白色的丧服当着大家的面向商人某行拜,一边拜一边哭,一副悲痛欲绝的模样。商人某终于大怒,拿着手中的牌跳起来说:“我和你一直以好友相称,把你当做很好的朋友。以为你从百里之外来看我,我以为你肯定是有什么正经事要跟我讲,结果你跑来对我做这种不吉利的事,就像在咒我一样!”周围的客人们也都纷纷责备陈某。陈某严肃地对商人某说:“我没有瞎说。前年春天我患了一场大病,快死的时候,灵魂曾进入地府。在地府中看见衙署旁边挂着一块牌子,那牌子上写着你的名字,你已经被人告到阎王那儿去了,阴司已经决定让你七月初二到地府去接受审判!”商人某吃惊地问:“是谁告发了我?”老陈答:“是某妇人。”商人某问:“她因为什么事告我?”老陈答:“因为去年秋天九月十九号的事,作为证人的尼姑、和尚,都已经被押往地府,绑在长廊上了!”商人某一听,顿时面色暗淡,手一松,手中的纸牌像秋天的落叶一样纷纷飘落,他握着陈某的手忍不住大哭起来。
客人们询问商人某事情的原委,商人某惨淡地说:“这种不道德的事,又何必再提。”陈某挥泪与他告别。陈某走了以后,商人某随后也草草地收拾了行李,连夜坐船回江宁去了。后来,商人某真的在七月初二那天死了。客人们都觉得很匪夷所思,私下找到陈某,想请他详细说明,陈某说:“我的朋友行为不检点,以至于受到阴司的惩罚。你们都多注意自己的行为吧,何必多问呢?”众人便叹息着离去了。
铎说:有些人做了昧良心的事,并不一定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但这些事情都被阴司记录。做了坏事的人,一定会因为他的行为而受到惩罚。因此,九幽十八狱,也正是为了填补法律的疏漏而设的。正义可能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所以,大家都该做个洁身自好的好人,以商人某为教训,严于律己。
77,术士驱蝇
我叔叔鸣臯,字楚鹤,在直隶保定府做知府,他为官廉正,吏治清明,是个有名的清官。当时我姐夫邵南俶作御史,从京城推荐了一个客人来到叔叔家。这个人姓熊,字子静,相貌极端丑陋,识字也不多。他除了吃饭、睡觉,就自己端坐在屋里,绝不和别人来往。住了半年,客人要告辞回家。临行时对主人说:“我住在这里,您每天都用精美的饭菜招待我,打扰您很长时间了。今天要告别,请让我献上一点小小的技艺作为对您的酬谢。”主人连声答应,并召集幕下的宾客一同观看。当时正是酷暑,屋中有百万只苍蝇。飞着的、聚集在一起的、顺着脖子往脸上爬的,嗡嗡营营,就象撒沙子、抛豆子一样。熊子静让童子拿扇子向左右两边驱赶,然后自己从衣袖中掏出两根筷子,随飞随夹,一夹一个,没有一个失落的,把苍蝇全部装进了左边的衣袖中。然后他一边说笑一边走到酒席上。喝完了酒,他又打开衣袖把苍蝇放出来,嘴里祷告说:“你不打扰我,我也不捉你。快去!快去!”一会儿,苍蝇好象万点流星,纷纷飞向四方,屋子里一只也不剩。观看的人都十分吃惊。主人赠送给他银子,他不接受,只是说:“愿贤良的刺史治理百姓,也能象我治理苍蝇一样果然如此,这个地方的百姓就福分不浅了。”说完,他扬长而去。
铎说:鹰鹫凶猛地追逐小鸟雀,却被称为“慈母”,这说明不可以一味凶猛,而应该将严格与宽松互相协满起来。那些因为执法严酷而获得上司褒奖的人,往往将民众视为蚂蚁随意斩杀,民众的命运连一只苍蝇都不如,那些酷吏也实在太凶狠了。
78,壮夫缚虎

沂州一带地方,山势险峻,山中历来多猛虎。县官经常派猎人去捕捉,猎人却往往被猛虎吞吃了。有一个名叫焦奇的人,是陕西人,投亲不遇,留居在沂州。焦奇力大无穷,勇猛过人,曾经把千佛寺门前的大石鼎提起来,飞身跳上大雄宝殿的左屋脊,所以人们都称呼他为“焦石鼎”。他听说沂州山岭中多老虎,便每天步行进深山,遇上老虎便赤手空拳把它打死,再背下山来。就这样习以为常,不当一回事。有一天,他走进深山,遇见两只老虎带领一只小虎向他走来。焦石鼎一时性起,一连打死两只大虎,左右肩各扛一只,又把小虎活捉过来,走下山去。人们见了吓得躲的躲、逃的逃,而焦石鼎却说说笑,毫不在乎。当地有家富豪,敬佩焦石鼎的勇猛,特地备了酒席款待他。焦石鼎坐在酒席上,讲起自己平日捉虎的惊险场面,听的人都吓得变了脸色。于是焦石鼎越发夸大其词,指手划脚,洋洋得意,自我夸耀起来。
正在这时,忽然有一只猫,跳上酒席抓食物吃,鱼汤肉汁溅得满桌都是。焦石鼎以为这是主人家的猫,听凭它大吃一顿走了。主人大声嚷道:“邻家的这只畜牲真是讨厌。”不一会儿,猫又来了,焦石鼎站起来一拳向它打去。酒席上的鱼肉瓜果被打得粉碎,可是那猫巳经跳到窗角蹲伏下来,焦石鼎发了怒,追上去又是一拳,窗上的木栅被击得四分五裂。这时猫巳纵身跳上了屋角,瞪着眼睛瞧着焦石鼎。焦石鼎越发恼怒起来张开两条臂膀做出要活捉猫的样子。不料那猫大叫一声,拖着尾巴,慢慢跨过邻家高墙走了。焦石鼎无计可施,只能对着隔墙呆呆地望着它罢了。主人见了这情景,不禁拍手大笑起来,焦石鼎羞愧得无地自容,便离席走了。
能捉住猛虎却逮不住小猫,难道真是遇到大敌勇猛,遇到小敌怯弱吗?是用的分量不适当方法不对头呀。能容纳整条牛的鼎,不能用来烧煮小动物;贵重的弓箭,不能得用来射杀鼷鼠。这个道理有才能的人应该懂得,使用人才的人更应当懂得。
铎说:丙吉向掌管兵刑的钱毂询问关于牛喘的事,而钱毂却不回答。并不是因为他不愿意回答,而是因为他答不出来,我为什么知道这一点呢?我是从焦奇捉猫的事情中知道的。
谐铎(乾隆五十六年刊本)·卷八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