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文章病院 | “兔起鹊落”应为“兔起鹘落”

2023-01-20 10:01 作者:咬文嚼字杂志社  | 我要投稿

◎王宗祥

 

2017年3月8日《新民晚报》A22版刊有《潇潇竹》一文,文中引用了苏轼的一段话:“气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鹊落,少纵则逝矣。”其中“兔起鹊落”应为“兔起鹘落”。

苏轼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引文中苏轼所言出自其散文《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这是文与可(苏轼表兄,擅诗文书画,深为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苏轼敬重)教给苏轼的画竹技巧。成语“胸有成竹”即源于此。

鹘(hú),隼的旧称,是一种猛禽,飞速善袭,过去猎人经常饲养这种禽类,帮助他们猎捕鸟兔。“兔起鹘落”的意思是兔子一出窝,鹘立即降落捕捉,极言动作敏捷,亦比喻作书画或写文章下笔迅捷。苏轼文中所言,即画竹先要在心中形成完整的竹子画面,再落笔迅速捕捉竹子的形象。“兔起鹘落”既表达了速度之快,也蕴含着一种力量。

鹊即喜鹊,是鸟纲鸦科的一种,杂食性,常在旷野和田间觅食,繁殖期捕食昆虫、蛙类等小型动物,兼食瓜果、谷物、植物种子等。鹊是没有能力捕食兔子之类动物的,“兔起鹊落”不符合实际。

(本文刊于《咬文嚼字》2017年第8期《文章病院》栏目。)


文章病院 | “兔起鹊落”应为“兔起鹘落”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