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民众希望默克尔重出江湖!对德国有益,对普京也是好事
作者:朱可夫
近日,德国国内的一份民调显示,有48%的民众对现在的德国官方感到失望。舒尔茨总理的支持率下降到5个月以来的最低点,超过半数的德国民众认为,德国当局应该对俄方采取友好政策,对乌克兰采取支持的态度是不对的。这就说明,大部分德国民众是支持默克尔的外交政策的。
德国当局怎么也想不到,越来越多的民众开始怀念默克尔,支持默克尔,希望默克尔重新执掌德国政权的呼声越来越高!舒尔茨自诩为默克尔事业的继承人,却在执政5个月后遭遇极其惨重的信任危机,这是舒尔茨和他的内阁成员没有想到的事情。
那么,德国民众支持默克尔的背后表现出哪些动向和变化呢?
第一,德国内阁的多党联合执政,每个政党的外交理念不统一导致德国外交左右摇摆,进而引发民众的巨大不满。
现在的德国内阁是三个党派联合执政的内阁,其中的舒尔茨为社民党,而外交部长贝尔波克为绿党的人物。
社民党和绿党对乌克兰的认知有哪些不同呢?泽连斯基需要德国提供坦克等重武器,舒尔茨希望北约对泽连斯基需要武器这事情做认真商讨后再决定是否对乌国提供武器装备。而外交部的绿党人员却认为,德国应该毫不犹豫的给乌克兰提供武器。绿党的外交路线比社民党更加亲美。德国外交达到了空前分裂的局面。
第二,多党联合执政的德国当局对俄方采取强硬态度,导致俄方对德国采取能源制裁措施。德国国内的天然气和电力价格不断地涨价,民众生活苦不堪言。民众希望默克尔重出江湖接管官方,缓和同俄方的关系,让俄方取消针对德国的能源制裁措施。
德国宣布站在乌克兰这一边,普京使出了杀手锏,采取“卢布结算令”的方式,等于对欧美国家采取了极其强硬的能源制裁政策,让德国等欧美国家买俄方的能源,价格不断地上涨。普京的制裁让德国国内的木材价格上涨了100%,德国民众大量购买木材等商品,希望能平安度过2022年的冬天。
德国民众的心里非常清楚,德国目前的能源危机就是官方一手造成的。为了迎合美国,德国当局连民生都不顾了,难怪舒尔茨总理的支持率不断的下跌,这种不顾民生的当局,没有太多能执政时间长久的,除非舒尔茨摆脱绿党影响彻底走默克尔的外交路线。
是否支持乌克兰对于德国而言不重要,但德国的国家利益是最重要的。而德国的国家利益——能源问题,就迫使德国必须和俄方搞好外交关系。默克尔执政时期,德国采取非常灵活的外交手段,和俄方关系不错,俄方对德国提供能源支持,帮助德国解决能源危机的问题。
默克尔就像法国前总统戴高乐,不听的美国的指挥棒,坚持大国独立自主的外交路线。这一点让自尊心极强的德国民众感到非常欣慰。而舒尔茨上台后一改德国施罗德总理到默克尔总理长达几十年的独立外交路线,转而和美国走得比较近,虽然舒尔茨本文自诩为默克尔事业的继承者,但绿党把持的外交部已经不会让舒尔茨彻底践行默克尔的独立外交路线。这就让德国民众对默克尔极其不满。
第三,欧洲目前处于被美国全盘操控的前夜。欧洲有很多国家都是有传统独立大国意识的国家,除了已经“自废武功”的美国跟班英国,德国和法国的外交都非常独立。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冷战时期,法国总统戴高乐、蓬皮杜和德斯坦等人坚决贯彻“戴高乐主义”外交方针,坚决捍卫法国国家权益。而当时的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谢尔、施密特等人奉行独立自主的大国外交政策,和苏联、中国等国缓和关系。在施密特总理执政时期,联邦德国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1972年10月11日,中国和联邦德国建立外交关系)。
冷战时期,德法两国的独立外交路线一直持续。冷战结束后,德法两国的独立外交路线继续保持。希拉克总统曾坚决反对美军进攻伊拉克,而科尔、施罗德和默克尔等历届德国政府都保持冷战时期联邦德国延续下来的独立外交路线。直至法国暂停“戴高乐主义”外交和德国总理默克尔下台,两国都改走亲美外交路线。
然而,亲美外交真的很好吗?德国和法国人并不傻。彻底亲美了,美国就会把欧洲变成抗击俄方的“前哨阵地”,鼓动欧洲国家顶着俄军核打击的风险同俄方爆发新冷战。这一点是德国和法国民众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而德法民众又希望欧洲的局势能得到缓和,这就要求德法两国的民众必须推动其本国政府扭转外交路线,改变对乌政策,不要和美国走得太近,不要和俄方搞得太糟了。
从目前的情况看,德国和法国都有可能恢复传统的独立大国外交路线,德国民众呼吁默克尔上台。而默克尔上台标志着德国重回“默克尔路线”,像戴高乐那样的独立外交路线,摆脱美国控制和俄方搞好关系。而法国这边的总统选举,民族主义者勒庞的侯选成功率越来越大,而勒庞一旦上台,法国就有可能退出北约。“戴高乐主义”重新返回法国。如果德法两国都恢复传统的独立大国外交路线,美国自然不乐意,但也无可奈何。而泽连斯基想要欧洲大国提供武器的想法也就落空了。
总而言之,默克尔若是重出江湖对于德国而言是好事,对普京而言当然也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