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风云中的风云国王——费尔南多三世(卡斯提尔篇)

在前面葡萄牙的桑乔一世篇中曾提到过,卡斯提尔和莱昂在几代人的时间内,合久必分分而复合。这两个王位本就经常由一家的两个兄弟把持,双方都想吞并对方的势力以独享祖上的荣光。因此当其中一个支系绝嗣时,由另一支继承回来再正常不过,甚至这也是CK2教程的核心思想之一。到了费尔南多三世这时,情况仍是如此。两位国王一面剑拔弩张,一面又互相联姻,想尽办法谋图对方的领地。小费尔南多的父亲,便是莱昂的国王阿方索九世。而他的母亲,则是卡斯提尔的公主贝伦加丽娅。两人为了维系莱昂与卡斯提尔间的和平而联姻,小费尔南多便是这场婚姻所生的第三个孩子,同时也是其中第一个儿子。

一、莱昂幼子随母回,光复南征印心扉
小费尔南多的故事,便和他父母的联姻脱不开关系。不过前篇也已经提过,在贝伦加丽娅之前,阿方索九世还曾与葡萄牙公主特蕾莎联姻。莱昂国王的这第一场婚姻,也有一个儿子,而且同样叫作费尔南多。不过由于阿方索九世与特蕾莎间存在同辈表亲关系,这场婚姻很快被教宗废除,之后才有了莱昂与卡斯提尔间的联姻。同时与小费尔南多同名的异母哥哥也成了私生子,自然就没了继承权。但是另一方面,阿方索九世与贝伦加丽娅其实也有着血缘关系。按辈分算起来,贝伦加丽娅甚至是莱昂国王的堂侄女,因此这场联姻同样也不被罗马教廷所认可。但是宗教方面的反对,起初并没有阻止两人的结合。在小费尔南多出生后,阿方索九世甚至公开宣布其为莱昂王国的第一继承人。而且随着那位同名的异母哥哥早夭,小费尔南多的地位就更加顺理成章。

但是在1204年,教宗英诺森三世同样以血缘近亲为由,废除了阿方索九世和贝伦加丽娅的婚姻。随后贝伦加丽娅便带着自己存活的4个孩子(长女埃莉诺于1202年夭折),包括三岁的小费尔南多和他的一姐一弟一妹,回了卡斯提尔的娘家。而随着联姻的破裂,莱昂与卡斯提尔间的休战协议也一并宣告破裂,同年阿方索九世就起兵攻打卡斯提尔。时任卡斯提尔国王,是小费尔南多年近五旬的外祖父阿方索八世。从辈分上算,他除了是阿方索九世的岳父,同时也是后者的堂哥。当初阿方索九世继位之初,阿方索八世还曾以年幼应臣服于年长为由,要求后者向自己效忠。不过到了此时,莱昂的实力早已不弱于卡斯提尔,但要完全吞并对方也并不容易。两家之间打打停停,差不多每两年就要签订一次休战协议。
由于跟在母亲贝伦加丽娅身边,小费尔南多懂事之后基本便是在卡斯提尔的宫廷中长大的。到了1211年,一场风波席卷了几乎整个伊比利亚半岛。南方摩尔人的阿尔摩哈德(穆瓦希德)哈里发穆罕默德 阿尔-纳西尔,举全师渡过直布罗陀海峡北上攻打基督徒的领地。很快卡拉特拉瓦骑士团驻防的萨尔瓦铁拉城堡就被攻破,不过这也引发了基督徒的联手反弹。随后教宗英诺森三世再次介入,调停了各个基督教王国间的争斗,并号召发起对摩尔人的十字军。这次十字军的参与人数众多,除了卡斯提尔国王阿方索八世,还有阿拉贡国王彼得二世、纳瓦拉国王桑乔七世、纳博讷大主教阿诺德 阿马尔里克率领的法兰克人,以及驻扎于于半岛上的各个骑士团。
联军一路势如破竹,很快就收复了卡拉特拉瓦,接着又夺回了阿拉科斯,再然后他们重新控制了贝纳文特。1212年7月6日,决定最终胜局的战斗在圣埃伦娜附近的拉斯 纳瓦斯 德 托洛萨爆发了。由一名当地牧羊人的带领,基督徒的军马走山口小道,突袭了在山另一侧扎营的摩尔人。随后卡斯提尔国王阿方索八世居中,右翼是纳瓦拉国王桑乔七世,左翼是阿拉贡国王彼得二世,开始屠杀毫无准备的敌方军马。穆罕默德 阿尔-纳西尔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只能依靠奴隶亲兵死守住大帐。但是随后桑乔七世的手下攻破了这道最后的防线,阿尔摩哈德哈里发只得弃军而逃,任由基督徒夺取战利品。

此战基督徒取得的战果十分辉煌,他们不仅击溃了大约是自身人数两倍的摩尔人大军,而且损失并不是特别严重。只有作为先锋负责冲阵的各骑士团损失不小,有多位团长、旗手阵亡或重伤。除了消灭掉敌方的有生力量,基督徒还夺得了哈里发的大帐和旗帜,随后作为获胜的象征被送给教宗英诺森三世,以示十字军已经完成了上帝指示的任务。而穆罕默德 阿尔-纳西尔则狼狈的逃至马拉喀什,一年后就在北非郁郁而终。此时的小费尔南多虽然才11岁,但是想必这次胜利也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等到日后他统治的时代,费尔南多还会继续基督徒与摩尔人间的战事。
二、二八继位独挑梁,父子不和频互怼
取得这场大胜2年之后,小费尔南多的外祖父、卡斯提尔国王阿方索八世于1214年10月5日去世。由于其长子费尔南多在三年前突然离世,王位传到了他年仅10岁、比本篇主角小费尔南多还小的恩里克(亨利)手中,被称作卡斯提尔的恩里克一世。既然小国王尚未成年,自然就需要一位摄政代为理事。原本这项工作应该由他的母亲,也就是卡斯提尔的太后、英格兰公主埃莉诺(英王亨利二世和阿基坦埃莉诺第二小的女儿,琼和约翰的姐姐)担任。但是王太后由于太过悲伤,只过了不到一个月就随先夫而去。于是从老王的葬礼筹办,到新王的继位事典,都是由身为长姐、此时又正居于卡斯提尔的贝伦加丽娅负责的。而在恩里克一世登基后,她自然也就承担起了摄政的重责。
小费尔南多的这位小舅舅登基后,为了稳定过渡期的局势,第二年就和葡萄牙公主、前篇桑乔一世的女儿、现葡萄牙国王阿方索二世的妹妹玛法尔达联姻。不过由于恩里克一世才11岁,因此这场婚姻有名无实。而且婚后不到一年,教宗英诺森三世就以血亲关系为由废除了两人的联姻。其实在前文中也提到过,这位教宗已经有数次在这一点上和大贵族间有过冲突了。而且说句题外话,英诺森三世也是一位热衷于建立神权领导王权的罗马教宗,这在他与英王约翰、法王腓力、以及伊比利亚诸王的互动中都能看出。
回来说恩里克一世与玛法尔达的联姻被废除后,他又和隔壁莱昂王国的公主桑恰订婚,自然还是为了加强双方的关系。桑恰并不是恩里克姐姐贝伦加丽娅和阿方索九世的女儿,而是莱昂国王和头婚妻子、葡萄牙公主特蕾莎的长女。自从阿方索九世的两次联姻都被教宗废除,阿方索九世就没有再立王后,而是像前篇中的桑乔一世一样再众多情人中放飞了自我。以至于他有名有姓的私生子,就有21个之多,比前篇的葡萄牙种马国王还多一个。而贝伦加丽娅带着她所有孩子回了娘家后,阿方索九世身边的孩子,除了连婚姻关系都没有的情人生的私生子女,就只剩下了葡萄牙公主特蕾莎生的两个女儿。虽然这场联姻也被认为无效,但毕竟曾经是有实名的,而且出自葡萄牙王室在血统上总是有优势并能得到更多支持。因此此时阿方索九世,已经越来越倾向将桑恰立为自己的继承人。那么双方间的订婚,显然也有着联合的意味在里头。
不过也不能忘了我们本篇的主角、还未正式登上历史舞台的小费尔南多,他曾经也是莱昂王国的合法继承人。而其母贝伦加丽娅,也一直认为小费尔南多,才是继承莱昂王位的唯一人选。那么卡斯提尔与莱昂的这场联姻,对小费尔南多究竟是利是弊,其实并不好说。如果联姻顺利而小费尔南多继承莱昂,那么相当于国内最大的威胁被送去了卡斯提尔,这是好的情况。但是如果阿方索九世真的将王位传给桑恰,那么一定是恩里克一世和桑恰联统卡斯提尔和莱昂,很可能就没有小费尔南多什么事了。
好在仅仅一年之后,小费尔南多要面对的局势就简单了许多。他的小舅舅、卡斯提尔国王恩里克一世,在帕伦西亚被崩塌的屋顶砸死,年仅13岁。由于小国王没有继承人,长姐贝伦加丽娅在贵族的拥护下继承了王位。不过她很快退居幕后,将王位又交给了自己16岁的儿子小费尔南多。于是在1217年8月31日,小费尔南多被加冕为卡斯提尔国王,称费尔南多三世,同时也宣告其正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初掌大权的费尔南多三世,要面对的问题着实不少。南方的摩尔人是其中之一,但是阿尔摩哈德内部也有问题,因此双方间暂时靠着休战协议维持和平。费尔南多三世此时最大的麻烦,还是卡斯提尔内部的反对派贵族,以及隔壁他老爹阿方索九世统治的莱昂。前面提到过,阿方索九世偏爱他和葡萄牙公主特蕾莎间的女儿桑恰,想把莱昂的王位也传给她。这样一来同样宣称继承权的费尔南多三世,简直就是他老爹的眼中钉肉中刺。阿方索九世趁着卡斯提尔换代时动荡,在背后支持拉腊家反叛费尔南多三世,但是并没能成功。甚至可以说,阿方索九世根本就是仇视前妻贝伦加丽娅和她的儿子,见不得母子俩有一点好。
到了1219年,已经基本坐稳王位的费尔南多三世,与前德意志国王施瓦本的菲利普(前文中神罗皇帝海因里希六世死后南方派的代表,与北方派韦尔夫家的奥托四世对立,已于1208年被暗杀身亡)的女儿、霍亨施陶芬家的伊丽莎白(在卡斯提尔称比阿特丽丝)结婚。通过这次联姻,卡斯提尔便和神罗的皇室联系在了一起。而且在1221年,比阿特丽丝就生下了长子阿方索,随后小王子也被确立为卡斯提尔的王位继承人。而且在之后的不到15年中,费尔南多三世和比阿特丽丝一共又生了9个孩子,也算是高产了。
眼见费尔南多三世在卡斯提尔越来越稳定,他老爹阿方索九世只能另想他法,来确保莱昂的王位能传给自己偏爱的女儿。由于在中世纪,奉行的理念是“男人统治女人”,因此孤身的女性统治者几乎不可能独自承担治国重任。就像卡斯提尔的恩里克一世死后,长姐贝伦加丽娅继承王位,但是很快又传给了儿子费尔南多三世。与这样类似的在前篇中还有一位,那就是英王亨利二世的王后、阿基坦的埃莉诺。她在离开英格兰返回阿基坦后,帮助其实行统治的是她最钟爱的儿子理查。但是这样的例子,显然不适用于阿方索九世的女儿桑恰。她需要考虑的是另一种更常见的依靠对象,也就是其丈夫。比如前文中,耶路撒冷的女王是西比拉,但实际统治的是她的丈夫、吕西尼昂的盖伊。西比拉死后,她的妹妹伊莎贝拉成了耶路撒冷女王,其统治也要依靠她自己的历任王夫。而阿方索九世看上的女婿,正是为了寻求军事支持而来西欧游历的耶路撒冷太上王、布里耶纳的约翰(腓力后篇中提到的布里耶纳的埃拉德的哥哥)。

再说句题外话,布里耶纳的约翰离开耶路撒冷后,先去意大利见了时任教宗何诺里三世,并出席了教宗与神罗皇帝弗雷德里克二世为商讨新一轮十字军的会议。在这次协商中,约翰还将自己的女儿、年仅10岁的耶路撒冷小女王伊莎贝拉许给了红胡子二世,以确保神罗皇帝能够确实出兵收复圣地。随后约翰又回了趟法兰西老家,但是没多久就赶上腓力二世因病逝世。不过约翰还是从腓力的遗嘱中,获得了超过15W马克的捐款。当然这笔钱他也没白拿,腓力二世死后英法间争执再起,约翰又专门去了趟英格兰做和事佬,当然这也是为了能让英法两家空出军力支援耶路撒冷。返回法兰西后,约翰又受莱昂国王阿方索九世之邀,启程前往伊比利亚半岛。在卖完女儿的联姻后,耶路撒冷太上王又卖起了自己的联姻,打算迎娶阿方索九世的女儿桑恰。因为阿方索九世对约翰许诺,整个莱昂王国都将是自己女儿的陪嫁,这对需要军力支持的耶路撒冷太上王无疑是个巨大的诱惑。
但是得知消息的费尔南多三世和太后贝伦加丽娅,显然不会轻易让耶路撒冷与莱昂联姻。而且卡斯提尔也有着自己的优势,那就是法兰西的王后布兰奇,她正是贝伦加丽娅的亲妹妹。在法兰西王后的游说下,约翰改变了主意,同意和布兰奇的外甥女、贝伦加丽娅最小的女儿、费尔南多三世的幼妹小贝伦加丽娅完婚。1224年5月,这场联姻的庆典在布尔戈斯举办,同时也意味着莱昂国王阿方索九世的如意算盘就此落空。
三、摩尔内乱启战事,再争王位兵暂归
安排好妹妹的婚事后,费尔南多三世在南方又迎来了另一个机遇。为了弄清楚这次的局势发展,我们必须先将目光移向南方的摩尔人那边。12年前,阿尔摩哈德哈里发穆罕默德 阿尔-纳西尔(意为帮手)的军马大败后,摩尔人就陷入了衰退之中,各地的势力暗流涌动试图争权夺利。到了1224年2月,穆罕默德的继承者、年仅21岁的尤素夫二世(称阿尔-穆斯坦希尔,意为求神者),在和自己的宠物牛玩耍时被咬伤,不久就因感染不治身亡。年轻的哈里发死后无嗣,他最年长的叔祖、已经年过六旬的阿卜杜尔-瓦希德,被宫廷掌权的维齐阿布 赛义德 乌斯曼 伊本 贾姆伊推举为新的哈里发。
阿卜杜尔-瓦希德虽然年老,但却是个经验丰富的人物,而且有很强的集权倾向。因此那些拥兵自重的领主们,纷纷担心自己的权利遭到削弱。尤其是前哈里发穆罕默德 阿尔-纳西尔的兄弟们,他们在伊比利亚半岛抱团结盟,拒绝承认叔叔阿卜杜尔-瓦希德为新的哈里发。很快这一派又重新举行了一次选举,推举安达卢西亚的阿卜杜拉 阿尔-阿迪尔(意为公正者)为他们的新哈里发。于是阿卜杜拉在塞维利亚集结军马武装,准备渡海前往摩洛哥与阿卜杜尔-瓦希德争权。没过多久,他在南方的内应就率先发动兵变,夺取了马拉喀什的控制权,并公开宣布拥护阿卜杜拉为新任哈里发。随后阿卜杜尔-瓦希德在同年9月被勒死(称阿尔-马克鲁,被废黜者),而将他推上哈里发之位的维齐阿布 赛义德 乌斯曼 伊本 贾姆伊也在流放之地被杀。

不过对于阿尔摩哈德王朝来说,谋权篡位是绝对不可饶恕之罪,其他大贵族也不可能服从于阿卜杜拉 阿尔-阿迪尔。即使是在他统治根基最为稳定的安达卢西亚周围,也有不止一位摩尔人贵族站出来公开反对他。比如说阿卜杜拉 阿尔-阿迪尔的堂表兄弟之一,哈恩统治者阿卜杜拉 阿尔-拜拉希,就公开起兵发起反叛。
与此同时,摩洛哥的局势也在逐渐失控。南方的谢赫们不愿看到政权落入安达卢西亚统治者的手中,因此拒绝承认阿卜杜拉 阿尔-阿迪尔。他们重新推举了阿卜杜拉 阿尔-阿迪尔的侄子、穆罕默德 阿尔-纳西尔的另一个儿子叶海亚为新的哈里发。为了确保自己的地位名正言顺,阿卜杜拉 阿尔-阿迪尔只得整军渡海,前往马拉喀什镇压反对者。临行之前,他于1224年冬天试图派军攻打反叛的阿卜杜拉 阿尔-拜拉希,但是却被占据巴埃萨山的阿尔-拜拉希击退,反倒使自己成了摩尔人眼中的笑柄。局势越发艰难之下,阿卜杜拉 阿尔-阿迪尔只得放弃剿灭安达卢西亚的叛军,加紧运兵渡海前去掌控马拉喀什。
不过这样一来,安达卢西亚的防备就势必空虚,也就给了费尔南多三世趁虚而入的机会。而且反叛的阿卜杜拉 阿尔-拜拉希,也向卡斯提尔国王求援,希望借助基督教邻国的力量推翻篡位者的统治。于是在1225年夏天,费尔南多三世出兵南下,在会合了阿卜杜拉 阿尔-拜拉希后,很快席卷了守备空虚的哈恩和格拉纳达,并于夏末攻占了科尔多瓦。作为酬谢,阿卜杜拉 阿尔-拜拉希将巴尼奥斯 德 拉 恩西纳、曾由卡拉特拉瓦骑士团驻守的萨尔瓦铁拉、以及卡皮拉等边防重地都送给了费尔南多三世。另一方面,看到卡斯提尔成功得利,伊比利亚的其他基督教王国,也纷纷出兵想要分一杯羹。只不过阿方索九世的进攻被击退,莱昂王国最终一无所获。而葡萄牙国王桑乔二世在年底的突袭倒是没遇到什么抵抗,甚至一路差点冲到塞维利亚。
虽然费尔南多三世将阿卜杜拉 阿尔-拜拉希送进了科尔多瓦,但是后者其实并不能掌控整个安达卢西亚的摩尔人。被割让的卡皮拉,就拒绝向卡斯提尔人投降,导致费尔南多三世不得不出兵围城。同时摩尔人民众也对阿卜杜拉 阿尔-拜拉希向基督徒卖国十分不满,在卡皮拉守军的感召下,科尔多瓦城中爆发了广泛的动乱。阿卜杜拉 阿尔-拜拉希也在暴动中被杀,其首级随后被割下送到了马拉喀什。虽然盟友身亡,但是这并不能阻止费尔南多三世南下的脚步。当哈里发阿卜杜拉 阿尔-阿迪尔于1227年10月在马拉喀什宫殿的浴室中,被其侄子、尤素夫二世的兄弟叶海亚阴谋溺死时,卡斯提尔已经接手了阿尔-拜拉希原本在巴埃萨等处的领地。
而且阿尔摩哈德的动乱还没有结束,费尔南多三世很快又得到了新的机会。叶海亚阴谋溺死阿卜杜拉 阿尔-阿迪尔后,虽然他得到了南方谢赫们的支持,但是其另一个叔叔、阿尔-阿迪尔的兄弟伊德里斯 阿尔-马穆恩成了新的反对派领袖。为了全力争夺对摩洛哥的控制权,伊德里斯决定彻底放弃安达卢西亚,将留守的军马全部带过海峡。不仅如此,他还向费尔南多三世借兵,一心想要入主马拉喀什。倾巢而出的伊德里斯 阿尔-马穆恩确实达成了自己的目标,一年之后便将叶海亚赶出了马拉喀什。但是随后他离经叛道的公开秘密信仰,只给阿尔摩哈德王朝带来了更多的混乱。
摩洛哥那边不再多说,伊德里斯调走军马后,此时的安达卢西亚就已经不只是守备空虚,而是彻底没有政权统辖了。很快摩尔人的各城市纷纷自治,各城中的头面人物掌权进行管理,并在整体上由穆罕默德 伊本 尤素夫 伊本 胡德 阿尔-贾德哈米松散的进行领导。趁此良机,北方的基督教诸王国,又掀起了一波南下的大潮,包括卡斯提尔国王费尔南多三世、莱昂国王阿方索九世、葡萄牙国王桑乔二世、阿拉贡国王哈梅斯一世等纷纷出兵加入其中。面对基督教的大军,临时组织的摩尔人民兵根本不是对手。到了1230年,穆罕默德的民联武装在阿朗日阻击莱昂王国的进攻,结果反而被彻底打垮。此后安达卢西亚的摩尔人,就再也无力组织军马与基督徒进行野战了,只能龟缩在各个城市内做困兽斗。
费尔南多三世这边也在举兵南下,同年6月24日,他的军马开始对哈恩城展开围攻。5年前费尔南多三世和阿卜杜拉 阿尔-拜拉希联手时,由于缺少重型攻城器,虽然席卷了哈恩的乡间,但对这座重城却没什么办法。因此这次卡斯提尔大军提前一年便在哈恩周围进行各种准备,可以说是势在必得。但是城里的摩尔人也不是傻子,他们已经预计到会遭到长期围攻,同样做了很多准备并加固了城防工事。结果经过3个月的围困后,卡斯提尔人仍然没能攻破哈恩城。
而随后传来的一个消息,迫使费尔南多三世不得不改变了自己的计划。1230年9月24日,其父莱昂国王阿方索九世在萨里亚的维拉纽瓦去世。按照阿方索九世的遗愿,莱昂王国将被传给他和葡萄牙公主特蕾莎的女儿桑恰和杜尔塞,以及她们二人将来的王夫。得知此事后,费尔南多三世急忙撤除了对哈恩的围攻,返回莱昂争夺王位。他的母后贝伦加丽娅也利用卡斯提尔王国的影响力,不断对莱昂的贵族施压。但是桑恰和杜尔塞的母后特蕾莎,也在利用葡萄牙的影响力干着同样的事。不过毕竟卡斯提尔这边是年富力强的费尔南多三世,而葡萄牙这边的是身为女流之辈的桑恰和杜尔塞。并且在前次试图联姻却被抢新郎之后,莱昂的贵族对这姐俩能找到强力的夫婿实在是没什么信心。同时需要再次强调的是,在此时的中世纪,即使能接受女王继承王位,也需要其王夫领军统治。因此单靠桑恰和杜尔塞,竞争力上是无法和费尔南多三世相比的。更何况费尔南多本来就是阿方索九世的亲儿子,地位也和两位半姐姐一般无二,而不是什么远房的血缘近亲。
于是虽然特蕾莎母女有阿方索九世的遗命,也只得向贝伦加丽娅和费尔南多三世母子让步。1230年12月11日,双方在贝纳文特签订协议。桑恰和杜尔塞同意放弃对莱昂王位的宣称,作为交换,费尔南多三世则须给予二人金钱及领地上的补偿。同时为了确保以后不会再有人拿此事做文章,费尔南多三世还强迫两位半姐姐宣誓独身,并在修道院中渡过余生。随后身为卡斯提尔国王的费尔南多三世,又和其王后比阿特丽丝(霍亨施陶芬家的伊丽莎白),在莱昂正式加冕了另一项王冠。同时这也标志着,卡斯提尔和莱昂两个王国,在1157年阿方索七世死后,再次重新联合在了一起。
对于伊比利亚基督诸王国来说,1230年这次联合也算是比较有标志性的时间点了。此前几个兄弟间的均分继承,导致伊比利亚北方合合分分。而在费尔南多三世继承了两边的王位后,卡斯提尔和莱昂便没有再被分开继承,为西班牙后来的整体联合迈出了一步。另一方面,此时因摩尔人内乱开启的光复运动大潮才刚开始。在之后的20年中,正是基督教势力南征成果最显著的时期,这部分就留到后篇中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