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基础与实务》试题-中级会计继续教育考试
1.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5年1月1日收购农产品一批,适用的增值税扣除率为13%,实际支付的款项为300万元,收购的农产品已经入库,发生装卸费2万元,入库前挑选整理0.8万元。则该企业收购这批农产品的采购成本是()万元。
A263.8
B302.8
C302
D300
答案:A
2.乙工业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商品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本月购进原材料200公斤,货款为6000元,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税额为1020元;发生的保险费为350元,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为130元。验收入库时发现数量短缺10%,经核查属于运输途中合理损耗。乙工业企业该批原材料实际单位成本每公斤是()元。
A32.4
B33.33
C35.28
D36
答案:D
3.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商品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2015年1月1日,甲公司发出一批实际成本为120万元的原材料,委托乙公司加工应税消费品,收回后用于连续生产非应税消费品。2015年5月30日,甲公司收回乙公司加工的应税消费品并验收入库。甲公司根据乙公司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向乙公司支付加工费6万元、增值税1.02万元,另支付消费税14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收回该批应税消费品的入账价值是()万元。
A126
B127.02
C140
D141.02
答案:C
4.下列各项与存货相关的支出中,不应计入存货成本的是()。
A材料采购过程中发生的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
B材料入库前发生的挑选整理费
C在生产过程中为达到下一生产阶段所必要的仓储费
D非正常消耗的直接材料
答案:
5.下列关于资产期末计量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存货期末按照账面价值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B持有至到期投资按照公允价值计量
C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按照现值计量
D固定资产按照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孰低计量
答案:
6.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商品适用的增值税税率是17%。2014年12月31日库存商品账面余额为200万元,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60万元。2015年1月20日,甲公司将上述商品的70%对外出售,售价为160万元,增值税销项税额为27.2万元,收到款项存入银行。2015年1月20日甲公司计入主营业务成本的金额是()万元。
A118
B140
C98
D158
答案:
7.下列有关存货可变现净值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如果企业持有存货的数量少于销售合同的订货数量,实际持有与该销售合同相关的存货应以销售合同所规定的价格作为可变现净值的计量基础
B对于为生产而持有的材料,如果用其生产的产成品的预计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则该材料应当按照可变现净值计量
C如果材料价格的下降导致产成品的售价低于成本,则该材料应当按其售价计量,按其差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D如果企业持有存货的数量多于销售合同订购数量,超出部分的存货可变现净值应当以产成品或商品的合同价格作为计量基础
答案:
8.2×14年9月1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一份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双方约定,2×15年2月14日,甲公司应按每台40万元的价格向乙公司提供其生产的W型机器30台。2×14年12月31日,甲公司W型机器的账面价值为1750万元,数量为50台,单位成本为35万元/台。2×14年12月31日,W型机器的市场销售价格为32万元/台,预计销售每台W型机器的运杂费用为0.2万元;假设上述产品以前未计提过存货跌价准备。甲公司2×14年应为该批产品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的金额是()万元。
A0
B60
C64
D160
答案:
9.东方公司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决定停止生产丙产品。为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决定将原材料中专门用于生产丙产品的外购
D材料全部出售,2014年12月31日其成本为200万元,数量为10吨。据市场调查,D材料的市场销售价格为10万元/吨,同时销售10吨D材料预计发生的销售费用及税金1万元。2014年12月31日D材料的账面价值是()万元。
A99
B100
C90
D200
答案:
10.乙公司2015年年初“存货跌价准备”贷方余额为20万元,2015年6月30日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为5万元,2015年9月5日因出售产品结转存货跌价准备金额为6万元,期末因以前年度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消除,转回存货跌价准备8万元。则2015年12月31日“存货跌价准备”期末余额是()万元。
A15
B11
C21
D28
答案:
进入简|答|题网站,查看更多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