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如何理解自闭症儿童生活中的泛化?

2023-02-26 10:10 作者:医患有道  | 我要投稿

泛化是ABA的一种教学方法。自闭症儿童的学习时常会陷在一个非常具体和特定的形式中,难以适应在变化的环境中学习。(泛化就是让孩子学会接受变化)

 

 

一.泛化的目的在于

1.帮助孩子在变化了的环境中运用新学到的技能。

2.教师使用更加一般化的强化方式。

 

 

 

 

二.泛化的概念

大致的或类似的转换,是ABA训练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和方法。一旦一个技巧在一个环境中被教会。就要将她转移到变化了的环境中进行泛化哦!

 

 

三.泛化的意义

直接关系到训练的有效性,既可以确定行为的改变是因为孩子学到的东西。要是一个教学方案,达到有效性,就要系统的进行泛化训练。(如:示范,旁白,旁白:指的是话不用很多,说出问题的重点。)

 

 

四.泛化的种类

通常可分为两个方面,刺激的泛化和反应的泛化。


1.刺激的泛化:是指在一个环境中学会的行为,以后在其他的环境中也能表现出来。尽管这些环境并没有包括在教学计划中。

 

刺激的泛化有四种方法可以帮助你做到刺激的泛化:

(1)在不同的环境中训练

(2)由不同的教师上课

(3)将刺激物共同化

(4)相同的强化方案

 

 

2.反应的泛化:是指通过只训练一个行为引起更多的行为变化,即通过教一个或一些有限的行为,你获得多少附带的行为改变效果。

 

例如:你教孩子拥抱和亲吻你时,他是否表现出更喜欢你了?所以无论是刺激的还是反应的泛化,都是使你的训练有效果的关键。你必须获得一些免费的变化。因为你不可能将所有的环境里的所有行为都“教”给孩子。

 

 

 

 

五.以下是如何时反应的泛化达到最大化的建议

1.学会交流性反应:建立并加强那些可以帮助孩子有效地得到他想要的东西的语言因素。如:让孩子学会那些对他表达要求有直接帮助的词。功能性语言能够有效地代替乱七八糟的行为。

 

2.学会一些实用的自我帮助技巧:自我帮助技巧,就是我们常说的生活自理行为,他们能够帮助孩子得到一些可以增加他的自我满足和想要的东西。

 

3.学会怎样玩耍:对一些不适当的自我刺激行为来说,某些玩耍活动是较适当的代替活动。如:一个孩子总是喜欢旋转,他所看到的一些东西(如,茶杯,烟灰缸等)我们可以利用他这一点,教他做陶艺,这样可以减低他的不是当自我刺激的行为。以此类推。

 

4.学会服从:一旦获得了对孩子两个以上行为的控制。(如坐下.站起来.关门),孩子对你的服从能力就会自动的提高。重要的一点是要注意到,在这类反应的泛化上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都有所不同。

 

5.训练观察性的学习:在一些方面你应该教孩子学习一个过程。即通过仅仅是观察别人的动作完成由一系列的动作组成的活动。

 

6.学会新的社会适应:因为你在建设性的介入孩子的生活,你作为一个人在传达着使他满足还是厌恶,这样就使你这个人具有了奖励和惩罚的性质和意义。

 

7.建立内在的强化:当孩子能够从一个课题和行为中区别出所蕴涵的奖励性时。你的训练就取得了最大的效果。即孩子有了最大的收获--获得内在的强化。





注明:文章以科普为目的,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删除。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健康一个孩子,幸福一个家庭!

如何理解自闭症儿童生活中的泛化?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