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阿里云被通报,云计算还有谁?

2021-12-22 21:34 作者:进击的诗与星空  | 我要投稿

曾经立了大功的阿里云闯祸了,根据工信部的通报,阿里云公司发现Apache  Log4j2组件严重安全漏洞隐患后,未及时向电信主管部门报告,反而是直接报告给了Apache,Apache用了17天发布漏洞补丁,而工信部直到第15天才通过公众信息了解此事。

 

这是一个核弹级漏洞,并且Apache的使用率极高。

 

说难听点,15天足以把中国最重要的核心网站渗透成筛子了。

 

从某种意义上讲,如果没有阿里云的成功,中国的5G新基建会少很大一块支撑。马云的眼光、王坚和他的团队,功不可没。

 

但是,现在的阿里云,已经成了一种桎梏,束缚了行业的发展。

 

为什么要这么说?

 

因为阿里云通过超低价策略,吸引客户上云,通过先发优势对整个行业形成了事实上的垄断。除了腾讯云、华为云可以陪跑外,很多做云计算的公司,都无利可图。

 

云计算会成为很重要的换道超车的新基建基础设施,如果不能健康发展,对于很多新经济业态影响比较大。

 

A股有一些从事云计算的企业,在个别领域比较突出。

 

一、专用云:优刻得

 

优刻得是一家科创板企业,公司主要给移动等特定大客户提供云计算服务。

 

通过创始人的履历,不难发现,优刻得做云计算和别的公司有点不一样,主打安全。

 

公司的宣传口号就是“中立云计算”,为什么强调中立呢?

 

你是一家搞在线零售的,用阿里云有没有担心?

 

你是一家做电脑的,用华为云有没有担心?

 

一方面,业务上云已经是大势所趋;另一方面,阿里、腾讯、华为等云计算巨头,本身就是很多行业的佼佼者,竞争对手们采用它们的云是心存芥蒂的。

 

这就给了优刻得机会。

 

公司已经建立了约 539人的研发队伍,有效保障公司在国内云计算行业的技术优势。 公司目前拥有包括内核热补丁技术、数据回滚技术、软件定义网络、负载均衡技术、分布式数据库、安全屋等在内的多项业内领先或创新的云计算技术, 有效保证公司全线产品的稳定性和可用性,公司核心产品在应用服务器响应时间、应用 CPU 使用率等关键性能指标上优于行业平均水平。

 

公司的云计算产品线包括计算、网络、安全、数据库、中间件、存储、分发、大数据、容器、无服务器化计算、 物联网 IOT、人工智能等十几个大类共 80 余款产品,拥有可以完全取代传统 IT 架构,支持全套云原生应用的产品线。

 

 

 

公司亏损的主要原因是研发和销售费用开支较大,公司亟需改善现金流。

 

二、工业云:用友网络

 

我们耳熟能详阿里云、百度云、腾讯云、华为云甚至京东云、网易云,但实际上,有一类云平台,被严重低估了,那就是—工业云。

 

和常见的云平台不同,制造业的上云并非是通过电脑软件交互数据,通常是专用的智能机械设备,通过特定的接口上云。

 

工业云的数据与传统云平台差异较大,往往需要个性化定制。

 

早早在工业互联网领域深耕多年的用友,在工业云上收获颇丰。

 

 

在信创(国产软硬件自主可控)领域,各大上市公司将大有作为。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市场,将要催生一些企业巨头。

 

用友深耕了一部分大客户。

 

用友是伴随着中国集团型企业的信息化历程一起成长的(同样还包括浪潮、金蝶),其中,财务信息化是所有企业最先起步的信息化工作。

 

财务软件工程师甚至常驻在客户的集团财务部,和财务人员一起上下班,解决BUG,编制报表取数公式,财务部结账的时候甚至帮着输凭证。

 

这种与企业共成长的模式,对用友们的提升也是非常大的,和高端大气的SAP等舶来品相比,国产软件公司的产品更贴近中国的操作和审美(如果不是海外上市强制使用SAP等ERP产品,恐怕至今SAP在中国大型集团性企业里不会有什么市场)。

 

十几年过去了,用友的赖以生存的根本没有变,那就是细致入微的定制服务,这也是中国大型软件公司的共同特点。

 

所以,用友云也是以个性化定制为主。

 

和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等公有云相比,用友云可以部署在公有云上,也可以部署在企业的私有云上,还可以部署在现在刚开始流行的“国资云”上。

 

 

 

从财报上看,用友网络并不算好,多年来增收不增利。

 

三、政务云:开普云

 

开普云的平台完全通过自主可控的内核(含开源工具)进行自主开发,公司基于自主研发的平台软件,为不同应用场景提供个性化功能定制和现场实施等服务。

 

政务云和其他的企业云区别最大的一点,是对于文字的要求非常高。对于敏感词汇都有严格的规定,在海量大数据时代,靠人工排查非常困难,简单的关键字筛查也远远跟不上信息化的发展。

 

公司开发的云监测是对政府网站连通性、 应用可用性、内容保障问题等 5 类、 10 余个指标的监测。 内容安全是对政府网站错敏信息、信息泄密、隐私泄露等 5 类、 20余个指标的监测。政务新媒体监测可以对微博、 微信、 今日头条内容进行监测,包含内容安全、内容不更新、互动回应等 3 类、 8 个指标的监测。

 

招股书显示,大数据服务平台构建的爬虫采集工作集群, 对全国 400 万政府网站栏目进行实时监测,监测频率从 5 分钟到 24 小时不等,每天网页采集更新总次数超过 2亿次。大数据服务平台采集主要包括连通性和更新监测、全站采集、浅层采集、动态页面采集。

 

 

 

和大部分云计算企业不同的是,开普云特殊应用领域导致它是盈利的。


阿里云被通报,云计算还有谁?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