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自控力》:远离“伪自律”,享受科学自律带来的快乐

2023-07-24 17:55 作者:Vicky聊品牌  | 我要投稿
  • 《自控力》是一本教人科学自律的书,只有掌握了自律密码,才能真正快乐自律

  • 自律从来不是逆人性的坚持,而是与生活的愉快融合,与自我的和解共处

  • 自律并不是我们人生的目标,只是我们成长的路径

《自控力》这本书从生理结构、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分析了人类失控的原因,并且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和建议。

这本书我读了三遍,每次读每次感悟不同,尤其今年重读,居然读出别样味道,在此与大家交流,愿每一个人都可以逃出“伪自律”的陷阱,享受科学自律带来的快乐和成长


我们身边充斥着太多因为自律而成功的例子,

每个渴望成功的人,

都希望通过自律过上幸福的生活。

自律仿佛已成为人生成功的必要因素。

然而我们却常常失控:

明明想要减肥,却无法对美食say no;

制定好的健身计划,总因为一次次“意外事件”搁浅;

说好的早睡,却在不断的刷剧中夭折;

面对诱惑我们总是感到无力抵抗,

每次“破戒”都会让我们陷入深深的痛苦与自责:

我做不到自律,我是一个失败者。

其实,自律是可以“修炼”的,

只要掌握了“自律密码”,你就可以做到快乐自律。

 

一、无法自律不全是你的错,那是原始本能惹的祸

在我们的体内有两个自己:冲动自我控制自我

在茹毛饮血的时代里,

为了生存,我们的祖先拥有了快速应对危险的本能(冲动自我),

它使我们在恶劣的环境中得以存活繁衍下来;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除了生存,我们还需要做一个好邻居,好父母,好伴侣,

因此,大脑进化出了“控制自我”(自律)。

每当面对诱惑时,“冲动自我”便会与“控制自我”发生冲突,当“控制自我”被打败的时候,我们就失去了自律。

而成功自律的关键就在于了解并利用“冲动自我”

 

二、“自律“需要能量,消耗的同时也要补给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

当清晨精神饱满时,面对诱惑更容易保持自律;

而当夜晚身心疲惫时,则更容易失控破戒。

这是因为“自律”就像肌肉一样有极限,需要能量补给。

当我们的补给大于消耗,有足够的能量来支持“控制自我”时,才可以做到自律。


1、压力是自律的头号死敌

良好的身体状态是自律的首要条件。

当人处于压力的时候,“冲动自我”就会控制我们的身体,人就更容易失控。

我们要想做到自律,就需要尽可能的远离焦虑,将身心调整到良好状态,为“控制自我”补充能量。

保持优质的睡眠,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和冥想(专注力训练)都会帮助我们更好的恢复能量,提升自律能力。


2、不要被阶段性的进步欺骗

阶段性的进步会让我们放松警惕,忘记真正的目标,进而失去自律。

有一位准新娘想在婚礼前减重15斤,所以每周健身3次;

可每当运动后,她就会多吃些酸奶或多喝一杯红酒,

健身反而成了她放纵的许可证。

结果可想而知,

她的体重并没有因为运动而减少,反而增加了3斤。

你是不是也有同样的感受,

每当我们进步了一点,离目标更近时,我们就会觉得自己很棒,

便会稍稍放松一下,用放纵来奖励自己。

我们把行动当成了目标,把“做”了替换成“做到”了,我们就会放松警惕,给“冲动自我”可乘之机。关注最终目标,牢记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忘掉那些阻碍我们前行的阶段性“进步”吧。

 

3、自律是会被感染的

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会很大程度影响我们的自律能力。

我们经常会无意识去模仿身边人的行为,并且很容易被身边的情绪感染。

曾经有个“人们为什么节约能源”的研究,测试了环境对人们行为的影响。

研究员送给371户居民写着不同鼓励语言的挂牌,一类是让居民们保护环境,强调节约能源可以造福后代,减少费用;而另一类挂牌上只有一句话:“据报道,在你的社区里,99%的人关掉了不需要的灯来节约能源。”

研究结果让人吃惊,唯一能减少家庭能源使用的话是“别人都这样做”。

我们无法逃离社会的本能,希望“被认可”是人类的基本需求,周边人的行为对我们的影响力不可忽视。

要想提升自律能力,那就给自己树立一个榜样,或者加入可以帮助我们巩固目标的团体,更为重要的是远离那些让我们偏离目标的环境。

 

三、过度“自律“有害健康,找到适合自己的自律方式

是的,你没有看错,过度的自律就像慢性压力一样,会削弱免疫系统功能,影响我们的健康。

著名的“白熊实验”告诉我们,越控制不去想“白熊”,反而会比没有控制的时候想得更多,这个效应被称为“讽刺性反弹”。

“讽刺性反弹”可以更好的解释为什么很多人自律失败的原因:越压抑欲望,欲望就会越强大;越不让自己去做,你就越想要去做。

正如减肥的人拒绝碳水化合物,却败给了奶油蛋糕;

忧心忡忡的人试图摆脱焦虑,却一次又一次陷入对事件的恐慌;

心理学中著名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也是一样——越是禁止两人相爱,他们爱得越深。

正视并接受失控,找到适合自己的自律方式,循序渐进,让自律与生活慢慢融合。

 

四、接纳自己,学着与欲望和平相处,给“自律”留出一点空间。

如果我们想要做到快乐自律,我们就要明白,完全控制自己的思想是件不可能的事,我们能做的就是,想明白自己要什么,选择自己要做什么。

自律并不是我们人生的目标,只是我们成长的路径。

我们要接受一个事实:我们拥有动物本能,我们都会犯错。

不要对自己太过苛责,尝试去谅解自己。

每当我们因为无法自律痛苦沮丧的时候,就问问自己,我们为什么要自律?

自律从来不是逆人性的坚持,而是与生活的愉快融合,与自我的和解共处。

自律是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为了拥有更幸福的生活。

试着学会接纳自己,学着与欲望共处,学着享受自律带来的成就与快乐。

让自律成为一道光,照亮我们美好的人生。

作者介绍:

凯利·麦格尼格尔教授是斯坦福大学备受赞誉的心理学家,也是医学健康促进项目的健康教育家。她开设的大众心理学课程,一度成为斯坦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大受欢迎的课程




《自控力》:远离“伪自律”,享受科学自律带来的快乐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