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昂的道德标准,一定会引发同样高昂的保守
——高昂的道德标准,一定会引发同样高昂的保守
近半年来保守化聊了好多次,大家的普遍认知是,保守会以直观的形式到来,比如突然有一天直接去关酒吧禁止音乐会,但现在看可能未必。比如昨天首页这个长篇大论不要看重长相的说教,其实就是保守化趋势。甚至可以说,近期媒体的各种“运动媛”等议题,都是保守化换了一个面具。总保守的形式很可能会以我们预料不到的方式到来。
首先,为什么这个方向的内容冒头?
因为这就是目前舆论环境下被筛选后最安全的说法
看见一个女生,直接夸漂亮——物化女性男性凝视
看见一个女生,不夸漂亮——你肯定在嫉妒,酸了破防了
看见一个女生,不讨论颜值讨论别的——你还是想找话搭讪
也就是不论夸还是不夸,赞还是不赞,当前舆论环境是只要你评论,那就一定有一套适合你的罪名,一定会有被喷被杠的风险,那怎么办?
那就只剩下严肃认真的说教,挑不出刺的道理。
只会剩下“姑娘颜值不代表什么,人生还是要抓住核心竞争力”这样政治正确的鸡汤。因为你挑不出任何刺,翻来覆去也只能说“爹味太重说教”。
所以很多人谴责说教,觉得我就想看看美女整乐子的时候,都得意识到,目前这博主们发言都要打一排防杠内容的时代,“畅所欲言”这个行为,本身就是有风险的。
我想要人人畅所欲言随便发言的多元环境,但我又有随时出警的权利,
顺我者畅所欲言,不顺我的文盲发言,
这是不可能的
要大家畅所欲言少说教,那你别动不动出警
你动不动出警,大家必然不会畅所欲言整乐子
这个逻辑和欧美政治正确魔法战争有点像,
一开始你把同为自由主义进步主义战壕里的队友打死
接着你把维护秩序的建制派掀翻
然后就会发现,想要的多元世界并没有到来,总保守冒头了。
而如果你把这个现象和近期的“运动媛”等议题摆一起就会发现,真正的核心其实是,
——高昂的道德标准,一定会引发同样高昂的保守
我让你不要看重长相,踏踏实实工作生活
我让你不要化美美的状去运动场
我让你不要去酒吧去夜店
这些议题看起来八竿子打不着,但本质都是在进行保守选择,规避风险。
有人可能说,你管人家那么多,人家去夜店去运动场去飞盘关你什么事?
那你就错了,他们不是在帮你规避风险,而是在帮自己规避风险。
你去夜店当然关我的事
因为只要你把这个议题倒过来就会发现,这就是目前天天挂热搜上的安全问题。
今天你去夜店出事了,我说这和我无关,大家会认可吗?
铁定不认可,而且这不是我说的,目前舆论走向就是
一个人去夜店出事了,那就是全体xx在犯罪。
你要说这千百里外的事和我有什么关系?那你就是没有意识到系统性结构性压迫!
也就是说,你去夜店,我没有任何收益,但只要你出事,我就要背负系统性刽子手的罪名。
所以,解决办法是什么?
有人说重视治安,重视安全,
这显然不解决问题,因为再好的治安,也不可能一个案子都不出,而只要出一个案子,那就是“你们从来没有重视这个问题”。
所以更好的方法是什么?
——我们直接把夜店关了
没有夜店,你就肯定不会出事。
你的方法能彻底解决问题吗?不能吧,我的就能。
你说没有夜店那我也会去音乐节啊?音乐节也会出事啊?
那简单,音乐节也关了。
这就是标标准准的总保守思路。
我希望你别去运动场,也希望你别去酒吧夜店,我希望你哪里都别去,因为去就有风险,不是你出事的风险,是你出事后我也要连带被喷的风险。
你去我没有任何好处,但你出事有我一份锅,我的答案还用思考吗?
这个潜在意识,体现出来,就是对各种“运动员”的反对。
本质不是反对女性干什么,本质是“我不希望你干这些可能让我挨骂的事”
所以怎么解决
自由主义:我去哪里你们管不着,别爹味那么浓,行,那么你出事也别怪大众,各扫门前雪,各死各的。
集体主义:大众对你安全得负责,出事了大众得反思,那么同样的,你也得接受大众的经验建议,如“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你要自由,就要接受自由的全部,你想保障,那就也得接受“各种形式”的保障方法。
我希望你们维持社会主义大政府的治安环境,但又保证我个体自由主义那套想干嘛就干嘛,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你用超高的道德标准去要求大众,那么社会一定也会以极度保守的标准去规劝你
——高昂的道德标准,一定会引发同样高昂的保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