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孔夫子的“仁”与诺丁斯的“关怀”概念之比较

2023-05-13 20:18 作者:董一點點er  | 我要投稿
  • 类属:讲座 心得  檀传宝教授

  • 题目部分

    • 仁是什么?很抽象,中国的仁是从礼开始,爱父母,爱兄弟,泛爱众

    • 中国是实践逻辑,是从孝悌开始,核心是爱人

    • 而关怀呢?是在意,是负担,是做点什么。

    • 都是爱,爱是什么?是表现,是心理,是责任。

    • 不是普世的。

    • 第二个需要思考的就是“仁”,关怀

    • 关怀是一种美德嘛?基于关系的美德?

    • 孔夫子是“男权主义者”,诺丁斯是“女权主义者”。两者有何关联?
      补充知识:
      诺丁斯曾做过十五年中小学教师,
      教授数学,学监,学校管理者,教育哲学的开宗立派之大家,
      专注于妇女研究,教育学,社会学,哲学,伦理学

      还是有共通的,
      共通的就是爱。

    • 首先,看题目,我们有如下的思考:

    • 内容

      • 正向情感,仁者无忧,不要把痛苦作为关怀
        关怀是JOY
        是正向的
        关怀基于什么样子的状态?基于互惠?


      • 这里我们要警惕的是,修正原则,原教旨主义的影响,男性思维,女性思维等

      • 关心和关怀有什么区别呢?

      • 存在关系性

      • 关怀是情感牵挂,是关心的迁移

      • 关心有自然关心,伦理关心

      • 记住,抽象的爱解决不了问题,必须是具体的爱

      • 所以动机益位,要设身处地思考,保持动机一致

      • 深入挖掘“关怀”

      • 是变化的,是理想状态的(范梅南)

      • 是基于关系,是基于情景!

      • 文化惯性与文化表达

      • 父母与子女的爱,爱有层次

      • 关怀是具体的,情景的,无标准的

      • 思考

        • 从哪里开始?也就是关怀的起点在哪里?

        • 所以关怀视角,关怀关系(识别很重要)

        • (本体性)被关怀着的存在对关怀十分重要,但是两者不是对车的。

        • 患者如何回应关怀?

        • 婴儿如何回应关怀?

        • 关怀能力和知识,如何培养(内容和形式)
          涉及德育原理,有限无限;能力实践:认知 情感  行为 理论 机会等

        • 自然建构还是社会建构?

        • 自然关怀 伦理关怀(是不是有一个转换的过程)

        • 还要思考智性维度与实践价值

        • 摆脱内卷,考评压力,通向幸福

        • 幸福?什么是幸福?

        • 有时间看一本自己喜欢的书

        • 有很多人爱我,关怀和积极情绪练习起来

        • 有事业,乐趣

        • 做一个完整的人

        • 依赖于被关怀者,被关怀者要识别和回应。

        • 父母与子女(独立)

        • 指向学生,指向子女

        • 比如

        • 关怀者和被关怀者的关系如何?

        • 美德伦理和伦理关怀是一样的嘛?

        • 如何理解关怀?你的关怀和诺丁斯的关怀是不是同一个关怀?

        •  


        孔夫子的“仁”与诺丁斯的“关怀”概念之比较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