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立中国行不通”,英国外交大臣为涉华言论降温

文/行走斯图卡
前几天还叫嚣着“台湾问题是国际问题”的英国外交大臣詹姆斯·克莱弗利(James Cleverly),开始为涉华言论降温。据路透社等媒体报道,克莱弗利将在伦敦市长官邸发表关于既定外交政策的演讲,从外交大臣办公室发给各大媒体的演讲稿来看,克莱弗利不赞成“对华脱钩”的想法。
报道称,他将呼吁英国与中国建立“强劲和建设性”的新型外交关系;他还表示英国必须和中国接触,而不是用一场所谓的“新冷战”孤立中国,并且他还警告“与中国对抗将损害英国的经济利益”。媒体认为,克莱弗利的这次演讲,意味着他将压制保守党的对华鹰派言论,并且在未来一年内致力于改善同中国的关系。
但是外界也注意到,克莱弗利并没有改变此前关于台海的立场,仍然在涉港、涉疆等问题上对中国指手画脚。
也就是说:克莱弗利想改善中英关系,但这是战术性的;继续干涉中国内政,是秉承“全球英国”战略的一部分,证明英国依旧是“世界秩序话事人”之一,这是战略性的——这就注定了他很难从中国身上得到外交成果,因为没有诚意。如今的中国已经不是几十年前,当时我们为了能够更快地融入国际社会,在很多问题上都保持了沉默,如今我们有足够的底气发出声音;过去几年来,我们已经用实际行动证明:任何想通过干涉中国内政攫取政治私利的行为,都行不通了。
英国前几天还计划派遣一艘“PPT”护卫舰常驻印太地区,叫嚣“这是对中国的军事威慑”;克莱弗利还在中国的主权红线上蹦跶,在台海问题上来回横跳——现在又说要改善中英关系,这就是“一三五反华、二四六友华,星期天随缘”吗?
现在整个欧洲都对中国崛起表现出了极度不适应的状态。一方面,欧洲表现出对“脱钩”政策的抵触情绪,不管是法国、德国这些主要国家领导人,就连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都开始公开反对“脱钩”。
但是另一方面,欧洲似乎也放不下在中国面前高高在上的姿态,似乎仍想保留“人权教师爷”、“地缘格局导师”的身份,对中国诸多内政问题说三道四,在台海问题上对中国说教施压,试图迫使中国放缓甚至放弃统一进程。
比如欧盟“外长”博雷利,此前访华计划因故推迟后,他公布了原本计划在中国发表的演讲稿,在这份稿件中、话说得很好听,但是最近又因为美国的压力,在台海问题上不负责任地呼吁“欧洲海军在台湾海峡巡逻”,仿佛是“间歇性精神分裂症”的表现:清醒时,中国很重要;不清醒时,中国就是“系统性挑战”,在台海等问题上对中国狺狺狂吠。
正如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的建议,跟欧洲打嘴炮其实用途不大,既然欧洲有人对自己的军事实力如此自信,我们确实应该让他们理解一下什么才是现代化的“坚船利炮”。支持我们的海军多去欧洲访问,当年他们从海上踹开国门,这是强盗行为、中国人不齿,我们会带着善意与和平的意愿而去,黑洞洞的炮口和整齐排列的垂发系统就是和平的保障。
对于西方的傲慢,真正的良药不是嘴上说的真理、而是“实力”教出来的真理。这里说的“实力展示”,不单单是武力;光靠武力也成不了事,美国就是最典型的例子。我们应该更加自信地展示自己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和综合实力,而不是顺从西方的想法,最重要的,要是让西方某些人明白:现在是21世纪,时代已经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