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普通逻辑学

2022-02-04 01:29 作者:择摘者  | 我要投稿
第一章,引论
一,在日常口语中“逻辑”含义是什么?
1.思维规律。“他的想法符合逻辑”
2.客观规律。“事物有其自身的逻辑”
3.看问题的特殊方法与视角“这是强盗逻辑”
4.一门研究推理方法与规律的学问
二,什么是逻辑学?
逻辑学是研究推理有效性的学问,是研究如何区分正确推理与不正确推理方法和原理的学问
三,推理,判断,论证,概念的关系
1.推理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
2.思维是通过语言表达的
3.概念是通过语词表达
4.判断是通过语句表达
5.推理是通过若干语句来表达
6.论证是通过句群表达
四,推理的对象是什么?
推理形式的有效性
五,什么是推理形式的有效性?
前提与结论有形式上的联系
六,什么是推理形式的有效性?
对一个推理形式假设,其前提是真则结论也一定是真
七,学习逻辑学的意义是什么?
1.为人们获得新知识,建立合理坚实的平台基础
2.帮助人们提高推理能力
3.有助于人们创新能力的提高
4.有利于进行合理的人际交流
八,为什么逻辑学可以为新知识建立合理的,坚实的基础平台?
1.知识层次不同,有些知识的获得必须以更为基本的知识作为前提
2.逻辑学是一门先于所有其他科学的科学是包含了所有其他科学的基本观念与原理
3.因为研究的对象可以让人们很快的发现矛盾,消除矛盾从而建立合理的知识体系
九,为什么能够提高推理能力?
1.逻辑的显著目的是推理的辩护和批判
2.可以建构巧妙的,富有说服力的论证
3.可以进一步提高我们的分析能力,从而辨别驳斥形形色色的诡辩
十,为什么能够提高人们的创新能力?
1.逻辑学是理性的基础核心之一
2.逻辑学素养的提高可以有利于人们更加理性的交流
十一,为什么能够更有力的人际交流?
1.因为概念的意义在其自身范围内被精确并一致起来,以及强调这样的精确性与一致性在任何领域都是至关重要的
2.由于思想工具的完全化,敏锐化,它使人们更有批判性,从而避免了陷入似是而非的推论歧途
第二章,概念
一,什么是概念?
1.反映思维对象及其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2.概念是思维的起点,是组成判断和推理的基本要素
二,什么是思维对象及其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
1.客观存在事物与主观感受,都是我们的思维对象(包括花鸟鱼虫,喜怒哀乐)
2.任何思维对象都具有各种各样的性质,如颜色,形状,动态,嗅觉,触觉,感觉的
3.思维对象的思维对象还存在各种各样的关系,由大小,远近,同异等
4.思维对象之间的性质与关系统称为思维对象的属性
三,概念与语词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1.概念是通过语词表达出来
2.语词是概念的语言形式,而概念是与词的思想内容
3.概念可以用一个词语词表达出来,也可以用多个(紫色,蝴蝶,或者东南沿海,力拔山兮气盖世等)
4.从理论上来讲,任何概念都可以用语词表达出来
四,为何有些语词与概念并不能一一对应?
1.不是所有的语词都表达概念,比如虚词
2.由于时代变化,语境的不同有些概念并没有恰当的语词表达
3.同个概念可以用不同的语词来表达
五,概念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1.任何概念都有两个基本的逻辑特征及内涵和外延
2.要准确的理解一个概念,就必须准确理解这个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六,什么是概念的内涵?
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也就是涵义
七,什么是概念的外延?
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与特有属性,即概念的适用范围
八,概念内涵与外延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1.本质不同。内涵是属性,外延是适用范围。属性越多,对象的适用范围就越少;而属性越少,对象的适用范围则越多
2.侧重点不同。内涵侧重逻辑对象的本质与特有属性,而外延更多的是侧重逻辑对象的适用范围
3.逻辑方法不同的。定义是明确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划分是明确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
九,概念如何划分种类?
从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方面依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将概念划分为不同的种类
十,概念的划分方法有哪些?
1.依据概念外延的大小,可以将概念分为空概念,单独概念和普遍概
2.依据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否集合体,可以将概念分为集合概念,非集合概念,
3.依据概念所反映的是个体、性质还是关系,可以将概念分为个体概念,性质概念和关系概念
4.依据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否具有某种属性,可以将概念范围,正概念和负概念
十一,什么是空概念
在现实世界中并不可能存在的概念外延对象称之为空概念(概念外延的空集)
十二,什么是单独概念?
在现实世界中,概念外延对象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事物。能够描述单独概念词语的有两种:一种是专有名词,例如“长江”“拿破仑”等;一种是摹状名词,比如“世界的第一”,“独一无二”等(所谓的摩状词就是以某一对象的特征性质来指称该对象的词语)
十三,什么是普遍概念?
在世界上概念的外延有一个以上的对象
十四,什么是集合概念所反映对象?
1.所反映对象是一个集合体的概念称之为集合概念
2.集合概念所反映的集合体,指的是由若干同类个体组成的统一整体
3.集合体与组成该集合体的个体之间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集合体所具有的性质未必为其中的每一个个体所具有
(例子:西沙群岛是由永兴岛,东岛,中建岛的若干岛屿组成的。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未必是西沙群岛中的每一个岛屿所具有的)
4.特别注意的是,这里所提到“集合”概念与集合论中的“集合”概念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混淆
5.因为集合概念所反映的集合体是由若干个同类个体组成的统一整体,因此每一个集合概念都有相对应的“类”概念
十五,什么是非集合概念?
所反映对象不是一个集合体的概念,称之为非集合体概念
十六,如何在一个句子中辨别集合概念,非集合概念的语词?
1.辨别一个概念是集合概念还是非集合概念,要看这个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否集合体
2.一个基本的方法是看这个概念所反映的属性是否为这个概念所涉及的每一个个体所具有
3.如果这个概念所反映的属性为这个概念所涉及的每一个个体所具有,则这个概念通常是非集合体概念
4.如果这概念所反映的属性未必为这个概念所涉及的每一个个体所具有,这个概念通常是集合概念
5.如果不能准确的区别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就容易犯“集合体误用”的逻辑错误
十七,什么是个体概念?
所反映的对象是一个个体的概念,称之为个体概念
十八,什么是性质概念?
1.所反映对象是个体性质的概念,称之为性质概念
2.个体性质包括颜色、状态等等方面,因此性质概念还可以进一步分为颜色概念、状态概念等等
十九,什么是关系概念?
1.所反映对象是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的概念,称之为关系概念
2.依据关系概念所涉及的个体的多少,可以将关系概念分为二元关系概念三,元关系概念等等。(涉及两个个体之间的关系的概念称之为二元关系概念,涉及到三个个体之间的关系的概念称之为三元关系概念)
3.性质概念可以称之为一元关系概念
4.判断关系概念是几元关系概念,其关键是看概念所涉及的几个个体。
5.判断关系概念是多少元关系概念的一个简单方法是看表达概念的语词要多少个表达个体概念的语词结合形成的句子
二十,什么是正概念?
反映对象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称之为证概念
二十一,什么是负概念?
1.反映对象不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称之为负概念。
2.负概念一般都带有否定词,但是带有否定词的并非都是负概念
二十二,对于AB两个概念,其外延之间可能存在哪五种关系?
1.同一关系、真包含关系、真包含于关系、交叉关系、全异关系
2.AB两个概念的外延如果存在相同的部分,则AB两个概念之间有相容关系;AB两个概念的外延如果不存在相同的部分,则AB两个概念之间有不相容的关系
二十三,什么是同一关系?
1.概念A与概念B之间有同一关系,当且仅当概念A与概念Bb的外延完全相同
2.外延上具有同一关系的两个概念及内涵未必相同

欧拉图1

二十四,什么是真包含关系?
1.概念A与概念B之间有真包含关系,当且仅当对于任意对象x,如果x属于B则x也属于A,并且存在对象y,y属于A,但不属于B
2.如果概念A与概念B之间有真包含关系,外延大的概念A,称为属概念外延小的概念B成为种概念

欧拉图2

二十五,什么是真包含于关系?
1.概念A与概念B外延对象之间有真包含于关系,当且仅当对于任意对象x,如果x属于A则x也属于B;并且存在对象y,y属于B,但是不属于A
2.实际上,如果概念A与概念B外延对象之间有真包含关系,则概念B与概念A之间有真包含于关系
3.如果概念A与概念B外延对象之间有真包含于关系,则概念A为种概念概念B为属概念

欧拉图3

二十六,什么是交叉关系?
1.概念A与概念B,当且仅当存(1)在对象x,x属于A又属于B;(2)存在对象Y,Y属于A,但是不属于B;(3)存在对象是属于z,z属于b但不属于A

欧拉图4

二十六,什么是全异关系?
1.概念与概念并并且简单,对于任意对象x如果x属于A则x不属于B如果x属于B则x不属于A,简言之,概念A与概念B的外延完全不同

欧拉图5

2.相对于他们的手概念C、A、B,两个概念之间的权益关系,还可以进一步分为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
(1)如果具有全异关系的两个概念AB的外延之和等于他们属概念C的外延,那么AB两概念之间(相对于属概念C)有矛盾关心

欧拉图6

(2)如果具有全异关系的两个概念AB的外延之和小于他们的属概念C的外延,那么称AB两个概念之间相对(于属概念C)有反对关系

欧拉图7

二十七,什么是种概念与属概念?
若有A,B两个概念具有真包含或真包含于关系,那么,外延较大的概念叫做属概念(也称上位概念),外延较小的概念叫做种概念(也称下位概念)。如图3,B为属概念,A为种概念。


普通逻辑学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