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名立万合天宜——我对这一案的一些猜测
万合天宜出息了。
终于终于出息了。
相比于上次更像是玩票的作品,这一次的答卷保留着一贯的跳脱喜剧风格,而又不失正剧的严肃风采。
在早期互联网卷出来的团队里面终于有混明白的了。
深感欣慰与有荣焉,仿佛我的青春也没有白费。
但我不是来评价万合天宜的。
我们回到扬名立万。
这是一部合格之作,本子严格细腻,内核颇有剧本杀的风采。
但或许是刻意为之。
我看到了一个剧本外面的故事。
主人公,李家辉,也就是我,是一把枪。
一把不由自主,被人利用的枪。
我是个心直口快的人,内心里总是有自己的一腔热血和践行的一身正气。所以我毕业后做了一名记者,在这个昏昏欲坠的世道里,力求证得一点清明。
或者说,我是个二愣子。
别人不敢报道的军政部弊案,我过去就给他掀了起来。
没啥别的,因为我能看到真相,所以我要说出来。
所以我成了一名编剧。
所以我被叫来参加了这次创作。
不是因为我业务能力多么高超,
或许只是因为我是一个情商低智商凑合的二愣子。
于是我这个二愣子,被路子野叫来给他排剧本。
我们这一趟的玩具车队里面,有著名影星关静年、著名导演郑千里、著名女演员苏梦蝶、著名动作打星陈小达、和两位来路不明的神秘人(齐乐山、海兆丰)。
随着故事展开情节发展,这些朋友的真实面目一一被揭露出来,就如同郑导在他其中一个设想里说出来的:
人人内外都是两个角色,这么做一定出彩!
确实,因为人人都有自己的伪装和痛点,即使那或许不是秘密。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片子里的人物名称都包含着一点意向。从”贾王薛史、元迎探惜“开始,我们就对人物姓名这一简便好用的自我介绍非常着迷。
李家辉,主角,带着一股子港台记者跑的快的风格。
郑千里,偏俗气,不知道是不是通了挣钱的意向。
海兆丰,小警察,文职,瑞雪兆丰年,这倒很符合起名习惯。
齐乐山,骑兵,牵马的,凶手,仁者乐山,暗示此人或许为一个正面角色。
这三个人意向相对较为简单。
陆子野,路子真的很野,他拿到了人犯拿到了凶宅,如果是他自己实现的这一切,那他的路子很野,如果他是推出来的代言人,那他的来路很野。同时野这个字又给人物带来了一丝狂放不羁的野心家的韵味,叫起来不拗口,不出戏。
陈小达,民国时期动作打星,远赴海外弘扬武学,A小B的名字格式配合这样的人物背景,人人都会想起李小龙这个名字,这里或许是作为彩蛋出现,但联立上下,却让我觉得小达或许并不简单,在这部戏里也许本意并不是作为剧情推动和搞笑工具人出现。(其实我觉得叫陈阿达也行)
苏梦蝶&夜莺,这两个人联合来讲,是因为这两个人的身份比较相似,名字的意味也类似,梦蝶去指庄周晓梦,夜莺指代国王的歌鸟,但是这两个人的名字,很有可能不是真名。歌女卖艺很有可能要取一个艺名,这两个名字与其说是父母给的,却更像是风尘场所的专属(夜莺这个在谍战剧里也经常被用作代号,和”老鬼“一样经典,这可能指向另一种故事,但是我几乎没有看出旁证,暂不予理会)。很有可能是假名。
而如果这样来看,这四个拥有强烈意向的名字,就都可能存在假名的可能性,这里面,或许还要再加上一个成名已久的关静年。经年静好,带着一股子千年王八万年龟的平稳中庸,为人油滑,成名已久,不可谓不老练。
这五个人,有可能是有假身份的。
但现在说来还为时过早,我们回到宅邸里继续进行。
舞台搭好了,角色齐全了,故事就该开演了,复盘下来,整个故事里有三个人一直左右了故事的进程:齐乐山、路子野和陈小达。
是的,其余的人等,郑导、梦蝶、小警察、甚至是作为主角的我,对于剧情的发展和转折在多数情况下,是被牵着鼻子走的。
我们先来谈谈齐乐山,这是整个故事里放在最前,也是展示的最明显的一个角色,他目的性极强,但目的却不明晰。在这部剧里,如同《嫌疑人X的献身》一样的,我们一直在揣测他的杀人动机。
齐乐山给我们讲了几个故事,一个为财、一个为马、一个为人,我都不信。
为财的故事,是用来掩盖为马的,但做的也太漫不经心了些,细节一问三不知,甚至连拿点值钱物件作为证据的动作都欠奉,很难说是认真准备了一个故事用来应付他人,这样的行为,甚至可以说内心里实际上是期望有人来发掘真相的。我们甚至不需要对此进行分析。
为马的故事,更加离谱,我连复述的兴致都没有。
再深一层的故事,描写的精致许多,有了人物,有了情节,有了说得过去的理由。但是有很多东西交待的不清不楚,这里很难说是bug还是故意为之,我认为是故意设置的悬念可能性稍高一些。首先,深层次的故事没有任何旁证,夜莺、舞会、将军、侍应,一切都是那么的空放,和刀仙之说一样,只是单凭人描述的故事。其次,在起先的行动中,齐乐山完全没有急于在这个屋子里进行什么动作的想法,在海警察玩忽职守的时候,并没有任何动作,只是听到了郑导的”美人儿“之后,开始翻报纸,而与陈小达对话之后,才去打开手铐和脚镣,这说明他的行动并非应当是如同李家辉所猜测的,要藏起某个假发,而是接收到了外界的其他信息,才开始的下一步行动。
这一点,从齐乐山堵门的动作也能看得出来,在调查已经不得不告一段落的时候,他施施然的走上楼,将人堵在屋里,这让人不得不怀疑他的实际想法,如果想要灭口,那么躲在门后这样的地方暗杀才是更为正确的选择。同时,齐乐山伪造了请柬,爬上了通风管道,在通风管道里发生了什么非常耐人寻味,我们所看到的是李家辉爬进去了,陈小达跟上,齐乐山从另外一个地方也进了通风管。李家辉发现了出口,陈小达发现了假发晕倒,李家辉把陈小达送回来后又进入了管道,齐乐山进入了房间,李家辉出了房间从外面把门打开了。
李家辉回程能够发现陈小达,说明陈小达和李家辉走的是一条路,陈小达能发现的假发,举着火照亮的李家辉没道理看不到,这里面很有可能就是齐乐山将假发放进去的。在几个镜头里,我们可以看到管道里会有一个丁字路口一样的地方,这里有可能是齐乐山与李家辉未能见面的原因,但装晕的陈小达很有可能在这里见过齐乐山,借此将假发引入视线,同时装晕来避免盘问。
最后,在黑衣南京特务的身旁,齐乐山笑了笑,说了一句,我记得你说:
你是一个踩灭火苗的人。
然后对着油桶开了枪。
齐乐山要给我们讲一个故事,一个能让我们满足的故事,一个他想告知他人的故事,他放出了一个火苗,像是在挑衅的问,”这倒是要看你如何去踩“。
接下来,需要讲讲陈小达,小达是一个天降式的角色,除了路子野,没人认识他,海外背景,回来参加大事,身份变得简单而理所当然。他做了几件事,找酒上楼找到了凶案现场,搬摄像机与齐乐山交谈激活了齐乐山,在调查方向不明的时候为众人指明逃生出口,带回了那顶假发,与齐乐山合作打倒了一屋子特务。
陈小达可以说是牵着这些人的鼻子走,同时,他背景神秘、动作夸张,将自己的一些微妙的反常掩盖在更大的不正常里,陈小达,是我在整部剧中看得最割裂的角色,他推动剧情进展,他与齐乐山默契配合,他怕鬼胆小,他畏难不前。
如果说他是一个假的性格,他需要确保这些人更多地参与,但又不能偏离路线,他想为这些人指明方向,然后又要把自己彻底的藏下去。那一定说得通。
最后,是路子野,之所以提到他,是因为他是明面上攒局的主家,没有他就没有这场戏,有的时候我们太过于追求背后的故事,反而会忽略这样明面上的人,路子野此人,动机剑走偏锋,为常人所不为,这里面,或许也是有其他的外力推动,至少,是可能的。
如果基于上述的条件来看,
或许这场故事,只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展现会,
只是为了借我的口,讲一些话。
这里还有一些散碎的疑点或许会支持这个想法。
如果夜莺存在且没有死亡,通风管里为什么会有那么多血迹。
如果需要藏起来第二个人的存在,最好的办法或许是给自己来这里的行为一个其他的目的,比如仇杀或者命令,而不是试图证明自己带出去的是一具死尸。
身为侍应的齐乐山在与其他侍应打招呼询问夜莺的时候被认作了客人。
在回忆里,三老同时在一个房间里做变态的事,却会因为一个侍应生送酒而开门,开门后的人手里是拿着酒的,同时三老仿佛复读机一样要求他”出去“,而不是掏出自己保命的手枪或是拐杖。
房间里有很高的雕塑,旁边也有可以借力的柱子,却一定要割下画踩着,画框后面是空的。
三个商人的死,需要南京的特务过来消灭痕迹,做的第一件事是拆除房间里的钩子。
还有一些记不太清了,或许这部电影想说的事很多,但我暂时还没有想清楚。
或许它也是借着这个机会,说一些不能直接说的话吧。
嗯,最后讲一下美中不足,如果平铺直叙的看的话,节奏有点平快,反转不够颠覆,内核不够深刻。如果想办法深思熟虑呢,线索不是很直接,没有一锤定音的里世界证据,总让自己怀疑是不是过度解读了什么。
不过瑕不掩瑜。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