酵母菌死活鉴别和数量测定
显微直接计数法:将少量待测样品悬浮液置于计菌器上,于显微镜下直接计数的一种简便、快速、直观的方法。
显微计数法适用于各种含单细胞菌体的纯培养悬浮液,如酵母、细菌、霉菌孢子等, 菌体较大的酵母菌或霉菌孢子可采用血球计数板,一般细菌则采用彼得罗夫·霍泽细菌计数板或Hawksley计数板。三种计数板的原理和部件相同,只是细菌计数板较薄,可以使用油镜观察。而血细胞计数板较厚,不能使用油镜,计数板下部的细菌不易看清。
血细胞计数板是一块特制的厚型载玻片,载玻片上有4条槽而构成3个平台。中间较宽的平台,被一短横槽分隔成两半,每个半边上面各有一个计数区。计数区的刻度有两种:一种是计数区(大方格)分为16个中方格,而每个中方格又分成25个小方格;另一种是一个计数区分成25个中方格,而每个中方格又分成16个小方格。计数区由400个小方格组成。
每个大方格边长为1mm,其面积为lmm2,盖上盖玻片后,盖载玻片间的高度为0.1mm,所以每个计数区的体积为0.1mm3。使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时,通常测定五(或四)个中方格的微生物数量,求其平均值,再乘以25或16,就得到一个大方格的总菌数,然后再换算成1毫升菌液中微生物的数量。因此:每mL菌悬液中含有细胞数(cell/mL)=一个大方格的总菌数×10的4次方×菌液稀释倍数(d)。
若要区分计数样品中的死菌和活菌值,则可采用微生物的活体染色法。活体染色法就是用对微生物无毒性的染料(如美蓝、刚果红、中性红等染料)配成一定的浓度,再与一定量的菌液混合,经一段时间后,死菌和活菌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这样便可在显微镜下区分活菌数与死菌数。
美蓝当它处于氧化态时呈蓝色,还原态时为无色。用它进行活体染色时,由于活细胞代谢过程中的脱氢作用,美蓝接受氢后就由氧化态转变成还原态,因此活细胞呈现无色,而衰老或死亡的细胞由于代谢缓慢或停止,不能使美蓝还原,故细胞呈淡蓝色或蓝色。
实验步骤:
1. 镜检血细胞计数板。
2. 血球计数板盖上盖玻片,将酵母菌悬液摇匀,用无菌滴管吸取少许,从计数板平台两侧的沟槽内沿盖玻片的下边缘滴入一滴,使菌液渗入计数室 。
3. 将血细胞计数板置载物台上夹稳,先在低倍镜下找到计数区,再转换高倍镜观察并计数 。
4. 计数时若计数区由16个中方格组成,按对角线方位,数左上、左下、右上、右下的4个中方格(即100小格)的菌数。如为25个中方格组成的计数区,除数上述四个大方格外,还需数中央l个大方格的菌数(即80个小格) 。
5.根据颜色区别死活细胞,染色30min后再次观察,注意死活细胞数量的变化。
1. 镜检血球计数板(先10倍后40倍)
低倍镜(10倍)下观察→找到A的位置→高倍镜(40倍)下观察→找到B的位置→若计数室的格中不干净→擦净计数室(酒精棉C)

2.加菌液到计数区


3. 镜检加菌的计数室


4.按照左上→找出左上→右上→左下→右下→中间进行计数(25×16格)

注意事项:
1. 如菌体位于大方格的双线上,计数时则数上线不数下线,数左线不数右线,以减少误差。
2. 对于出芽的酵母菌,芽体达到母细胞大小一半时,即可作为两个菌体计算。
3. 清洗血细胞计数板:血细胞计数板使用后,用自来水冲洗,切勿用硬物洗刷,洗后自行晾干或用吹风机吹干,或用95%的乙醇、无水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脱水使其干燥。通过镜检观察每小格内是否残留菌体或其他沉淀物。若不干净,则必须重复清洗直到干净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