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高木同学》让我的换了一次又一次床板~
幸得花下与君逢,从此阡陌多暖春
《擅长捉弄的高木同学》第三季完结,意味着我最喜欢的一部恋爱番结束了,以西片直面高木的情感结束,尽管最后没有对高木说“我喜欢你”之类的表白,但跑了一段日剧跑最后双向奔赴之后,与往常不一样的不带羞涩的“我想见你了,高木同学”还是击中了大多数观众和高木。比起“我喜欢你”,“我想见你了”这句话在回味之后更是让我怜惜和共情。
剧中胰岛素三人组在破解完西片给高木准备的——所谓的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捉弄高木同学的“西片任务”之后,三人组都觉得很开心,当由加里很CP头子模样地说“这就是爱的力量啊~”美奈的回答我才觉得精髓:“爱啊……虽然我不太懂,不过,高木肯定会很开心的吧?只要跟西片在一起,每天都会充满惊喜,肯定会非常非常开心吧!”,这在他们那个不需要考虑家庭、社会责任的年纪,开心大概就是所谓爱的表现吧。
《高木同学》之所以让我觉得很美好是它就算没有所谓的亲密接触,但依然能感受到西片和高木对彼此的爱意,而这种“幼稚”的爱意,是作为成年之后的我们在回忆初高中生活恰好青春懵懂的时候,所精炼出来的“美好”。其实看番的大家都知道双商都高的高木同学现实几乎是不可能存在的,也都知道自己不可能成为西片,毕竟被“捉弄”一次要做10个俯卧撑这个条件也太过苛刻,但大概很多人也有过为了女生做过一些现在回想起来虽然脚趾抓地,但那时候又觉得很聪明、很帅气的行为,这些行为就是西片这个角色的立足点。而作者也很懂,知道怎样的女生能把这种小男生抓得死死的,那就是高木同学,尽管西片耍小聪明,但她总是能温柔地接受西片的挑战然后赢(调戏)他。
如果两个人的交流就只停留在只有胜负的比赛中,那这部番也未免太过于僵硬,所以每次比赛后面的惩罚游戏才是吃瓜的我们最喜欢看的,反正赢的总是高木同学,就看高木同学会提出一些怎么样的“过分”的“无理”的要求让西片去做——手牵手回家、给自己暖手、甚至是把初吻给他,这放哪一个初中小男生受得了这玩意啊(仅代表我自己)?所以西片脸红心跳但没有实质行动了近乎两季也是情有可原,包括在漫画里面,西片到现在都没完全和高木建立起所谓男女朋友的关系,但看动画和漫画里面,两者无时不刻不在为对方着想——西片:因为听信了电视上“今天你会打出致命一击”的占卜,然后放弃和基友们玩游戏而选择和高木同学一起回家,接着无意间对她说出“因为我想和你一起回家”的致命一击;在夏日祭走散之后拼命寻找高木最后红着脸在陡梯上牵住高木的手说“这楼梯很陡的,再走散就不好了”;在文化祭上看到心上人快摔倒直接疾跑闪现一起交自损半血护住她,顺着表演说出“这就是我们爱的奇迹”;圣诞节和高木同学一起坐轮船去看电影最后还是脸红得不行送她手套因为看她一直手冷……高木:太多了,列举不出来,各种对西片的心理把握得死死的,读西术真名不虚传。
最后一集为什么我看得热泪盈眶,因为从这一集开始(当然也算结束),西片终于肯定高木对自己的情感和自己对高木的情感,三季里面西片给高木写的纸片和明信片其实就两次,一次在第一季最后一集:“给高木:非常谢谢你。”和第三季圣诞节:“高木同学:今天非常感谢你。”所以都可以看到,就算是到第三季快完结了,西片对高木的情感还是“发乎情,止乎礼”的,在写纸条和明信片这样可以更舒畅地表达情感的方式上,西片都只说感谢而不敢表达自己的情感,但凡表达一次,就是对高木的一次暴击。而最后一集的“我想见你了,高木同学”是西片第一次主动表达对高木的情感,所以我只能流下老父亲的泪水说——这孩子是我们看着长大的。破局点在于“如果那不是高木同学捉弄我”这个想法,就这一层纱,把两个人的情感拉长到了三季,毕竟整个番就是建立在捉弄的基础上,西片即使到最后应该还没意识到“只有喜欢才会去捉弄”的更深的含义,最后也大概只是悟到了——那些高木对自己表达情感的捉弄,其实都不是捉弄,而是喜欢。等到两个人都结婚出千之后,西片太太(原(高木))才借着小千的捉弄说到:“只有喜欢才会去捉弄”这句贯穿两部漫画和动画的话。
最后,想对我的爱人也说一点话:我们相遇和相爱是在高三,当时很多东西也是一点点在尝试,虽然其实在高三之后,责任就开始慢慢往我们身上加,但还是很感谢你在我为数不多的校园生活里让我感受到爱情的美好~今后还是要一起努力,emmmmm,不努力也没关系,反正你是爱我的,我也是爱你的,每次想到这个就觉得其他琐事也不是很烦恼了。
幸得花下与君逢,从此阡陌多暖春~坐等六月剧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