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海天级装甲巡洋舰(1898)

2022-01-09 21:13 作者:Qing-M  | 我要投稿


中华帝国/共和国-海天、海池(1898)

1900年中国最大的巡洋舰

          “海天”级是两艘4300吨的装甲巡洋舰,在英国阿姆斯特朗造船厂建造,由埃斯梅拉达首创的一款流行车型。钢壳、两个漏斗、两个带战斗顶部的桅杆于1895年订购,就在中日战争结束后,于1896年订购和铺设,并于1899年完工。他们的8英寸火炮(152毫米)前后安装在炮塔上,带有电气支架,4.7英寸火炮(102毫米)安装在船舷中部。他们还拥有一个完整的哈维钢铁保护甲板,并有一个相对较长的职业生涯。海天号于1904年沉没,但海池号将于1937年第二次中日战争爆发时服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海驰”号和“海天”号是中国海军最大的舰艇。

1911年海池的彩色照片(国会图书馆),由Postales Navales拍摄
海驰(1953)

背景:1896年中国海军计划

        随着甲午战争的结束,满清王朝在1895年被打破。她自豪的、耗资巨大的由外国建造的北洋舰队在日本人手中被歼灭,她的军队在陆地上被摧毁。天朝帝国的弱点已经暴露在所有人面前,外国势力恢复了在大炮威胁下用羞辱性条约瓜分中国的习惯。在与清政府签订的条约中,有1896年与俄罗斯帝国签订的《李洛巴诺夫条约》,该条约将中国东北地区拱手让出。1898,这是香港与英国的租约,为期99年。与德意志帝国的胶州租约相同,1899年,广州湾租借给法国。但在此之前,清政府制定了一项新的、雄心勃勃的海军计划,计划在1896年5月前完成,全部配备西方制造的现代巡洋舰。

         为了这项海军计划,由太后任命的李鸿章设立了一个委员会。作为清朝资深外交官,他是尼古拉斯二世罗曼诺夫加冕礼的荣誉嘉宾,并与亚历克赛·洛巴诺夫·罗斯托夫斯基签署了该条约。他也是1896年8月抵达德国、法国、比利时和英国的客人。在每个国家,他都对各种巡洋舰和小型船只提出了竞争性要求。他后来前往美国试图废除《排华法》。然而,预算限制束缚了他的手脚,最后,战列舰被抛在了一边,他只能要求五艘巡洋舰(三艘来自Vulcan,两艘来自Armstrong Whitworth)和四艘驱逐舰(Schichau)。

海天号在英国完成,与一名英国船员一起前往中国。

         这两艘英国制造的巡洋舰是从阿姆斯特朗·惠特沃思订购的。它们被命名为“海驰”(“海界”)和“海天”(“天海”),于7月根据现有船舶的设计图订购,并在短时间内准备就绪。海池于1896年11月11日成立。它将于1899年1月24日下水,并于1899年5月10日投入使用,因此该类船舶通常以其姊妹船“海天”命名,该船于1897年2月下水,但于1897年11月25日下水,并于1899年3月28日投入使用。

海驰级设计

ARA布宜诺斯艾利斯,设计的真正基础,源自智利埃斯梅拉达。Postales Navales彩色照片

        这些装甲巡洋舰的设计与阿根廷的阿拉·布宜诺斯艾利斯号(ARA Buenos Aires)相似,由造船厂的明星海军建筑师菲利普·瓦茨(Philip Watts)设计。阿姆斯特朗·惠特沃思(Armstrong Whitworth)准备了蓝图,而这艘船只有一年的历史。最后一艘巡洋舰的排水量为4300吨,满载时排水量高达4515吨。

装甲:

该船的装甲由哈维钢铁制成,这是当时最新也是世界上最好的硬化工艺。当整个防护甲板与安全带连接时,其斜坡部位的厚度为127 mm(5 in.),但中心水平部分的厚度为37 mm(1 in.)。这些火炮由114毫米(4.5英寸)厚的防护罩保护,其弹药吊运器为102毫米(4.0英寸)厚。康宁塔的墙壁厚度为152毫米(6.0英寸)。最轻的3-pdr Hotchkiss安装在战斗顶部,也有一个盾牌。船头形成了一个丁字闸板,也得到了相当大的加强。

军备:

军备计划直接照搬了瓦特以前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做法:主炮台由两门口径45的8英寸单炮(精确到203.2毫米)组成。它们被安装在船头和船尾,由封套保护并放置在中心线上。然而,与前一艘阿根廷巡洋舰不同的是,该巡洋舰配备了一个由10门4.7英寸Mk V舰炮组成的连贯、统一的二次炮群,而不是6英寸和4.7英寸的混合炮。和往常一样,安装了第三级武器来对付鱼雷艇,其中包括16艘QF 3磅霍奇基斯号。后者的一部分被放置在上层建筑的墙后、舷侧和战斗顶部(两个用于下部,一个用于上部)。和当时大多数巡洋舰一样,“海驰”级也搭载了五个450毫米(18英寸)的鱼雷发射管。它们都固定在水面上,一个在船头,四个在船尾,一个在船尾,在近距离内保卫任何方向。

动力:

推进设备相当经典,但强大,因为两个螺旋桨轴由四个山楂-莱斯利垂直三重膨胀发动机驱动。蒸汽来自12台圆柱形锅炉,混合了双端和单端型号,总输出为17000 bhp(12700 kW)。在强制通风条件下,最高速度达到24.15节(27.79英里/小时;44.73公里/小时)。“海田”级运载1000吨煤炭,航程达到8000海里(15000公里),时速10海里。海田的海上试航表明,在自然吃水的情况下,她可以达到正常的22.6节(26.0英里/小时;41.9公里/小时),这是在追逐中保持的。

海驰(1910)
海天于1899年竣工
康威的海天班简介。除了1911年的电气设备现代化,海驰的外观几乎没有变化,她也没有得到任何有意义的现代化,因此在1937年,她在面对IJN时完全过时了。

规格

尺寸:              105.5米x 11.90米x 4.3米吃水深度。

排水量:          4300吨标准-约4600吨满载

人员:              350

推进设备:      2轴VTE,12缸锅炉,17000 ihp。

最高航速:      24.5节,8000海里航程,约1000吨煤。

武器:              2 x 6英寸(152毫米)、10 x 5.5英寸(140毫米)、16 x 3英寸(76毫米)、5 x 18英寸TTs(457毫米)

装甲:              40 mm deck with 76 mm belt, 120 mm amo hoists, 130 mm shields, 152 mm CT.

在役的海池:

         1897年至1899年,阿姆斯特朗·惠特沃思在泰恩河畔的纽卡斯尔建造了海池,并于1899年5月22日随英国合同船员驶往中国。她三周后到达。1899年8月,这两艘巡洋舰在重组后的北洋舰队中进驻中国,停泊在Dágū(Taku,著名的堡垒,在义和团战争中可能导致一场战斗)。海驰被指定为旗舰,标志着中国北方最大、最现代化的舰队北洋舰队中投萨振兵准将。第二个是总部设在上海的南洋舰队。

1899年完工的海天照片(帝国战争博物馆),在她去中国的路上。她通常有黑色的船体和帆布袋颜色和白色的上层建筑。在1900年或更晚的1902-1903年,海天号的残骸照片显示,除非只有船体被漆成了白色,否则整个船体都变成了浅灰色;海集号质量最好的照片是一艘灰色的船。
海驰级侧面图    康威

义和团运动:

        1900年5月31日,北洋舰队驶向塔库要塞,义和团起义期间,海驰在场。他们将面对由23艘战舰组成的盟军舰队,这些战舰来自与远征有牵连的国家,枪炮相互对峙。当时处于高度紧张状态,直到1900年6月16日,八国联盟舰队派出了一个代表团。由于遭到拒绝,俄罗斯、英国、日本、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等国准备轰炸堡垒和陆战队。

        塔库要塞之战:6月15日,北河部署了地雷,联盟指挥官第二天开会决定,控制塔库要塞是控制中国北方的关键。希尔德布兰特海军中将(俄罗斯海军)向堡垒指挥官发出了最后通牒,并通过电报发回直隶省省长。条件是“通过同意或武力临时占领”堡垒。截止日期是6月17日凌晨2点。美国海军少将路易斯·肯普夫表示,他无权采取敌对行动,但同意派遣炮艇“Monocacy”号攻击堡垒附近的平民,以免造成伤害。只有10艘船越过河岸,进入200码宽的海河,900人集结,而中国炮艇的炮手、部队和水兵有2000人。此外,炮台上还安装了鱼雷发射管。

        6月17日00:45左右,中国人拍摄了第一张照片。科里茨受到了严重的伤害,Monocacy受到了打击并被转移。英国皇家海军惠廷号、SMS伊尔蒂斯号、狮子号和吉利亚克号也都被击中,并严重受损。四艘现代德国制造的驱逐舰在塔库码头旁,很快被英国皇家海军惠廷号和英国皇家海军名誉号的人员俘虏。炮兵对决一直持续到黎明,直到西北要塞发生地面攻击,200名俄罗斯人和奥地利人紧随其后,380名英国人和意大利人以及接下来的300名日本人。幸运的是,一次幸运的击中炸毁了要塞的火药库,打开了一个后膛,造成了巨大的混乱,帮助日本人攻占要塞,而英国人和意大利人袭击了北部要塞。接着舰队轰炸了河南边的堡垒。另一个火药库在一次爆炸中被遗弃,后来几乎没有人反对就被抓获。这一切都在早上6:30结束了。

        北洋舰队的其余部分向南撤离。海池号停泊在江阴,1901年和南洋舰队一起航行,直到和平协议签订。1904年,两艘军舰都驻扎在芝罘港。她的姊妹船在驶往上海时撞上了礁石,被困在那里,最终迷失方向,被遗弃,留下了海驰号这一类的唯一船只。由于训练预算有限,海池接下来的几年平淡无奇。这些年她大部分时间都待在船上。

革命:

        1911年,海基访问了英国,代表中国参加了在斯皮特海德举行的纪念乔治五世加冕的大舰队检阅。这艘英国制造的巡洋舰从中获利,在纽卡斯尔停靠,并在阿姆斯特朗·惠特沃思配备了全新的电网和发电机。她收到了关于墨西哥托雷翁大屠杀的消息,并很快启程前往美国、古巴和墨西哥访问,可能会与本国国民发生冲突。1911年9月11日,她实际上成为第一艘进入美国水域的中国帝国军舰。她很快就航行到古巴,然后是墨西哥。在枪支的威胁下,该国同意中国的赔偿要求,并对叛军采取了行动。海基随后乘船回家,任务完成后,才发现帝国已经垮台,新政府已经成立。这就是中华民国。

         因此,海驰更换了国旗,将帝国黄色背景上的旧龙换成了共和国的红蓝太阳象征。然而,局势动荡,内战临近。1917年,巡洋舰加入了忠于孙中山的宪法保护运动的舰队。针对分离主义的北京政府爆发了战争。1923年,海池回到北方,并于1926年加入了以张佐林将军为首的满洲奉天派。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满洲沦陷于日本手中,海驰号随其他奉天船和军队驶往青岛。不久之后,我国海军组建了第三舰队。1933年,由于舰队司令福林支付船员工资,海驰号与另外两艘船只向南航行,并向广东海军进发。1935,广东省省长对船员不满,海驰和另一艘巡洋舰通过封锁,到达香港,从那里驶往南京。在那里,经过谈判,达成了妥协,这些船只现在名义上是第三舰队的一部分,但由国防部直接指挥。

两年后,随着中日战争的爆发,当时几乎没有现代化的“海驰”号作为一艘大型货轮在长江中被击沉。这一决定是1937年8月11日作出的,目的是阻挠日本的前进。这是出于简单的常识,因为她几乎没有机会对抗现代日本巡洋舰、战列舰或航空。没有任何重大的现代化,她确实没有牙齿。然而,她的主炮仍然很值钱,可以在飞奔之前拆除。她的重机枪和副机枪后来被安装在武汉的河岸防御工事中。所以巡洋舰从来没有机会与日本人作战。

1911年海驰和水手的各种照片,现在是美国国会收藏的一部分,开源

在役的海天号:

         海天号,虽然1897年2月16日下台,三个月后,海驰,1897年11月25日,在海驰之前,也完成了一个月前,但尽管如此,许多历史学家仍然认为这是海驰类。1899年8月,她被移交重建中国北洋舰队。海天在清朝有一段短暂而平淡无奇的生涯,义和团起义开始后不久,由于混乱盛行,北洋舰队于1900年5月31日出海增援大沽要塞。当一支由23艘军舰组成的庞大的外国舰队集结在该地区,面对中国舰队时,出现了一种令人不安的高度戒备状态。紧张局势进一步加剧,但直到1900年6月16日僵局被打破之前,仍然没有船只开火:八国联盟舰队为取得决定性结果而行动,在大沽附近停泊,向堡垒发出最后通牒,暗示他们投降或面临猛烈炮击。这是为了缓解国际公使馆在北京的围困,著名的“55天”。

堡垒的指挥官叫罗荣光将军。他拒绝了,并下令向外国船只开火,导致了大沽要塞之战。与此同时,更为谨慎的山东省长袁世凯认为义和团起义毫无意义。他命令北洋舰队南部保护她,以防发生海战,因为北洋舰队几乎没有机会,并阻止这些船只被俘。事实上,他还记得在攻占大沽(Taku)要塞附近的码头时盟军俘获的四艘新购置的德制海龙级驱逐舰和鱼雷炮艇“飞亭”号的情况。在塔库要塞附近,北洋舰队现在仅限于巡洋舰“海天号”、“海洲号”、“海辰号”和鱼雷炮艇“海鹰号”。他们航行到上海和江阴,在那个里他们和南洋舰队一起停泊了1901年,直到1901年9月7日签订的战争结束。在那里,整个中国联合舰队都被保存了下来,以度过更好的日子,这似乎是一个明智的决定。

四年后,1904年4月25日上午5时30分,“海天”号巡洋舰在刘冠雄(未来秦国海军上将)的指挥下,从芝罘港驶向上海。她越过威海的浓雾,越过长江入口,撞上了靠近嵊泗群岛(杭州湾)的一块尖顶岩石。巡洋舰上的船员几乎无能为力,因为船被困在这样的位置上,拖她要花很多时间。船长命令在晚上抛弃她。船员被中国海关巡洋舰营救。其后,警方尝试打捞河田。但他们都失败了。最终决定拯救她的8英寸45口径主炮。她是从中国海军注册处被击沉的,她的船体被留在那里生锈,并被恶劣天气击打。它最后的遗骸仍埋在该地区的沙子下。

1904年海天号沉船的两张照片(抄送)。

来源:

Robert Gardiner (Hrsg.): Conway's All the World's Fighting Ships 1860–1905
Arlington, L. C., Through the Dragon's Eyes (London, 1931)
Wright, R. The Chinese Steam Navy, 1862–1945 (London, 2001)
Wright, R. "The Chinese Flagship Hai Chi and the Revolution of 1911".
On china-defense.blogspot.com
On chroniclingamerica.loc.gov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Category:Hai_Chi_class_cruiser
http://www.tynebuiltships.co.uk/H-Ships/haitien1899.html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10109161838/http://www.beiyang.org/bybq/haiyin.htm
http://www.navypedia.org/ships/china/ch_cr_hai_chi.htm
https://ww2db.com/ship_spec.php?ship_id=813
https://en.wikipedia.org/wiki/Beiyang_Fleet
https://www.worldnavalships.com/chinese_navy.htm
http://oceania.pbworks.com/w/page/8450927/Chinese%20Cruisers
https://www.quora.com/Why-did-China-have-no-fleet-after-the-Beiyang-fleet-s-destruction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Category:Naval_ships_of_Qing_China
https://www.nytimes.com/1911/09/13/archives/many-visit-chinese-cruiser-bluejackets-to-get-shore-leave-this-week.html

转载自:Hai Tien class protected cruisers (1898) (naval-encyclopedia.com)

不会翻译的地方用了英文,大家随便看看就好了


海天级装甲巡洋舰(1898)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