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歼-20化身人头收割者,五代机是否真的无法战胜?
据《解放军报》报道,在近日东部战区航空兵组织的一场自由空战演习中,航空兵某旅“王海大队”的一名年轻飞行员,驾驶新改装机型飞行仅100小时后,就在己方兵力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取得了17:0的辉煌战果。而新闻的中的主角不是别“人”,正是我们所熟知的战神“歼-20”。

事实上,歼-20能够取得这样骄人的战绩纯属意料之内,作为目前全球最先进,也是性能最佳的五代之一,相比于美军红旗军演上,F-22动辄100:0的成绩,歼-20两位数的战绩,已经给其他四代机留足了面子。

这样的战绩其实不难理解,毕竟五代机和四代机存在明显的代差,无论从飞行性能还是电子航电设备上都有着不小的差距,打个比方,用歼-10打歼-7,孰优孰劣就不用多说了吧。而早在此前的“金头盔”、“红箭”等演训活动中,歼-20就早已展露出其强大的作战能力,有传闻称,除了大比分碾压同场竞技的三代机外,甚至连引导三代机执行打击任务的电子战飞机、预警机也都难逃被击落的厄运。

那么强悍的五代机真的就没有被击落的可能性了吗?
首先我们来看看,五代机到底强在哪。作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机型,五代机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其“bug”般的隐身能力,以至于普通的机载雷达乃至地面雷达以及空中预警雷达想要发现五代机的踪迹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更为先进的航电及机载传感器设备也是五代机封神的原因之一。

在著名的美军红旗军演上,F-22更是将五代机的这一优势发挥到了极致。在2007年,F-22首次参加红旗军演时不仅碾压同场竞技的三代机,在发射完全部8枚空空导弹后,F-22并没有急于退出战场。凭借出色的隐身能力和功能强大的 机载传感器,再加上F-22的飞行包线远远超过 其他战斗机,因此它可部分承担预警机、对地监控飞机和电子战飞机的任务。在与敌机保持280公里以上的距离范围,F-22几乎没有任何被击落的可能性。

其次像歼-20、F-22这样的五代机的机动性能完全不弱于四代机,尤其是在超音速飞行阶段,几乎就是五代机的天下。良好的机动性能,加上强大的超视距作战能力,使得歼-20成为了一款先进的空优战机。此外五代机友好的人机交互环境,也大大缩短了飞行员改装训练的上手难度,这一优势直接作用在了飞行员的训练阶段,而随着战斗机座舱环境的不断升级,相信日后战斗机的操作将变得更加简单,便捷。

但想要击落五代机其实并非不可能。根据美军红旗军演所披露的消息,想要击落F-22需要的是飞行员极高的飞行技巧以及灵活的战术运用。比如在2007年,F-22首次参加红旗”军演在空战中就被对抗方的“红军”击落1架。而被击落的原因很可能是“红军”采用了灵活的对抗措施。被“蓝军”F-22追击的“红军”飞行员实施各种机动规避F-22雷达波束并下降到最低飞行高度,躲进地面背景杂波,以此把F-22从1万8千多米的高空引诱到“红军”飞行员能实施攻击的地方,他会不断地重复这样的机动动作,直到F-22耗尽所有的导弹,然后实施近距离格斗用AIM-9“响尾蛇”导弹将其击落。

而此后的历次军演,也频频爆出F-22被击落的消息,这不仅与对抗方灵活的战术技巧有关,还与F-22本身存在的问题密不可分,比如供氧问题。这样看来当年我人民空军苦练歼-8打F-22的本领也并非天方夜谭。

在一次没有预警机引导的进攻演习中,美军的一架EA-18G就通过其搭载的战术干扰接收器,截获了F-22的低发现率雷达的信号,通过被动探测的方式确定了F-22的大致方位。而已经被发现的F-22浑然不知,最终在不断接近的情况下,EA-18G通过其携带的AIM-120C空空导弹,在超视距的情况下,轻松击落了这架F-22,这也暴露出了五代机的一大问题,即便是拥有强大隐身性能,其携带的各类电子设备也会露出蛛丝马迹。

但总的来说,即便是在演习中能够击落五代机,除了钻空子外,也一定是伤敌1000自损800。回过头来解答最初的问题,五代机可以被击落,但代价也是相对惨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