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中国COSER生存现状:年入近百万的背后,还有更多的误解和眼泪

2020-12-23 18:30 作者:隔夜也很宅  | 我要投稿

今年七月份,因为广州和上海两场漫展的影响,二次元又再度成为了全网关注的对象。

这一次的“高光”并非出于追星,而是因为两位身穿JK制服的小姐姐被网友曝光涉嫌污浊ACG文化---

此事一经曝光立即掀起了圈内和圈外人士的强烈争吵。ACG喜好者据理力争,但奈何人数稀少,在主流文化排山倒海的抨击之下毫无反抗之力。

而漫展、COSPLAY、JK等等词汇也自此被披上了颜色,也接受到了更为严厉的监管,似乎再难回到最初的“自由”了---

不过我还是想努力一下。

今天这期内容我将给各位好好阐述目前中国COSER的生存现状(特指广义上的COSPLAY玩家,囊括汉服、JK、以及各种游戏动漫角色的装扮等)。

希望你们在阅读过程中能够体会COSER们的辛酸和狂热,也希望你们能够予以ACG文化多一点的宽容。

01.她们的付出和狂热不输任何人

今年的国庆假期可谓是疫情后国内经济的回暖标尺,全国各地的旅游景点均迎来了爆炸性的客流量,而院线大片也诞生了好几部票房破十亿的大作,似乎各行各业都在这个气温逐渐冷化的秋季里收获到了满满的暖意。

这其中当然也包括ACG文化。

就在距离国庆节还有几个月的时候,国内的汉服喜好者都因为萤火虫将于成都举办超大型汉服展览而欣喜若狂着---

而随后来全国各地的汉服喜好者也开始了殚精竭虑式的操练,更有甚者还投入了数十万购置华丽衣裳,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在成都汉服展中一展英姿,希望将这种小众的心之所好给发扬光大。

然而后来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了,随着某位参展小姐姐梨花带雨般的哭泣,这场吸引了无数汉服喜好者的展览也正式宣告“瓦解”,而主办方给出的也只是“不可抗力”的解释。

但对于那些付出了辛酸和倾囊投资的参与者来说,如上四字又岂能消弭她们的愤怒呢?

COSER们的狂热和辛劳是相似的,哪怕对于那些能够拥有充足机会在舞台上展现自我的小姐姐来说,她们的生活同样一点都不容易。

辛楠是国内知名的COSER,虽然碍于疫情影响今年足足有大半年闲置在家,但待到经济回暖之后,这位小姐姐也重回到了起早贪黑的赴展旅途当中。

比如在今年11月和平精英国际冠军杯总决赛里,辛楠每天早晨5点就要抵达会场接受化妆师的装点以及和粉丝进行互动,往往直至凌晨方可躺回到酒店床上---

当然,对于一名14年就进入COS圈的老玩家来说,如上工作节奏已经成为了常态,而在19年的时候甚至还创造了一年300多天奔赴各地展览的个人演出纪录。

不过忙归忙,辛楠对每一场COSPLAY的态度都是精益求精的。她不仅追求形态上的还原,针对自己COS的角色还会翻阅大量资料,甚至投入游戏和追番当中,目的就是为了尽可能的捕捉原作角色的神韵。

对于高冷的角色,辛楠绝不会在COS过程中和粉丝发生任何互动。相反,对于某些俏皮角色的模仿,她则会主动挑逗粉丝,而这一切都是为了让观众收获沉浸式的体验。

辛楠如此辛勤的付出也收获到了让人羡慕的回报,依据《新京报》的采访,单单去年一整年她就获得了近百万的收入,哪怕放眼整个中国COS界也算是巅峰级别的存在了---

图示COSER为日本ENAKO,并非文中主人公...

当然,说起COSPLAY那就不得不提国内知名COS组织粉红色猴子天堂的创始人弯弯。

此人在04年开始接触COSPLAY,虽曾碍于生计影响而一度重回到社畜生活,但内心里的那团COS之火却在04年之后便一直熊熊燃烧着。

直到07年底的到来弯弯再度毅然决然的放弃原有的一切,联合身边小伙伴创办了粉红色猴子天堂,并开启了连绵13年如今依旧在继续的梦幻之旅---

如今,组织的成员也从最初的12人扩展成70多人,而她们也凭借对服装和演技的精益求精(为了达到最佳视觉效果,她们会投入数万重金去打造COS服装),获得了来自各路游戏和动漫大厂的青睐,成为了国内最活跃以及知名度最高的COSPLAY团队之一。

虽然如上过程我只用寥寥数百字便概括完了,但对于身处其中的弯弯来说,这13年的旅程可是充满非议和歧视。

尤其在最开始的时候,包括身边朋友、亲戚、乃至父母都对她的选择感到莫名其妙和愤怒。或许在当时的他们看来,COSPLAY也只是一种“妖物”,也会觉得唯有脑抽风的人才会对此予以喜好吧?

不过还好,弯弯坚持下来了,也成功用收入、名声度等光环彻底的征服了身边人,并极大的推动了国内COS事业的发展---

可以说,甭管汉服小姐姐、辛楠、还是弯弯,她们之所以能在各自领域中熠熠生辉,离不开对事业的执着和远超一般人的狂热。

但注意了,你们也别以为COSER真是一门遍地黄金的好生意,不是的,上述小姐姐们的成功自始至终也只是凤毛麟角。

对于绝大多数从业者来说,她们或许连基础的温饱也得不到保障。

02.“用爱发电”是目前行业的常态

“如果粉丝有30万以上,那每场的费用能够拿到2000左右,但如果粉丝少的,一场下来大概也就1000吧”

如上信息来自圈内的某位资深COSER,单从数字来看似乎还挺可观的。

但别忘了,COSER可是“事态性”职业,也就是有活动举办的时候小姐姐才能够接到活儿,再加上厂家更倾向于邀请知名COSER,而这也使得数量占比最大的普通玩家们需要等上好一段时间才能获得露脸机会。

就别说维持生计了,COSER们往往一年到头还不能赚回一套服装的开销---

图示为日本COSER...

不过就正如前文说到的弯弯一般,在你还没有接触COS的时候,它或许也只是现代社会的一种喜好而已。但一旦进入了圈子,那对COS的爱就只会越发深沉,哪怕备受生计折磨也会想方设法获得展出的机会。

没有人气,那就自己去挣!

我在前段时间给大家介绍过“杀马特”的生存现状,他们缘起于08年前后,也影响了整一代人的审美,但到来13年的时候这个群体却遭到社会舆论的封杀,最终不得不四散逃窜,自此成为90后的时代泪痕。

不过得益于最近两年短视频和直播的兴起,杀马特群体又再度回到了我们的视野当中,而凭借水泥舞等绝技,其中极个别者也获得了不菲的收入---

COSER喜好者也同样如此。

在新京报的报道中一位名叫阿忆的COS喜好者便试图通过短视频平台来提升人气度,希望终有一天能够得到大厂的青睐。

我不知道这一天究竟什么时候能够到来,但在阿忆开启视频升级旅程的这几年里,她已经累计购买了40多套COS服,而目的就是为了保持观众的新鲜度(据阿忆介绍只有COS热门新番才能获得粉丝的关注和点赞)---

图示为日本COSER...

不仅如此,虽然COSPLAY圈子有着一个“不喷颜”的不成文规定,但此规定约束的也只是资深喜好者,对于数量更为庞大的吃瓜群众来说(这也是COSER的主要粉丝来源),他们往往会毫不客气的对颜值指手画脚。

而这个事情对于进驻视频平台多年的阿忆来说已经成了家常便饭,但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这些辱骂措辞的影响力又会突然被放大N倍,并多次让阿忆伤心落泪---

不过至今为止,阿忆都未曾想过放弃,因为对于每一位真正喜爱COSPLAY的玩家来时,纵使遭遇千句万句的辱骂,只要能够听到一位粉丝予以的赞扬,那一切伤痛都可以被抹平,第二天继续投入到新的COS事业当中。

在互联网上有着一句流传甚广的话语“用爱发电”,它形容某某人群为了追逐喜好可以过上节衣缩食,不知疲倦的生活,而她们的最终目的也只是为了能让自己一直拥抱这项喜好,所谓的赚钱也只是副产品。

毫无疑问,前文说到的几位小姐姐对COSPLAY的追逐便是对这四个字的极致诠释了---

03.你可以爱理不理,但请不要小题大做

自1993年香港举办第一场COSPLAY展览以来,COS文化对我们的影响已经整整持续了27年之久了。

虽然在这个过程中二次元的体量不断膨胀(2019年产值已达到1941亿,用户规模也达到了3.32亿),但囿于人员组成中年轻人占比巨大(24岁以下人群占比超过60%),于是这个领域也一直处于严峻的社会监督当中。

但凡有风吹草动,都总免不了“小题大做”的谴责声浪---

从《喜羊羊》《熊出没》《一人之下》《菲梦少女2》等等国漫被举报至整改,到前文说到的两场漫展导致的二次元文化的污浊化,均能体现出社会舆论对二次元的不宽容。

他们一直秉承着宁可杀错不可放过的严厉态度去纠正二次元的“弊端”,或者说在不少人眼中二次元已经彻底沦为“异端”般的存在了---

但我希望这群自称“正义斗士”的网友们能够多给二次元存活和发展的空间。

至少,千万别把COSER喜好者对梦想的追逐机会给彻底泯灭了。

中国COSER生存现状:年入近百万的背后,还有更多的误解和眼泪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