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麦笛字吧】一曼故里,幸福白花 四川麦笛 麦笛字吧宜宾市白花镇翠屏区

2022-12-04 08:44 作者:梦江南阳  | 我要投稿

一曼故里,幸福白花

文/麦笛   图/张佩雯

 

 宜宾市翠屏区白花镇,位于宜宾市北部,与千年盐都自贡接壤,是抗日民族女英雄赵一曼的故乡,是秋收起义总指挥卢德铭的出生地。属全国重点镇、四川省“百镇建设”试点镇。全镇辖25个村,2个农村社区,2个城镇社区,278个村(居)民小组。全镇总人口数达54967人,其中常住人口 11796人。镇域优势明显,交通四通八达,省道、县道穿境而过,距宜宾市区47公里,距自贡市区40公里,距内宜高速15公里,五粮液机场30公里。镇内资源富集,盛产茶叶、油樟、药材、水果、林木、花生等,年生猪出栏6万多头,家禽50万只,起水成鱼800吨以上。教育质量历年排名全市前茅,医疗卫生全区乡镇首屈一指。已评为省级文化先进镇、市级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镇、市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镇、市级卫生镇。以“白花橘红”为代表的名小吃,以“藿香乌鱼”为代表的盐帮菜享誉川滇。因此,从古至今,白花镇享有“英雄故里,鱼米之乡”之盛名。


图片


白花镇发轫于秦汉,兴旺于唐宋,鼎盛于明清,繁荣于当下。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商贸繁荣,是川滇盐道东大路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自贡凿井制盐,发端于东汉章帝时期(公元76-88年),唐宋时期已经闻名于世,明清时期趋于鼎盛,成为全国井盐中心,闻名遐迩。白花镇早在秦汉时期就有人居住,至唐宋因盐而盛,是川滇盐道上的重要驿站,盐商云集,商贸兴旺。当地民谚云:“白花场像扁担,穿街不歇是好汉”。说的是盐工挑夫挑百斤盐担穿街而过,中途不歇脚者,就能称为好汉了。场镇规模之大,可见一斑。元末明初,盐商、乡人出资在青木林对面建白花寺,以镇妖孽,佑盛世,白花场由此得名。后遭张献忠屠川,民不聊生,白花寺毁于战火,清末重建。民国时损毁殆尽。1943年,在白花寺旧址创办学校,即为白花中学的前身。笔者在白花中学读书时,仍有藏经阁,诵经亭,功德碑依稀可辨。足见白花文脉悠长,人才辈出。抗日民族女英雄赵一曼,秋收起义总指挥卢德铭,著名桥梁建筑学家徐风云,著名漫画家彭长征,学者刘廷武,教育家陈治聪,书法家范光勋,留学海外的科学家罗明等,皆是白花场的杰出代表。可谓白花名流才子不乏其人,各有建树。即便文墨凋敝之当下,诗风文风尤盛。2016年4月,白花四诗人同上《诗刊》同一栏目,一时传为佳话。


图片


建国后,白花皆隶属宜宾县,曾属东二区,后建白花区,为区公所所在地。1992年撤区建镇,2018年7月,由宜宾县划归宜宾市翠屏区。几经沧桑,历届党委政府在一曼精神鼓舞下,团结带领白花人民建设“一曼故里,幸福白花”,誓让千年古镇换了新天。2015年10月,成功举办纪念赵一曼诞辰100周年活动,白花镇名噪全国。特别是被列入四川省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后,白花城镇面貌焕然一新。全镇各项工作呈现五大特色:


图片


稳中求进,综合实力不断增强。2017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13.6亿元,同比增长10%;财政收入实现 893万元;可支配财力1496万元,税收收入854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8620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2851元;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完成2亿元,入库项目投资总额1.6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 2012.8万元。全镇经济总体稳中有进,多次荣获全县综合目标考核出色完成任务乡镇和“发展十快乡镇”。


图片


转型升级,乡村振兴全力推进。一是优势产业初具规模。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初步形成油樟、油茶、蚕桑、莲藕和龙竹为主的五个一万亩生态产业基地,主导优势产业初具规模。二是“红+绿”互动融合发展。积极探索和发展“红色+绿色”文化生态旅游产业建设。以一曼故居红色文化为起点,构建以战天水库万亩竹海,吸纳碾子、刘家等村集农竹加工、观光旅游为主题的龙竹文化线路;以黄塔村特色水果种植,吸纳郭家、卫星和黄坝等村集生态农家乐园为主题的采摘体验线路,初步实现以红色旅游为龙头,种植业、餐饮住宿业等多产业跨界联动发展模式。


图片


城乡共建,综合形象不断提升。一是重点项目稳步推进。全力推进一曼新区建设,启动市政道路建设一期工程和镇控规局部修编调整。加快三官楼旧城改造和万泰商贸城后期建设进度,稳步推进骨科医院升级扩建和华泰商业用地征地拆迁工作。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土地整理、一曼新区集中安置点等一批重点项目陆续开工,完成宜柏街和三岔路道路升级改造,尽快启动白花镇过境道路建设方案。二是城乡面貌焕然一新。成功创建省级卫生乡镇和市级文明乡镇,城乡环境治理获宜宾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十佳”乡镇,凤形村获省级“四好村”,碾子村获宜宾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十佳”村。先后投入200余万元实施太阳能路灯亮化和治安雪亮工程,完成垃圾填埋场无害化整治和垃圾中转站建设,建立城区污水处理厂一座。全域组织开展清河、护岸、净水、保水四项行动,扎实推动“生态振兴”在我镇落地落实。


图片


改善民生,不断提升幸福指数。一是全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坚持将扶贫与扶志相结合,全域推广“三勤”星级示范户评选活动,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不断激发群众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蔡家村73户210人全面达到“一超六有”标准,退出贫困村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其中,以坚丰农业为代表的一批专合社通过小额信贷,采取股权量化的形式助力脱贫攻坚,接受央视财经频道的专访。二是教育卫生同步发展。争取财政专项资金近1200万元,完成教师公租房一期工程和第二幼儿园建设;投入124万元对白花镇中、白花镇小的校园环境进行改造,全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顺利通过省级督导验收。争取中央投资资金125万,白花中心卫生院扩建工程基本完工;全面推行全民预防保健健康体检工作,建立健康档案56144份。


图片


从严治党,党建示范亮点纷呈。一是着力强化履职能力建设。积极推动“七个一”干部能力提升行动和“职工大讲堂”活动向村级延伸,以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形式,创新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形成干部、群众激情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二是着力实行党建“项目量化”管理。先行新建和升级改造村级阵地5个,提升基层党组织引领发展的能力,初步形成以蔡家、鱼坝为典型的集体经济发展示范村,以黄塔、凤形、黄荆、黄坝为主的产业发展先行村。


图片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白花镇党委政府决心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把握撤县建区的机遇,传承一曼精神,坚定信仰,勇敢担当,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以惊雷科技为依托,做强新型工业品牌;以“红色+绿色”引领转型发展,做强绿色产业品牌;以白花中学,骨科医院为龙头,做强惠民民生品牌;以首届“赵一曼文化节”为核心,做强红色旅游品牌。同时,让改革创新的成果实实在在的惠及于民。团结带领五万英雄家乡人民,尽快融入大市新区,驶入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的快车道。白花镇的明天,一定会越来越幸福,越来越美好。

(白花镇党政办供稿,有删改)


图片




【麦笛字吧】一曼故里,幸福白花 四川麦笛 麦笛字吧宜宾市白花镇翠屏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