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配论--人类本能的博弈4.0(8)
写在前文,第一,我所有的观点遵循事物的发展逻辑,不要用陷入后现代主义。第二,任何事情要讲客观事实,不能脱离实际,第三,我们首先要从宏观上了解社会本质,才能找出问题,最后找到关于个体的答案。也就是宏观与微观上的一个平衡点。可以说,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就是强者与弱者之间的不断博弈。
人类的发展历史,其实简化来说就两条线:生产端取决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分配段取决于思想。两者构成的社会,谁的效率越高,谁的竞争力也就越强。
封建社会的建立

解释:前面我们详细说了氏族社会的变化的逻辑。这里我们进一步做些补充说明。
1.任何一个社会的外部压力都是竞争为主,这种竞争主要是武力竞争。我之前说过个体脱离集体只有死亡一条路的主要佐证就是,脱离集体的个体在这种竞争面前是没有任何竞争力的。那么个体之间互相抱团取暖形成集体又必然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任何一个集体必须要有一个领导者,这个领导者可以是某个具体的人,具体的团体,具体的某个组织。
2,任何一个集体要维持社会运营,就必须要有成本。这个成本来源只能有两种途径,对外掠夺,对内税收。所以网络上有个图,显示中国油价,里面包含了各种税收的。我不知道大家看到这种图第一反应是什么,但是我想告诉大家。国家收税是必然的事情,收上去的钱是花在了哪个地方,还是被人贪污了这是另外一码事情。我们看待问题要保持实事求是的客观态度,正如我在想法里所说的,讨论具体事情的时候我们可以情绪化表达,但是讨论政治的时候是不能情绪化表达的。我们不能因为目前生活的压力或者看到很多官员贪污的新闻,就去反对收税,这完全是在因噎废食。收税是客观,贪污腐败是主观,客观的只能依靠技术突破去解决,主观靠思想去解决。
3,科学技术与社会边界的关系。科学技术与社会控制边界有两个关键点,一是军事上受制于科技,国家管控不会超出军事管理范围。二是地理因素,农业是人类的第一需求,社会人口成本与当前生产力会形成平衡。
那么,这些跟中国封建制的形成又有什么必然联系呢?首先,在当前的生产力条件下,任何一个社会的控制范围是有限的,大家争夺的是谁能占据当前生产力下,最好的土地。第二,任何一个社会,在弱肉强食的思想分配体系下,必然会在经济上形成各种阶级。也就是思想(分配体系)形成政治(弱肉强食),政治产生经济(经济收益)这样的一个逻辑。同时种族认同加个体的外部压力,在思想分配提下,共同形成社会向心力。
但是这里面有个非常严重的问题。社会上一切的利益都是靠暴力来获取的,当然社会的底层逻辑也就是暴力,但是自然界中又恰好没有人能保证自己一直处在暴力的顶端。任何一个强者都无法避免衰老,疾病和死亡。因此,这里自然会面临着一个最重要的问题,那就是财富的继承。

无论是社会内部还是外部,暴力是获取社会资源的底层逻辑(武斗)。在一个集体内部,强者通过暴力获取内部社会财富的分配权,但是任何一个强者都无法保障自己是永恒的强者,因此,当一个强者无法维持自身的实力的时候,便一定会遭到其他挑战者反抗。这里额外说明一点,挑战者并不是因为所谓的良心,正义去反抗强者,而是人性的使然,会促使有有能力者一定会追求更多的资源,必然会对社会的强者发起挑战。
所以,尧舜禹是不是禅让呢?很明显不是。在思想体系没有发生改变的情况下,人类的行为逻辑是不会突破这个框架的。因此,尧舜禹真相只能是依靠暴力实现政权的交接-----也就是军事政变。当然,这种情况在当时的思想体系下是属于正常操作。
之所以到了大禹时期,形成了家天下的原因,不是说尧舜不想,而是不能。在这里,我们要先理清一个逻辑。在暴力的底层逻辑下,比如说你拥有了这样一块土地,你能说这地是你的么?能也不能。说能的原因是你确实拥有这块地,说不能的原因是你并不能保证你能守住这块地。等别人拿刀架你脖子上时候,你还能说这地是你的么?现代社会大家买了房子拿到房产证,能确保你买的房子属于你的根本原因是因为,房产证背后是有政府为你做背书,而政府是国家唯一合法暴力机构,且内部任何一个个体在暴力上都不可能与之抗衡,这才是房子是你的根本性原因。
当然仅仅依靠暴力是不能保证内部社会的稳定的,所以我之前也说过,在外部压力情况下,即便早期的部落社会,也不可能强者通吃。实际上内部分配核心是维持一个平衡,这个平衡点取决于强者和弱者之间的博弈。决定着这个平衡的处决于当前的生产力和当前的思想。
回到正文,大禹时期,之所以大禹能建立家天下,很明显就是他打破了当前的思想分配体系,也就是完成了一次思想革命。这里的关键点就是大禹治水。要知道在远古时期,人类对自然界的认知是不足的,下面做了简单的图示

这里简单的分为文理,其中文理发展的爆发点都有额外条件的,理科受限制于地理环境因素。比如说中国历史发展当中,周围自然资源以泥土和树木为主,所以建筑上,中国的夯土技术和榫卯结构为主,相对来说,理科更多的是客观因素为主。而文科的发展,则更多受制于当事人经历某事,产生不同的认知,因此,文科的发展更多主观因素为主。
由于古人对自然的认知不足,因此洪水来临时候,会产生恐惧,认为这是上天对人类的惩罚。但是大禹通过治水成功,帮助人们解决这一恐惧的时候,就可以名正言顺的进行一场思想的革命----君权神授。
但是仅仅宣传君权神授是不够的,有了群众基础的却可以进行思想的改革,但是他并不能解决最底层的暴力问题。维持社会的稳定是需要构建一个稳定的社会向心力的,这里包含两点,一是共同的思想基础,二是分配体系。在当前暴力为基础的分配体系下,如何构建新的分配体系才能决定新的思想基础能不能稳定的持续下去。
因此,摆在大禹面前的只有一条路可走,就是在当前暴力的基础之上,进行利益的划分,这样做可以有效的避免内部的竞争。同时,君权神授的思想体系下,可以将以暴力为换取社会资源的上升通道锁死。至此,以和平的方式完成了财富的继承。
如果我们在继续思考下去就会发现,在之前暴力换取社会资源的思想分配体系下,在到现在,强者通过传承,将社会资源传给下一代,其本质核心就是血统。同样的,在这背后支持这一思想分配体系维持下去的,就是军权同样会由血统继承。以血统为核心的分配体系,其实就是所谓的种姓制度(血统与姓氏是绑定的),这种制度将整个社会人为的分为三六九等,社会财富不在按照以前的暴力进行分配,取而代之的是以血统为核心的种姓制度。这种制度的进步与否取决于你站什么角度去看。我们将这种以种姓制度为核心的思想分配体系与之前的以暴力为核心的思想分配体系对比,优点是社会更加稳定,缺点就是将人分为三六九等,彻底堵死了底层劳动人民的向上通道。但是就我个人观点来看,这是社会进步必然经过的一个过程,总体来说是一种进步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