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宋词研究|09072|上海宋词研究|上海宋词研究常考名词解释|宋词研究09072|自考汉语言|

2021-10-28 13:36 作者:乐乐佑希  | 我要投稿

1.《彊村丛书

 

由晚清词家朱孝臧辑校,是蕞丰富的宋词汇刻本,是研究词学的重要资料为词集中四大丛刻之一,

收录了唐宋金元词集173种,总集5种,别集168种

以网罗善本为主,注明版本来源,校刊精博,也是词集校刊中著名的范例。

 

2. 《补题

宋末元初一批南宋遗民词人所创作的咏物词之合集,作者十四人,共五咏三十七首,

词中的龙涎香、白莲、莼、蟹、蝉诸咏非区区赋物而已,皆寓其家国无穷之感。

各位作者所使用的典故与意象多有重复,词意句法也颇为相似,惝恍迷离,题旨隐晦而哀感无端,风格十分一致。其中充满了亡国之痛,故国之思与身世之感,寄慨遥深,婉转多讽

 

3.《碧ji漫志》

南宋王灼晚年于成都碧ji坊著的宋代司学理论著作 ,共五卷。内容首述古初至唐宋声歌递变之由,次列凉州、伊州等28曲,追述其得名之由来,与渐变宋词之沿革过程。论词推崇豪放,认为苏轼的词“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但也不排斥

婉约派词作,但特别批评李清照和柳永,体现了儒家礼教的偏见。总的来说搜罗丰富,见解精辟,有其独到之妙。

 

4.体的形成——依曲定体

指词调依从曲调,歌词形式服从于音乐形式,词调无非是所曲调的音乐形式转化为歌词的形式。因此词调的特点实际也是曲调的另一种形式的再现。

 

5.词调——令

令又称为小令。词曲称令,盖出于唐人宴席间所行的酒令。令就成了词曲中短章的一种泛称了。歌令一般调

短字少。因此,凡小调短曲也可概称为令。令曲的特点或许节奏较快

 

6.词调——引

引本是古代乐曲的一种名称。引又与序的意义相近,在曲中有前奏曲、序曲的意思,引词一般较小令要长

 

7.词调——慢

慢是慢曲子的简称,与急曲子相对而言,调长拍缓和是慢曲的特点,慢曲在音乐上变化繁多,有悠扬动听的

长处,慢词一般字多调长,但不能反过来说凡长调都是慢曲

 

8 、偷声

偷声与减字意义相同,都是指对本调在音乐上节短乐句或简化节奏,在歌辞上减少字句,从而推出新词,因

此,在宋词中经常两者并称。偷声的词调有张先的《偷声木兰花》两首,减省节奏,由七言改为四言,另偷

平声,故云偷声。减字是指减省声谱之字,并不专指文辞之字,金侯善渊《减字采桑子》是偷声不减字,反

而增字的特例。

 

9. 添、添字、摊声

与偷声减字相反,添声、添字、摊声、摊破,都是对本调在音乐上添入乐句或加繁节奏,在歌辞上增多字 

句,从而推出新调。添声、添字、摊声、摊破,四者意义相同,如李璟《摊破浣溪沙》上下片末增三言一

句。但也有添声而不添字,不改组句法的,如苏轼《虞美人》“湖山信是东南美 ”这首。

 

10朱敦儒  樵歌体

樵歌体”,又称“朱希真体”,是指宋代词人朱敦儒的作品。因其词自成一家,故名曰“樵歌体”。其主要特征:

南渡前风格清丽超旷,近似苏轼,有不食人间烟火之风.南渡后身经国难,则有不少慷慨悲凉、忧时伤世

的爱国名篇传世。《彊村丛书》中《樵歌》三卷,为范声山校旧钞本,共240首词

 

11.张元斡  《芦川词》

词集名。南宋张元干(号芦川居士)作。收词185首。多于周必大庆无二年所见之本,汲古阁《宋六十名

家词》本《芦川词》,作一卷。其词突破传统题材,把现实时政纳入词中,充满爱国精神,风格刚健豪迈,对后

来辛弃疾爱国词派产生了重要影响。

 

12.李清照 《易安词》

指李清照的词和李清照的词风。继承了李煜、柳永等人的婉约派词风,同时发展了这一词派。词委婉、

清新,感情真挚。前期的词,多写少女、少妇的生活,多写闺情,流露了她对爱情生活的向往和别离相思的

痛苦。后期多悲叹身世,有时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爱国思想。文学创作具有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居婉

约派之首,对后世影响较大,在词坛中独树一帜,形成“易安体”。

补充:《宋史.艺文志》作《易安词》六卷。但元以后无一存者。毛晋得洪武三年

抄本17首,刻入《诗词杂俎》题《漱玉词》,王鹏运以曾慥《乐府雅词》所录李清照词23首,共辑得50

首刻入《四印斋所刻词》。

 

13.张孝祥 于湖词

于湖词是南宋张孝祥词,今存宋本两种,一是《于湖居士乐府》,二是《于湖先生长短名》。

与张元干一起号称南渡初期词坛双璧。上承苏轼,下开辛弃疾爱国词派的先河,是南宋词坛豪放派的代表

人物之一,词史上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词风气势豪雄情感连贯,热情澎湃,语言流畅自然,又能融汇前

人诗句而不见雕琢痕迹。应行序称荆、湘间《于湖集》载长短句数百篇,读之汵然洒然,真非烟火食人

辞语,予虽不及识荆,然其潇散出尘之姿,自然如神之笔,迈往凌云之气,犹可以想见也。



 佚名大佬整理,非原创资料。仅供参考。每年考察的名词解释很有限,之前的专栏【宋词研究串讲笔记】里涵盖的范围就很广了,背好那篇完整版,真的够背了呢。



 


宋词研究|09072|上海宋词研究|上海宋词研究常考名词解释|宋词研究09072|自考汉语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