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范畴的作用与语言

2023-07-22 20:15 作者:理想的平凡易得  | 我要投稿

本译文仅供爱好者交流使用,不得用作商业用途。

原文为霍尔盖特《黑格尔的存有论》(Hegel on being)第一部分“黑格尔逻辑学的意志与方法”(The Purpose and Method of Hegel’s logic)的第一章“范畴、语言与形而上学”(Categories, Language and Metaphysic)中,“范畴的作用”(THE ROLE OF CATEGORIES)部分节选

 

范畴、语言与形而上学

范畴的作用

黑格尔的逻辑科学是一项深邃而晦涩的工作,但是其意图却是容易被阐明的:要“澄清”或“净化”(reinigen)思想的基本范畴(SL 17/LS 17)。人们往往以为,只要睁开双眼便可让我们见到物体(object)。然而在黑格尔看来,这件事并没那么简单:睁开双眼只是让光线进入,引起视觉上对颜色的感觉。因而严格地讲,我们并非真的看到了前方的物体,所看到的实为那个二维平面(Fläche)的颜色。那么我们究竟如何体验(experience)物体呢?黑格尔称,我们是通过一般概念,或曰“范畴(categories)”(他借用了亚里士多德和康德的术语)来理解我们所看到的(以及通过其他感官感知到的)的东西。黑格尔认为,这些范畴包括对“某物(something)”,“量(quantity)”,和“因(cause)”的思维。它们使得对物体的体验成为可能,使得我们得以将我们所感知到的不仅仅限于一系列颜色的排列——而是某物,某个具有一定大小、并对其他物产生因果性影响的物体。


因此在黑格尔看来,物体并非是简单经由感官赋予给我们的,我们之所以能够体验到物体,是因为通过范畴,我们理解所看到的、所听到的而为一个物体。黑格尔认为,这些范畴并非是感官的结果,而是来源于思想(尽管正如我们将看到的那样,它们的最终根源在于是(being)本身的理性)。因此,我们对物体的体验乃感官与思想间协作的结果。但是,就黑格尔的主张,并不是我们首先具备感觉,然后再对范畴加以运用;恰恰相反,我们在看到、听到时就已理解并“范畴化(categorize)”了所看到、听到的内容。因而根据黑格尔的观点,从来没有未经概念化(unconceptualized)的感觉(至少当我们不再驹齿未落)。我们从未在不理解 颜色从属于某物体 这一点时看到颜色,或者看到它自身中的某物。在这个意义上,每当我们睁开眼睛,我们确确实实看到了物体,但是这样的看到不仅仅是视觉上的感受,而是一种迅速地将感觉、意识(consciousness)、直觉(intuition)、理解(understand-ing)等多种决定性因素统摄于一项简单的行为中的“具体(concrete)”习性。


对于黑格尔来说,思想及其范畴影响所有我们的感知和知觉(以及我们的想象和欲望)。他声称,这就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地方。据说非人类动物仍然沉浸在未概念化的感觉中:它们感受到特定的快乐和痛苦,并将其与所看到的东西联系起来,但它们不认为所看到的东西(object)具有质、大小、形状等特征。相比之下,在人类身上,黑格尔所称的逻辑(das Logische)—思想及其范畴——渗透到他所有的自然行为、感知、直觉、欲望、需求和冲动中;因此,它们成为了真正的人类特征(SL 12 / LS 10)。所有人类经验(除了极年轻的人)都是通过范畴来中介的。


黑格尔指出,范畴或思维形式(Denkformen)首先是在人类的语言中被阐述和储存(SL 12 / LS 9-10)。它们或是以隐语,或是以直白表露的形式被呈现出来;又如,像黑格尔在其精神哲学中所说的,“我们是通过名称来思考的”(EPM 199 / 278 [§ 462 R])。所以自语言生成范畴一直以来,它们都在形塑、渗透(permeate)着我们的感知和想象。如黑格尔所写道,在所有那些成为人类精神内的物,或是那些自己生成着自己的那些表象中,语言都已渗透入微,并且那一切为之转换为语言并用语言表示出来的东西,也都包含着一个范畴,无论这一范畴是潜藏的、混合亦或是明了的。逻辑于人而言就是如此自然,或说,它本身即它的本性。


然而语言是我们必须学习的,在我们很年轻、还未学习它之前,我们就像是非人类动物一样,沉浸在那些未被概念化的感觉之中,因而最初的孩子无法对可识别的对象产生体验,故而“最开始时,孩子们只对物体所显现的光有所感觉”(EPM 56/80 [§ 396 A])。随着我们对语言的学习,思想及其范畴逐渐塑造我们的意识整体;而黑格尔指出,来自语法的明确指导同样引起了孩子对“思想之区别”(EL 59 / 85 [ § 24 A2])的关注。尽管它最初并非是真的,但是于人类来说,借助于这一方式,那些未被概念化的感觉却变为了真的。


此外,随着我们对语言掌握程度的提高,渗透入我们意识的范畴也变得丰富了。不同语言发展阶段的个体,因而以相互间有着微妙不同的方式理解世界。黑格尔还认为,全体语言体系对那些基本范畴都有着不同程度的表达,甚至在历史的某些阶段之前,可能根本没有某些范畴的表示,因此,不同的民族和文明也会以微妙不同的方式去理解世界。黑格尔写道:“当一种语言拥有丰富的逻辑表达形式时,即,具有思维决定其本身的、特定和分离的表达方式时,这套语言是有优越之处的。”在某些语言中,许多介词和冠词已经涉及到基于思考的关系;然而,中文语言似乎根本没有发展到这个阶段,或者只是到了不充分的程度”(SL 12 / LS 10)。我无法确定这种关于中文的假设是否正确,但黑格尔的评论确证了,在他的观点中,不同语言的使用者可以通过不同的范畴(或以不同方式构思的相同范畴)体验世界。


范畴的作用与语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