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中指答案】2022年四川省考县乡级

2022-06-28 08:44 作者:中指的申论教室  | 我要投稿

 


中指提示 : 这套题目题型和难度都中规中矩,放置到以往的省考县乡级题目来说可能第2、4题难度偏大,但是以近年国考真题作为参照来看的话,都是常规题目。且能够看出,省考各层次真题都在紧跟国考步伐,出题风格和难度都在向国考靠拢。希望各位准备省考的同学打开格局,有时间的话练习一下近年国考、苏考真题。


第一题


请根据“给定资料1”,概括小陈的跨界者团队在助力向前村发展方面采取的措施。(10分)

要求:全面、准确、有条理。不超过200字


【指点】没有理解上的难度,一段一点比较清晰。但关键词的取舍有些纠结,要集中精力写措施,措施的原因、对措施的评价、带来的结果等尽量不要写。


【中指答案】     

     1、普及自然农法。宣传沟通开展试点种植,系统培训指导村民,量身定制种植方案。2、推广农业技术。安装电子传感器实时掌控农作物生长数据,用工业标准赋能农业生产。3、开展生态项目。推进生活生产垃圾资源化利用,持续开展环境和生物多样性。4、打响农业品牌。构建线上线下市场渠道并根据市场反馈优化农产品结构,组织市民参观探访活动以提高农产品认同。5、融合农业文化。整理还原宣传农耕仪式,发展观光农业,提升村民素质。



第二题


假如你是调研组成员,请根据“给定资料2”,拟写调研报告的“问题”和“建议”部分。(25分)

要求:问题归纳全面、准确,建议切实可行、针对性强。不超过400字。


【指点】问题部分有互为因果、有交叉部分,如果现实中写报告可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重新组合,但作为试题请尽量遵从材料节奏,保持现有生态,不要拆解材料信息。建议部分既要保证能对应上各个问题,又要顾及对策的整体性逻辑性,同时也要考虑以市场监管局的身份提对策时要对自身职能有所体现。


【中指答案】

    问题:1、店铺设计不合理:门店空间狭小、占用公共空间,改造成本过高。2、废弃物清理效率低:废物仓库少,回收不及时,废物废油常堆积。3、安全隐患过多:商铺废油堆积,消防设备、排水设施配备不到位。4、道路交通无序:洗修残留物、废弃物堆积在道路,僵尸车占道。5、物业管理难度大:物业人少事多,公共区域管理涉及多部门难协调,业主不配合。

     建议:1、理顺管理机制:由县政府牵头,相关职能部门、物业等建立联席制度,统一推进汽配城改造、管理工作。2、开展专项整治:针对消防、占道、店铺安全等问题,开展联合专项整治,梳理问题清单、明确整改时限。3、推进店铺改造:邀请专业设计方根据各门店汽配业务实际情况提出改造方案,探索政府垫付、专项贷款、房主租户共担等方式出资。4、强化日常管理:提高物业管理费,要求物业公司增派人员或外包公司,加强日常安全检查、垃圾清理。5、进行规范经营宣传培训:发放宣传单,对商户开展培训,开通咨询监督热线。


第三题


假如你是S县委组织部的工作人员,请根据“给定资料3”撰写一篇S县开办乡村夜校有关情况的简报,供领导参阅。(25分)

要求:内容完整,逻辑清晰,行文简洁。不超过400字。


【指点】1、“简报”要有完整性,题目和小标题都要写。2、注意简报题目是对外还是对内。如果对外发表应更注重通俗、生动,吸引读者。如果对内给领导看,应更注重简洁、务实,传递更全面、重要、清晰的信息。因此这篇供领导参考的文章可不写没有信息量、仅抒发感情的结尾段(材料也没有给出总结性的、有高度的、有信息量的结尾素材)。 


【中指答案】      

升级夜校“老法宝” 焕发乡村“新活力”

     2021年S县依托现有村级活动场所,在75个村打造乡村夜校。根据群众需求设置10类微课程,开展点餐式教学,切实增强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句可不写),有效激发了乡村发展活力。

     专业技能免费学。针对村民打工意愿强烈的电焊、叉车等职业,开设乡村夜校技能班,且S县实施先培训、再拿证、后补学费的补贴政策,实现了在家门口免费学技能的愿景。目前已累计鉴定各类技能人才1571人。

     搭起产业大平台。前寨村依托技能培训成果成立红色旅游开发公司,半年为村集体增收15万。黄沙镇积极邀请龙头公司、农业专家、农业大户到夜校观摩、交流、授课,搭建起企业与农户交流平台,推进规模种植和农业现代化。

     和谐亲民聚人心。发挥夜校亲民属性,开设共商议事、纠纷调解微课堂。针对矛盾纠纷、群众诉求等问题,即时开课介入,摆事实、讲政策、讲道理,及时化解问题隐患,促进了人心凝聚、村庄和谐。

     在乡村夜校的助力下,一幅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结尾可不写)


第四题


“给定资料4”中提到,“数字乡村建设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全新动能。遇见数字与网络的乡村,打开了一扇与现代化对话的门”。请根据对这段话的理解,联系实际,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40分)

要求:(1)观点明确,见解深刻;(2)思路清晰,结构完整;(3)语言流畅,书写工整;(4)字数800-1000字。


【指点】

    1、题干已经交代很清楚,作文主旨就是要写数字(网络)助力乡村发展(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

    2、材料4作为专门针对大作文设置的内容,是大作文分论点提炼的关键部位,解读一下:材料四出现的人很有意思,其一,新型农民(触网懂网的农民),这跟材料1中动动手指就能把庄稼种好的老张是同样意思。其二,返乡创业大学生、民俗传承人吴少玉(既是产业发展领头人,也是“其三”中要说的乡村文化的创新人),都是用自己关于数字化的新想法促进产业发展,这跟材料1中跨界者团队是同样意思。其三,文化创新人张汉秋,用数字技术和网络思维创新发展乡村文化,从而推动乡村振兴。

    3、分析思考材料信息:前两类人可以提炼为人的数字素养、产业的数字化对乡村振兴的推动,这在材料各处都有提示,非常明显。第三类人可以提炼为文化的数字化对乡村振兴的推动,这一点是材料4特有的内容, 也能从这看出出题人专门想让考生写到此点而设置此材料。因此“乡村文化的数字化”这部分内容必须要成为大作文的分论点,不写的话很可能会有较为明显的失分。


【中指范文】

   

为乡村振兴插上数字化翅膀

     一次次网络宣传让石子口村成了网红打卡地,一个个短视频让土法制糖唤起了人们的乡愁,一处处数字与网络培育下的乡村靓丽盆景,正在加速连成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风景,成为乡村振兴画卷上最生动的注脚。随着数字经济不断颠覆传统发展思维,不断创造全新业态,也为乡村发展带来了无限的机遇。如何巧借数字化的东风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是农业农村能否打开现代化大门的关键之匙。

     培训懂网用网的村民拿起新农具。农民是乡村建设的主体,农民能够懂网用网是数字乡村建设的基础。向前村的老张动动手指就把庄稼种好,让种了半辈子地的他感受到了互联网的魔力;石子口村的老大娘用起了收款二维码,远在山村也体验到数字化带来的便捷和财富。当前手机正成为“新农具”,提升农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缩小城乡数字鸿沟的关键举措。要持续推进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数字化转型,完善数字化生产、网络销售等政策支持,提供数字乡村相关培训,培养新型职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农民。

     鼓励返乡创业的人才增添新动力。乡村发展需要领头雁,数字乡村建设更需要热爱家乡、善于创新、精通网络的人才。硕士小陈的跨界者团队用自然农法种植为向前村带来了流量和财富,返乡创业大学生小孙打造民宿让石子口村在网上意外“出圈”,传统手艺传承人吴少玉借助短视频带领数百户村民创业,乡村领头雁们乘着数字网络的风口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要为创业人才们创造优渥的发展土壤,鼓励他们用新理念创造出新模式,用新技术发展出新产业,在带领村民奔富的道路上,实现个人价值与乡村发展的双赢。

     赋能原汁原味的文化焕发新生命。从九连真人乐队在《乐队的夏天》激情演绎客家歌谣,到张汉秋在短视频网站创作的各种乡村文化爆款,以乡风为代表的创新文化符号,不断唤醒着年轻人的共鸣和热爱,也在叩击着我们每个人关于乡愁和文化认同的心弦。乡村文化既是乡村振兴的保障,也是乡村振兴的内核,更是文化自信的重要组成。从各种创新演绎中,我们找到了乡村文化焕发新生的密码——让数字赋能文化发展。既要深入挖掘乡村优秀文化资源,通过数字技术进行永久保存和传承,又要适应网络传播规律和年轻人审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数字经济正以颠覆性的力量推动时代变革,乡村发展正当抓住时代的机遇,迎接全新的挑战,插上数字化翅膀,迈入现代化之门。



【中指答案】2022年四川省考县乡级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