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傘专访 「MIKUHOP」运动的中心人物所谈论的,说唱借助vocaloid进化的可能性

自2007年初音未来发售以来,vocaloid文化持续地传播着。vocaloid文化正在通过产出大热的曲目以及涌现出国民级的艺术家,变得越来越普及,而本系列连载则是对按照这样的观点考虑,则经常会被忽略的那些追求另类表现的vocaloid P主的采访。通过探寻他们各自的创作的支撑或是具体的创作方法,希望将vocaloid文化作为一个音乐圈子的这一侧面调查清楚。
在连载第四回登场的是松傘。他以具有独一无二的独特flow(译者注:flow指说唱时对发音强弱,间隔停顿长短的处理,下同)的初音未来的说唱音乐作为特征,一直积极地参与到使用vocaloid制作hiphop(嘻哈音乐,下同)的「ミックホップ(MIKUHOP)」的运动中。自2016年来他以人类和vocaloid共同进行的双人说唱组合·震える舌的形式,自己也开始了说唱,而2020年他又以制作人·Salmonella beats的名义发表了实验性色彩很强的作品。自他2013年的开始活动以来,他就一直持续着尤其独特的音乐活动。这次就请他追溯自己活动的历史,就MIKUHOP繁盛期的趣事以及调教方法谈一谈,同时也加入一些实际的演示示范。


「全部自己做完」这一出发点
想请教您一下您开始音乐创作和开始当vocaloid P主的契机。
松傘 原来我就对于音乐或是在自宅录音有一种模糊的憧憬一样的感情,我有尝试弹过放在老家的父亲的吉他,也尝试创作过一点曲子一样的东西。虽然是在哪里都没有公开过的,有点羞耻的曲子……。
在这之后,我参加了工作,经济上有一些储蓄了的时候想着要不做点什么就买了「初音ミクV3」。当时我并没有听过vocaloid曲,最开始也没有进行如今这样的活动的打算,所以为什么买了这一点我记忆也很模糊,但是我印象中是打算在和我大学时代的朋友一起在办的创作社团「KITTEL」里使用。
还有就是因为,当时我在员工宿舍住着因为墙壁比较薄的原因,没法进行vocal的录音吧。我思索着有没有在这样的居住环境下也能进行着制作的软件呢的时候,就想到了或许初音未来就挺好哇,这也是其中一个理由。
当时对于vocaloid音乐抱有怎样的印象呢?
松傘 速度很快,这样的印象(笑)。vocaloid音乐当时真的是一个我完全不了解的世界,我开始进行制作之后才开始听vocaloid音乐啦。
动画您也是自己进行制作,您之前有过视频制作的经验吗?
松傘 没有吧。原来我喜欢画画,也有一直把画出来的东西投稿到pixiv上过。虽然在公开投稿「SOUND WORM」之前有尝试做过简单的动画之类的,但是也就是这种程度啦。
在用vocaloid制作hiphop的时候,有进行过参考或是受到过其影响之类的vocaloid P主/音乐艺术家或是曲子吗?
松傘 那就是Haruna808桑的「Melancholoid」这首曲子吧。非常有攻击性的vocaloid的作品,或者是如果不是vocaloid就做不到的作品,我当时调查了一下有没有做着这样作品的人呢,结果就发现已经有都做了的人了。最近我回顾去听了听这首,发现有「有松傘的感觉」的弹幕,还稍微有点开心啦。

松傘 还有就是nak-amiP桑啦。他从相当早的时期开始就一直通过vocaloid做着有hiphop感觉的作品,我之前很经常听他的「わたしはミーム」和「サマーループ」。此外,作为在niconico动画之外靠vocaloid进行说唱的先例,菊地成孔桑的乐队DC/PRG的「Catch 22」我也有一直听着进行参考。

不只局限于hiphop,您也有在制作着80年代的pop感的乐曲。到目前为止您一直是如何接触到哪些音乐的呢?
松傘 我曾是所谓的住在乡下的学生,因此没有那么多的选项可以选,初中的时候有一直在听当时流行着的BUMP OF CHICKEN或是ASIAN KUNG-FU GENERATION之类的ロキノン系音乐(译者注:ロキノン指ROCKIN’ON,日本摇滚系杂志,ロキノン系泛指上个世纪90年代到10年代期间日本流行的摇滚音乐),还有KICK THE CAN CREW或是RIP SLYME之类的说唱类型的音乐。高中的时候经常在TSUTAYA租借CD,在那里了解到了中村一義。他是自己弹奏全部的乐器来进行作曲的宅录(译者注:即自宅录音,在日语中指不使用专门的录音棚或工作室,在自己家里用器材进行演奏或是演唱的录音)类型的音乐家,我非常喜欢他哦。

成为大学生之后听音乐的范围就变得宽广了起来,我摄取音乐的来源主要有三个。首先是一直在读『Snoozer』这本杂志的前辈,他告诉过我各种各样的可以被称作西方摇滚音乐或日本摇滚音乐的名专辑的作品,我那时一直在听。第二个是从网络上,我能够接触到新的hiphop或是动漫声优系的音乐。我是从日语说唱开始接触hiphop的,从BUDDHA BRAND的「人間発電所」那里接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动漫声优系的音乐的话,我会经常听当时流行着的动漫歌曲,说不定这就成为了我想要创作80年代流行音乐一样的乐曲的契机。
还有就是我当时听着广播节目「菊地成孔の粋な夜電波」(潇洒的夜晚电波 菊地成孔),在那里我能听到各种类的音乐啦,不论什么风格。
刚刚谈到了中村一義,作为某种宅录活动的形式您才开始vocaloid活动,您也有这样的考量吗?
松傘 的确如此。果然自己能全部做完这一点可能还是占我的考虑中的很大比例的啦。而「想全部自己做完」这一点,我感觉是有受到中村一義的影响的
「MIKUHOP」运动是什么?
2014年左右通过专辑『MIKUHOP EP』、『MIKUHOP LP』以及单曲「初音ミクの証言」等,使用vocaloid制作的hiphop音乐「MIKUHOP」开始受到关注。我认为松傘桑当时正处于这方面的中心,那么那时的那个圈子有着怎样的精神和气氛,又是如何成立的呢?

松傘 我觉得能以MIKUHOP概括的这个圈子形成的契机,或许可能是しま桑(编者注:しま桑同时也是合作编辑这份连载的编辑·作者)企划的『MIKUHOP EP』和『MIKUHOP LP』吧。在那之前我记得我们一直都是各自制作出有hiphop感的作品进行投稿,但有了MSSサウンドシステム桑和しま桑作为向心力,我们便开始以一个有着概称的圈子活动了。
关于那个时候的精神,可能是有着一种,或者说是做着只有我们才能做出来的东西的兴奋感啦。但是,关于这个圈子是不是团结得坚如磐石这一点我也不太清楚,而且我觉得MIKUHOP的定义很宽泛也很模糊,所以也有人对于被随便地以MIKUHOP概括这一点也表现出了厌恶感,也有露骨地表现出dis的感觉的人。但是,我觉得包括这些东西在内,也都很有意思。
关于这一块的事,しま桑觉得怎么样呢?
しま 我觉得正如松傘桑所言。MIKUHOP的发起者是MSSサウンドシステム桑,而他是很精力十足的,所以我也决定了要协助他,就是这么个过程。专辑『MIKUHOP EP』是OMOIDE LABEL桑来邀请发行的,因此就在OMOIDE LABEL桑那边发行了,而『MIKUHOP LP』是在我经营的Stripeless这一厂牌下发行的。


松傘 我认为还是MSSサウンドシステム桑的魅力,或者说他的向心力可能相当地强吧。我觉得他对MIKUHOP圈子的扩大所做出的贡献非常地大。
しま 确实如此啦。除此之外,还因为刚好那个时候开始用vocaloid做hiphop的人增多了,或者说可能是因为在同一时期有相当数量的人在用vocaloid做hiphop啦。
松傘 确实是这样对吧。同人音乐的活动会被实际生活所影响,因此会突然开始或者突然结束之类的不是吗。在这个过程中在同一时期各种各样的人能够聚在一起这一点就是一个奇迹了,因此我觉得真的很有意思的呀。
「初音ミクの証言」中やし桑的主歌部分里,有着<ボカラップ? NO MIKUHOP ぶちかます>(vocarap?NO MIKUHOP重拳出击)这么一句,这一点是否是由于,像是日本的hiphop与J-RAP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被认识到了之类的?
松傘 这一点不问やし桑就没法搞清楚啦。但就如刚刚您所说,(原本neta的LAMP EYE乐队所作的)「証言」一曲是为了提出和J-RAP相对的,作为日语说唱的对立一面的曲子。我觉得恐怕这与vocarap与MIKUHOP的对立重合上了吧。MSSサウンドシステム桑提出MIKUHOP的理由,我觉得是为了展现不只是rap,也有很多使用vocaloid进行着hiphop的表现的人这一点,所以这个意义上,我认为您所说的或许没有错。
松傘桑从2016年开始就以人类和vocaloid共同进行的双人说唱组合「震える舌」的形式进行着活动了。想请问您开始这段活动的过程缘由。

松傘 首先是因为,想自己说唱了,这样的想法逐渐高涨了吧。我原本一直有在听hiphop,而我自己也想尝试看看,但是技术或者说是风格方面没有决定好。然而在使用vocaloid进行着说唱的制作的过程中,我逐渐看到了方向,或者说我渐渐开始觉得我自己是不是也能够说唱呢。而vocaloid的说唱是用鼠标到处点来点去进行制作的,所以我感觉躯体上的的乐趣不够,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同时也是因为想要尝试做新的东西的想法,我思考过通过人类和vocaloid互相衬托是不是就能够产生有意思的效果呢。从这么构思开始后一段时间内,我在反复地实验,然后发行『MIKUHOP LP2』的时候我一边制作并提交demo 的CD-R样片,一边把这种形式做了起来。
我记得您早期是表述自己为hiphop团体,但现在变成了双人说唱组合这样的表述。这有着什么样的理由吗?
松傘 您很敏锐啦(笑)。最近,我感觉到「hiphop」这个词没有怎么被普遍地使用了吧。虽然也不是说这个词老套,但我总觉得有一种没有赶上时代的感觉,就试着变了变看啦。
从在「震える舌」的活动加入您自身的说唱以来,制作的音乐有什么变化之类的吗?

松傘 我觉得制作vocaloid说唱的方法变了。在那之前我都是在钢琴窗上放置音符,试听后修改注意到的地方,按这样反复操作来制作的,而这之中是没有说唱的体感一样的东西的。实际上「エイリアン・エイリアン・エイリアン」就是按这样的感觉制作出来的,所以这首曲子的flow真人唱起来我觉得很困难。
松傘 另一方面,一旦在我自己开始说唱后,我会预先想象了flow之后才落实到vocaloid上,我的制作流程变成了这样。因此我觉得反复试错的趣味,或是依赖于没有体感的东西的趣味,像是这样的东西或许变得淡薄了。
必看!让miku进行说唱的技巧
我想问问您具体的制作方法,首先想就制作环境请教一下。
松傘 我的制作环境并不是那么豪华,基本是把显示器以及TASCAM的音响接到笔记本电脑上使用。虽然我也有Novation的MIDI键盘,但是没有怎么很好地利用起来啦。还有就是进行人声录制的时候使用的声卡,和Shure的SM58这款麦克风,AKG的P220这款电容麦克风。
DAW的话我是从购买初音未来的时候就一直使用着Studio One producer。插件方面的话,调教vocaloid的时候使用Piapro studio。采样器插件的话我使用着Studio One预置的那些,合成器的话使用着Massive 和Synth1。效果器的话是使用了Waves Platinum套装里的啦。
一般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制作着音乐呢?
松傘 大致的顺序的话,首先是制作伴奏,然后如果想到了曲子的主题的话就把说唱和歌唱加上去,最后再加入发展变化,或是加入副歌之类的然后修改提升局部细处。
稍微更仔细地说的话,制作伴奏的时候首先让采样先循环起来,在其上开始加上鼓组,然后再继续追加合成器和其他的采样,按这样的感觉制作出来。制作好了的伴奏暂时先放到一旁,什么时候我一下子想到了曲子的主题的话就再把说唱和歌唱加上去。不过是制作好伴奏后才想到和那个伴奏相符的主题,还是首先想到主题再根据主题选择适合的伴奏,这两种情况都时常有。关于歌词的话我每天都在思考着,想到的东西每次都会记录积累在备忘录上。
在让采样循环之上加上鼓组和合成器的时候,您是用鼠标输入吗?比如说,您有时也会用键盘弹奏进行输入吗?
松傘 基本上都是用鼠标输入啦。我不是特别擅长于弹奏键盘,因此我是在MIDI键盘上探索着声音,在脑中一旦浮现出了图像的话,就用鼠标输入进来这种感觉。
从您第一首作品「SOUND WORM」开始,就能听到您特征性的初音未来的说唱flow了。这种flow是怎样产生出来的呢?我想就具体的输入的方法以及调教的方法请教一下。
松傘 作为前提,我是想制作歌词中英语和日语交杂的说唱的,如果使用日语声库的话果然还是会变成日语说出来的平假名英语一样的吧。所以,日语的部分我也会使用英语声库来制作。比如说「SOUND WORM」中<から>(kara)我就会按<color>调教,<経由し>(keiyu shi)按<K><U><she>调教,通过套用有着相似发音的英语单词就可以制造出英语口音的日语说唱一样的感觉。

松傘 制作的顺序方面,首先是直接原样输进去适当地放置好音符,输入替代的英语单词。只是这么做的话也有发音对不上的地方,所以根据需要我会对发音记号进行一定的修改编辑。此外,说唱是没有音程差异像是说话一样的感觉,因此我会把音符中间切断上下移动制作成没有音程差异一样的状态。
您基本上就是沿着网格线放置音符这种感觉吗?
松傘 正是这样啦。虽然有时候也会想着要不稍微挪开一点,但是基本上还是会对准网格线,因此能够对上节奏。
说唱的调教工作一般要花多久的时间呢?
松傘 集中注意做的话我觉得半天就能够做完了。最开始做的时候一直在反复实验,所以很花时间,不过最近的话掌握了秘诀,知道了这么这么做就可以达到效果,所以没有那么花时间了啦。比起这些思考歌词所花的时间是最多的。
您早期的时候的曲子里有突然音高一下子提升上去之类的情况对吧。
松傘 我还是有想要做出一些vocaloid特有的音乐表现,因此作为其中的一种,我曾经试把音高抬得很高或很低之类的。最近我开始觉得这有点刺耳了,所以稍微克制了一下。
顺便一问,您将vocaloid的声音作为音频导出后会进行什么处理之类的吗?
松傘 会加EQ和压缩器这种程度吧。难以听清楚的部分我就加大压缩器让辅音变得明显。
VOCALOID本身您认为是什么样的事物呢?
松傘 我的看法是「他们是不完美的人类的延伸」啦。他们能代替我们帮我们做人类做不到的事情。
如果从技术层面上说的话,我觉得不管做多少次都能产生出相同的flow,这种再现的能力是一个很大的优点。还有就是经常被大家谈到的,在对于人类而言困难的音域中,也能在很宽的范围内发音,并且也不需要换气这一点吧。
从情感层面上说的话,我觉得对于人类而言羞耻得说不出来的内容,哪怕觉得自己说不出来的这些东西如果是vocaloid的话也能够说出来了。包括我所说的这林林总总,我觉得vocaloid可以作为我的延伸,为我做一些我做不到的事情。
那么根据您所言,反过来说您觉得正是因为是人类才能做得到的表现方式又是什么呢?
松傘 虽然我不能直截了当地讲清楚,但是我觉得人类的话会有种微妙的语气的差别。虽然如果是非常擅长于vocaloid的调教的人的话,或许有可能也能做到语气上与人类接近。还有就是,我觉得微妙的摇动,或者说那些做Boom bap的人的那种稍微摇动着的flow之类的是人类所特有的啦。
那么根据您所言,反过来说您觉得正是因为是人类才能做得到的表现方式又是什么呢?
松傘 虽然我不能直截了当地讲清楚,但是我觉得人类的话会有种微妙的语气的差别。虽然如果是非常擅长于vocaloid的调教的人的话,或许有可能也能做到语气上与人类接近。还有就是,我觉得微妙的摇动,或者说那些做Boom bap的人的那种稍微摇动着的flow之类的是人类所特有的啦。
松傘桑的说唱给了miku的说唱一些影响,那么反过来miku的说唱有给松傘桑的说唱什么影响过吗?
松傘 我的说唱给vocaloid带来的影响就如刚才所说的那样,反过来说vocaloid给我带来的影响,在我的意识中,我觉得目前还没有。但是如果这种影响真的产生了会很有趣吧,我现在正想着,如果有可能的话下一次做一做吧。打个比方,我在考虑,把自己的声音深度地加工一下变成vocaloid那样,之类的做法。
我觉得松傘さん大多数的伴奏,在帅气和奇异之中有着独特的圆滑与可爱。对于插画我也是同样的印象,您制作的时候有什么特别注意的吗?
松傘 虽然圆滑和可爱是从什么地方来的我自己也不是很清楚诶啦……比如说,性相关的或暴力的这种刺激性的表现,我觉得要做好平衡是相当重要的啦,不要达到露骨的程度。过于暴力使得反而有些搞笑,或者歌唱着暴力的内容但是押韵押得很好,虽然客观上我不清楚有没有很好地取得平衡,但是我会经常考虑这些做法。
Salmonella beats名义下的专辑『Salmonella brain』您是以「按照某种概率分布随机地配置音高、时值和间隔」这样的理念制作的。想请教您一下使用这样的理念的缘由和具体的制作方法。

松傘 我这么构思的契机是读了『フランク・ザッパ自伝(Frank Zappa自传)』(著:Frank Zappa,Peter Occhiogrosso/翻译:茂木健)和『前衛音楽入門(前卫音乐入门)』(著:松村正人)这两本书。虽然记得不是很清晰了,我记得『Frank Zappa自传』上有写着「创作新的东西的时候必须伪装成以前的东西」之类的话。我那时同时也在读『前卫音乐入门』,对于前卫音乐的兴趣变得很浓厚起来了,因此就思考过能不能制作出「伪装成hiphop/说唱音乐的现代音乐」一样的东西啦。

以收录曲「sCat#1」为例,请允许我稍微详细地说明本作的理念。按照这张图所示,将音高(音高)和时值(音長),还有不同音符之间的间隔(打点)按照某种概率分布规定好,依照概率分布随机地放置音符。音高和时值是正态分布,间隔是泊松分布,各分布的幅度和中心值作为参数进行赋值。按这么制作出一串音符后,再加入808鼓机的底鼓之类的hiphop感的音色,我就是这么制作的。
为了制作这些我自己写了程序,以MML(Music Macro Language,一种在计算机上用于表示乐谱的语言)这种形式作为结果输出,这种格式可以记录下演奏的数据。我然后把MML文本在「kfm」这个软件里转为MIDI文件,再导入DAW,在此上再加入合成器之类软件的音色采样或是将合成器应用其中。
您提到了Frank Zappa,那么在制作『Salmonella brain』的时候,有别的进行参考或是受到了其影响的艺术家或作品之类的吗?
松傘 我觉得思想上是受Frank Zappa影响,音乐上是受John Cage影响。阅读『前卫音乐入门』是两年之前所遇记忆有些模糊了,但是我记得书里有写「基于在乐谱上滴落的墨水进行演奏」一样的例子吧。我觉得向音乐加入这种随机性的想法是通过以John Cage为首的现代音乐家培植出来的,而我进行了表面上的参考。在此之上,音乐的感觉方面,我当时说到底是想要制作近年的trap和说唱音乐一样的东西。
我觉得『Salmonella brain』的收录曲或是「エイリアン・エイリアン・エイリアン」之类的节奏不稳定的曲子,和按照网格线输入音符调教出的vocaloid的说唱之间的契合性不好。那么制作方面是怎样进行的呢?
松傘 契合性其实意外地并不低。『Salmonella brain』或是「エイリアン・エイリアン・エイリアン」是很碎拍的曲子啦。彻底地使用碎拍,也会意外地有不管制作什么都会很合适的情况。制作方法刚刚已经讲了一点了,一边让想要制作的部分循环播放,一边上下、左右地调整音符,一边寻找着能很适合的地方,就是这样的制作方法。「人間たち」这首曲子也是以变化很厉害的BPM制成的。
您没有无视过网格线过吗?
松傘 「エイリアン・エイリアン・エイリアン」的节拍虽然不稳定,但是也能很好地被循环,所以音符意外地也是对齐到网格线上的。虽然这么说也是在每小节被细分为64份的网格线下才对齐得上。无视网格线的是「人間たち」这首啦。因为不得不在真人弹奏的鼓上加入说唱,所以不无视网格线就制作不出来了。
画吐&His Imaginary Band名义的专辑『冬のパンク』是将您自身做的说唱,和采样后朋克之类的音乐制作的曲子作为中心制作的,这张专辑是和迄今为止不一样的风格,那它是经过了怎样的过程被制作出来的呢?

松傘 我觉得制作这张专辑我最重要的动机是我想要轻松地搞一搞说唱。在这之前制作的『Salmonella brain』是使用鼠标到处点来点去进行输入,体感很少的作品,所以我想做一些更具有身体上的乐趣的东西,想要愉快地制作仅仅对简单的loop进行说唱的专辑。同时,也是因为我听了Earl Sweatshirt的『Some Rap Songs』这张专辑,觉得能按照这种程度的随意的感觉来制作就挺不错的。

松傘 虽然把后朋克类的元素带进来的理由我不太记得了,但我觉得哪怕想要轻松地做说唱,如果没有什么崭新的视角的话,也会有些欠缺动力。虽然元素是摇滚但是vocal绝对不会进行演唱,我预设了这样的限制,然后考虑了各种各样的东西,渐渐地让乐曲成形了。
后朋克是从之前就开始一直听的吗?
松傘 虽然我并不是主要听后朋克,但是最开始说到的,从读Snoozer的前辈那里借来的CD之中就有很多后朋克的专辑,所以我从那里获得了启发。
您最新的『渦温泉ep』这张专辑在Bandcamp上挂了Bedroom Pop还有Indie Pop的标签,实际上确实有这样的感觉,您是有意地融合了多样的风格吗?

松傘 我其实并不是特别有将各种各样的曲风拿出来作为松傘的作品风格这样的想法,但是我觉得如果不是每次都做不一样的东西的话就没有意思了。固定下作品风格,作为创作者的一种策略是更好,但是做起来没有乐趣了,所以我会想要不拘于曲风,去制作在制作的时候想制作的东西。
松傘 我觉得自己是不值一提的普通的存在啦。活动的规模也很小,实在要说的话我觉得或许是「做的不错的小众商家」这种感觉的吧。从我做hiphop开始,我就觉得被那个环境或是那个圈子认同是很重要的目标,所以我想要确保这一点能实现。
最近,我看到了Dos Monos和筒井康隆(译者注:日本著名小说家,科幻作家和演员,代表作如《穿越时空的少女》、《红辣椒》等)一起制作的曲子发行出来了这样的新闻,我有点又爱又恨的感觉。以前和でんの子P桑制作了「カワイイラップショー」这首作品,是以筒井康隆的「残像に口紅を」作为概念的以说唱对决为内容的曲子。筒井康隆x hiphop这种创意明明我都已经做过啦……还是有一点这种想法的啦。
凭借「vocaloid和人类相互产生影响」说唱将会进化
想请教一下您特别喜欢的和最近特别在意的vocaloid P主。
松傘 我很喜欢円盤P桑啦。以代表曲「フリーはフリーダム」为首,他的曲子在前卫的同时兼具流行元素,而且他还会会做类似说唱的作品。でんの子P桑的作品我也一定会去仔细听。别的还有懐古P桑,他以复古的风格自己制作曲子和动画,有一段时期我听他听得很多。

松傘 我完全没有在关注最近的vocaloid曲,所以反过来还想请别人给我介绍一下,不过对这段时间的「無色透名祭」(编者注:vocaloid P主ちいたな主办的,借助niconico运营的支持在今年7月召开的匿名投稿vocaloid音乐的活动)中的「ポストずんだロックなのだ」这首我很感兴趣。

vocaloid圈以及其文化中的哪一部分让您感受到了有趣呢?
松傘 我不是和vocaloid圈有很多交流的那一类人,所以我觉得自己对于圈子的事情不太了解,但是我觉得能够接触到没有经验的人和业余爱好的人们制作的音乐是一个有趣的方面。vocaloid诞生之前感觉想要制作音乐的人就得弹奏吉他或是做乐队之类的,我觉得选项没有那么多,同时感觉困难也很多对吧。我觉得选项增多了就是vocaloid的一大功绩。
还有就是,我感觉听众的存在也很有意思,而同时也是有些危险的。互相分享想推荐的音乐这样的文化我觉得是很独特的,所以我想要发掘vocaloid曲的时候也是会去我信任的人的Twitter那里看。但是另一方面,我感觉创作者和听众很容易变成相互依存的关系。Twitter上可以及时地看到听众的感想,因此,包括我在内,可能制作的东西也会变得被这些感想所影响。而且听众给自己的感想中,也有可以认为是过度神化了我的内容。
就我个人的实际感受而言,果然我过去参加的MIKUHOP这场运动时最有意思的。以Twitter为中心创作者和听众各抒己见,每天各种各样的作品被发布出来。这种速度感或许是vocaloid圈特有的乐趣。
松傘桑和anoinbae桑还有Tachibuana桑等这些在MIKUHOP开始受到关注之后出现的vocaloid P主也共同制作过。而现在也有全新的一代人出现了,此外YAMEII(译者注;英文vocaloid说唱企划的虚拟歌姬)或是Kamui(译者注:说唱音乐人,在专辑『YC2』中使用过vocaloid)这样的,现存的vocaloid圈之外的用vocaloid做hiphop的方法也能见到很多,关于MIKUHOP的可能性和之后发展您是怎么想的呢?
松傘 随着说唱音乐变成地上的大众音乐,我感觉MIKUHOP风格的曲子或许也将会变得普及了。我认为vocaloid之中融入说唱/hiphop元素的曲子变成大众音乐或许也只是时间的问题。
不过关于YAMEII和Kamui,说到我尝试听后的感觉,我的印象是异域风情,或者说是或许为了产生近未来感而把vocaloid作为噱头使用。这虽然也是可以的,但我觉得推广vocaloid的说唱或许还有别的方式不是吗。所以,我觉得如刚刚说过的,凭借vocaloid和人类相互影响,如果能够使人类的说唱发生改观的话,那就会非常有趣吧。

原文链接:https://blogs.soundmain.net/15228/
导语·采访:Flat
本文编辑:しま
已获得Soundmain的翻译转载授权
翻译:nag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