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起七年,慢慢感受到了爱情真正的模样
2016年那个暑假,懵懵懂懂的我们,就这样在一起了。刚在一起的时候感觉有点儿像夏天的烈日,明亮而炽热。我们经常一起听这首苏打绿的小情歌,也喜欢听你唱,好浪漫......
我上高三,对象上大一。当时高三的我,心里时常提醒自己,唯有爱情和梦想不可辜负,我的大学梦和爱情我都想要。
高三是充实但也充满了辛酸的一年。无数个夜晚,我躺在学校外出租屋的床上,电话里告诉你哪一科我遇到了问题,考的分数很低。你总是很耐心一点点给我分析。那时候的我感觉你就是我的光,照亮所有的黑暗角落。何其有幸遇见你啊!
当我写到这里的时候,也许你会觉得这是两个合适的人在一起了。
在一起的第一年,我也以为是这样,不过现实是,大一的我们,欢笑和眼泪并存的。
我们会一起过中秋和国庆,真的是很幸福的一件事。一般放长假我才会坐上火车北去。周末越会你都会来安阳找我。以至于我大学毕业的的时候,你说你对安工也有感情了。大一上学期我们偶尔争吵,不过总体在一起感觉还是满意的。
大一下学期开始,我们进入了感情的幻灭期。三天一小吵,七天一大吵。我时常哭,因为时常感觉受伤。因为异地,对着屏幕吵,经常吵到凌晨,但是和好的那一刻,感觉也真的很美妙,就这样的状态持续了半年。
大一的暑假,我去深圳打暑假工体验生活,对象在家备考剑桥商务英语。每天你都在等待我下班,这样就可以煲电话粥了,被等待的感觉,也很幸福。
大二开学了,第一周的周末对象来我学校,第二个周末,对象给我写了一封分手信,意思是虽然我们彼此喜欢,但是争吵太多了,在一起太累太压抑了。是的,我被分手了,当时我不太敢相信,一封信就要结束两年的感情了吗?
那天是周五,晚上我整晚未入睡,偶尔睡着也会惊醒,我买了早上最早的火车阿姨一开宿舍大门就狂奔火车站。我想去找他,因为我不相信分手的事实。
可是,对方不愿意见我,他说,我要是不回去,永远也不会见我,刚下火车的我,又坐上了火车回去学校。
回去的路上,我止不住哭,哭出了声音,旁边爷爷问我是不是想妈妈了,可是我连话都说不出来。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我开始一边不相信,一边又去接受分手这个事实。
在悲伤中,人的潜力最容易被激发出来,我开始学习舞蹈,开始做自己以前想做一直不敢做的事。我开始和朋友们约会,不管男女,都邀请她们带我玩,不让自己躺在床上哭泣。
大二的上学期,当把感情的时间和精力花在了学习和自己的兴趣爱好上时,成绩默默的在涨,接触的人和事务也更多了。
不过我还是抱着一丝希望,希望期末考试结束后可以和他一起回家,能有一次当面聊聊的机会。我不想一封信就这样结束了这段感情。
大二第一学期是深刻的,我时常自我怀疑是不是自己不够好,是不是自己太差劲了。时常反思自己在亲密关系的互动里出现的问题,可是我好像自己帮不了自己了,所以我约了大一心理课老师秦老师聊聊,这个开始,就开启了自己的成长之路。
我慢慢知道什么是焦虑型依恋,也知道了原来自己是那么需要关注。知道了我自己可以也能够照顾好自己的情绪。知道了虽然我们是男女朋友,但是思想可以独立,在生活中要求同存异,彼此尊重。在杨绛先生写的《我们仨》里,钱钟书先生和杨绛因为一个法语单词的读音而起了争执,虽然最后杨绛先生是对的,但是她并没有感觉的快乐,于是心里暗暗发誓,以后要求同存异,决不再因为一些自认为正确的事而伤了感情。
如果约会期间对方玩手机忽视了我,我会生闷气不说话;如果对方和我视屏聊天的时候做其他事,我会觉得他不重视我,我会开启冷战不搭理模式;如果对方忘记了我生日,我会哭着闹着责怪他。这些点滴,成为了我们日常争吵的导火索。
在一起真的吵架好累,但是我就是没有想过离开。对方的离开也让我很意外。
慢慢地,我开始知道了我只在意自己的感受,从来不倾听他的感受。更准确来说是我没有余力去体会对方的感受,因为我自己的感受太强烈了,像个怪兽一样吞没了自己。
我像个没有长大的小女孩,时常哭泣,时常愤怒,这种感觉和在家和父母有冲突的时候太像了。原来和父母的互动模式重现在了和对象的亲密关系互动中。
我开始不断自我否定,那时候有觉得自己一无是处的感觉,唯一就剩下亲人和室友们的陪伴和学习,跳舞。
不过当意识到自己身上的问题之后,我就踏上了通往成功的路上。
大二寒假我们一起回家,熟悉又陌生的感觉,我们感知到对方依然互相喜欢,于是决定再试试在一起。这一试,就走到了现在。
重新在一起后,我依然会有生气和哭泣,但是很少,所以感情没有什么影响。
随着和老师咨询的深入以及阅读相关书籍,我在感情里越来越轻松了,但是这用了四五年的时间,达到了现在感觉自己在感情里成熟了,像个小大人了。
重新在一起后,我开始知道原来对待对方的方式就是自己对待自己的方式,我对自己也时常苛责,时常生气对自己不满意。是的,在亲密关系里,就像是照镜子。可以看清楚自己是如何对待自己的。
幸运的是,对象是个理性包容的人,他会尽全力去包容我。
成长蜕变的过程是痛苦和欣喜并存的。在接下来四五年里,尤其是最近半年,我们的感情更加亲密了,并没有网上说的七年之痒,相反,关系更深刻了。尤其是经历去年疫情失业期间,对方对我的陪伴,让我感觉安全感爆棚。
回顾自己的感情路,也慢慢知道了一段满意的感情是要双方一起经营的。
首先,经营感情,想要爱情保鲜最重要的是分享。可以分享一日三餐,天气,身边的人,看到的书,遇到的有趣的事。可以分享心情,快乐加倍,难过减半。我和对象就是很黏人的,我们在一起每天都联系,没有多肉麻的话,也就是早安午安晚安,晚上睡前开视屏聊会儿然后入睡。
其次要建立双方舒服的沟通方式。比如我对象不喜欢打字,时常发语音或者打电话,而我倾向于文字沟通。当面我总感觉有些话无法说出口。以前在一起前期我还时常不主动沟通,总是压抑自己的感觉和想法。
对于在原生家庭的习惯依然如影随形。现在的我,都会主动表达,不过不是指责对方,而是表达自己的感受,受益于《非暴力沟通》这本书,原来批判别人是无效沟通,尤其是在亲密关系里。
如果你带着希望对方改变的想法进入一段感情,这段感情注定是会失败,无法修成正果的。最好的状态是我们都可以活出最真实的自己。
培养共同爱好,也是一个爱情保鲜秘诀。我和对象会一起爬山,一起打篮球。他会陪我逛商场,散步。这些小活动可以让双方在一起轻松的状态下敞开心扉,互相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增进了解,加固关系。
做出一些约定,让无趣的生活增添一些乐趣。现在若是对象惹我生气,我时常会回应他,“你是不是想给我买口红啦”,这句话一出来,原本很紧张的氛围一下子就轻松了。
因为我们约定好,要是他惹我生气,就要买一支口红。好像那次约定之后我们吵架的次数尤其少,几乎不吵架了哈哈哈。(我在怀疑他不想给我买口红所以不惹我了哈哈哈哈)
想要一段好的亲密关系,一定是要双方共同努力去经营的。尤其是如果原生家庭父母关系没有给我们树立榜样的情况下,我们更加需要付出努力来去收获自己的幸福。
在《亲密关系》这本书中,讲述了亲密关系有四个阶段,现在的我和对象大概走到了第四个阶段,越来越接近亲密关系的真谛,对此我表示很幸运很幸运!
爱情是可以让两个人一加一大于二的。我们都是独立的个体,但是走到一起彼此依赖,互相取暖。没有你一个人可以生活工作很精彩,和你在一起之后,生活更精彩。
最后感谢遇见了你,你是我的榜样也是我心里的英雄。
强烈推荐书籍:《我们仨》
《亲密关系》
《非暴力沟通》
如果你喜欢我的分享
记得点个关注,我们下次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