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推进大连城市迭代更新
城市更新作为国家战略,是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执政理念的伟大实践。大连市人民政府发布《大连市城市更新管理暂行办法》是新时代开展城市更新、为市民游客提供更加舒适便捷、安全可亲的生活居住和休闲度假环境,通过城市更新推动产业升级、提升城市品质和面貌的具体行动。
大连,作为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和前国家旅游局共同评定的全国三个“最佳旅游城市”之一,一直把旅游产业发展作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重要产业之一,尤其是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更以前所未有的重视程度,举全市之力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成立大连市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委员会,市委书记和市长出任双组长;高规格召开全市文旅产业发展大会;产业政策扶持资金大幅提升;确定把大连建成世界级知名旅游目的地和滨海旅游度假地、东北亚文化旅游胜地以及文化强市,聚焦“三年过万亿”城市发展目标,优化旅游业空间布局,加快文旅项目建设,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奋力把旅游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为文旅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为文旅产业发展赋能城市更新实现“双向奔赴,相生相长”提供广阔舞台。
《大连市城市更新管理暂行办法》中确定更新事项是,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急需完善、环境恶劣或者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现有土地用途和建筑物使用功能或者资源及能源利用明显不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影响城市规划实施及经市人民政府认定的其他情形。这些短板的补齐,正是文旅产业发展硬件改善和环境向好之根本要素。反之,城市文化旅游基础设施的更新换代和提质升级,正是城市更新原本之意和发力重点,两者相辅相成、共生共长。
基于城市更新总体框架,聚焦大连文旅产业发展目前短板和不足主要表现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文旅产品品质不高。十几年来,我市具有更新迭代意义的代表性、有质量、影响力的文旅项目建设不足,产品迭代升级较慢,吸引力不够。比如老虎滩海洋公园、圣亚海洋世界等20多年前的领衔项目,如今品质升级只能维持在园区内部挖潜服务优化,周边环境、停车场和入园道路等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更新配套明显滞后,倒逼城市更新惠及项目主体、普惠市民游客。
二是全域旅游思维不足。思想观念转变不够,对大众旅游的产业蝶变预见性不强、敏感性不高、办法举措不多。从口岸到景区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景区周边环境和基础设施配套问题、旅游集散中心和旅游巴士体系建设问题等,迫切需要我市在旅游基础设施配套和城市整体服务功能提升上需加大力度。
三是资源统筹利用不够。文旅类资源涉及多部门、多领域、多行业,存在分散占据、利益分割现象,缺乏有效整合。迫切需要以全域整合、全面更新的有效举措将这些淹没在城市角落和不同管辖主体里的文旅资源擦亮更新、统筹利用。
《大连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已经确定,到“十四五”末,大连旅游业发展要再现辉煌,回归国内一流旅游城市行列,对经济的综合贡献度明显提升,成为现代服务业新动力、新引擎,实现旅游业总收入2000亿元。
一是规划先行。完善《大连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21-2035)》《大连市文化设施布局专项规划(2021-2035)》《大连邮轮经济发展规划》《“海上游大连”旅游品牌策划》,编制《大连市文物保护总体规划》等5个专项规划,编制《大连市文化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在所有规划的完善和编制过程中,紧扣城市迭代更新主题,为城市更新添砖加瓦、锦上添花。
二是项目建设。首先要补齐两大短板、打造三大品牌、突出三大区位优势:
——补齐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文化设施短板。布局城市“十馆四中心”公共文化设施项目,在东港商务区新建“三馆一中心”城市文化客厅。依托新落成的大连北站公交枢纽中心,科学规划设计市级旅游集散中心,完善市县两级旅游集散服务体系,彻底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
——排演实景演出项目。打造石灰石矿坑实景演出项目,推进原满洲化学工业株式会社旧址老码头海上实景演出项目,起步规划建设就按照4A级景区标准,以常态化实景演出照亮城市文化之夜。
——创建旅顺口军民融合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城市更新必然面对军方和地方相关资产资源的整合协同,要以创建为契机,有效推动军产文物保护利用,扩大太阳沟文化产业发展空间,建成多业态、高品质的文旅产业发展集聚区,打造可观、可游、可研的沉浸式“国家记忆公园”。
——建设邮轮旅游发展实验区。多部门协同编制邮轮游船游艇空间布局专项规划,加速市域岸线高端游船规划整合,创建“海上游大连”品牌。推进邮轮游船引进、始发以及建造任务,建设邮轮酒店,开辟国际国内航线,打造市域航线和海滨景观带。借势海域清理整顿专项行动,开发多元化旅游产品,打造节点港周边“旅游+娱乐+住宿+商业配套”的一站式综合度假区。
——升级改造201路电车沿线。积极促进投资商资源对接,加快推进“一廊五区十四点”布局建设,不断丰富沿线文旅业态产品,推出一批特色休闲文旅街区和项目,打造西安路、民主广场等一批文旅消费集聚区。实施电车旅游化计划,融入更多沉浸式文旅载体。
——长海文旅项目群。成立大连海岛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建设小珠山考古遗址公园和长海海岛旅游项目。积极对接头部企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支持獐子岛海钓小镇等特色项目开发,塑造海岛文旅品牌。
——金石滩项目群。推动建设好金石滩阳光海浪、金石滩众益悦榕圆梦海岸、航海时代海洋文旅城、鲁能美丽汇等45个文旅项目,优化结构、丰富业态,打造大连文旅产业“航母”。
三是品质提升。一是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做好四级公共文化设施规划,织密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实施公共文化强基拓展工程,建设融合文化空间,打造“一刻钟文化圈”。推进县级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推动智慧图书馆体系和公共文化云建设,构建三级互联互通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网络。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扩建新建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城乡文化场馆,到2025年,实现村(社区)文化设施覆盖率达到100%。
二是打造一批湾区、街区和主体功能区。整体提升星海湾、金石滩湾、钻石湾三大魅力观光湾区功能,推动星海湾创建5A级旅游景区;打造16个旅游休闲街区和10个文化艺术街区,重点对东方水城、中山广场、民主广场、东关街、连锁街、西安路、胜利桥北、黑石礁、南山风情街、明泽街等进行文旅包装宣传,树立城市新名片、新地标。发挥重点文旅功能区作用,提升旅顺口军民融合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和长山群岛旅游度假区能级。
三是升级改造景区景点。推动老虎滩海洋公园、森林动物园、圣亚海洋世界、大黑山风景区、冰峪沟(天门山)等一批“老字号”景区提质提档,引导景区智慧化建设,以科技赋能促进产业升级,推进老虎滩海洋公园海之梦、大连森林动物园熊猫苑、大黑山风景区提质升级、圣亚“厉害塔”改造等项目建设,推动森林动物园争创国家5A级旅游景区。
目前,我市文旅产业发展赋能城市迭代更新已呈现良好态势,比如老厂房改造更新的大连三十七相文旅科技产业园区项目,近两年先后获得“2022OPAL伦敦杰出地产设计奖—重建和翻新 铂金奖”“ 2022IDA美国国际设计奖—改造类金奖”“ 2023意大利A设计大奖赛—建筑与结构设计金奖”。冰山慧谷文旅产业园区也已经成为老厂房更新改造后的新晋文旅重点项目,下步,应总结以上项目更新成功经验,持续做好大连机车厂、大船重工等又一批城市老旧厂房更新以及城市主城区的历史街区和旅顺口历史街区的更新改造契机,双向实现既有城市更新之美又有文旅内涵之魂,让大连持续践行“将城市变成风景,将风景变成资本”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大连瑞得国际旅行社董事长 关晓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