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蓝航线同人】蓝色之泪第四十四章:凛冬将至
太平洋洋洋面,一个小小的指挥塔漏出海面,U-110穿过被联合海军暂时封锁的巴拿马运河仅用2天多的时间就从大西洋进入了太平洋。潜艇马力全开追赶开向上海的基地岛。
尼亚和安德烈等人躺在穿插在鱼雷中的床铺上玩着游戏;尼娜和逸仙等女性占领了潜艇中的艇长和军官舱室,唯一允许进入的雄性是被当时还不知情的施密特带来的地狱犬,它在B队行动时一直和U-110在一起。
“嘿,男孩子们,听听这个。”尼娜将艇长室的收音机接入艇内广播,CNN报道了白鹰联邦国防部长死亡和联合海军宣布陆战队第75团一营进驻华盛顿特区、第56团进驻弗吉尼亚州进行维和的消息。
“造船厂没了我们的船去哪修啊,新船怎么办?”安德烈丝毫不关心新闻的内容。
“我拿到尼米兹级的图纸了。”尼亚指指背包说:“我的基地有符合要求的干船坞和龙门吊,只要有材料就能开工。”
“果然你不会不留任何后路。”基米扒在尼亚的床边说:“也好,因为白鹰联邦的代表我们好多任务束手束脚。”
尼亚打开一包威化饼干吃起来,施密特用一盒坚果把地狱犬叫了回来:“这下白鹰政府他们更没底气在提要求了,当初谢菲尔德将军已经把联席会议的权力削了一大半了,现在他们彻底有名无实了。”
“不,只是其他的参与国有更多话语权了,联席会议会一直在的。”
“除非联合海军内部大换血。”欧文说:“不然联席会议会一直想办法向我们使绊子”
“逸仙,列克星敦把基地开到哪了,怎么还没追上?”
“列克星敦小姐说已经越过国际日界限了。”
“这么快?”尼亚躺在床上,床铺安装在一枚鱼雷的上面。潜艇里比任何时候都要悠闲,安德烈拿过尼亚的电脑玩起了塔科夫;基米缩在两枚鱼雷之间发呆;艇长室里时不时发出一阵笑声,女孩们相谈甚欢。
U-110一直保持着水面航行的状态,就这样临近了国际日界限。当晚,尼亚在睡梦中被尼娜摇醒:“快醒醒,出事了。”
“啥?”尼亚迷迷糊糊的翻过身问。
“北冰洋司令部报告,海域内发现塞壬的活动,之前一直在监控的疑似潜艇基地也有动静了。”
“搞什么啊。”尼亚翻身下床接过耳机,U-110和U96还有逸仙站在尼娜身边,尼亚调整好耳机的位置说:“企业、贝尔法斯特、大黄蜂、阿芙乐尔、塔什干、苏维埃罗西亚、基洛夫、明斯克、水星纪念、提尔比茨、敦刻尔克、爱斯基摩人、大青花鱼、鹦鹉螺,到普罗维杰尼亚与我和逸仙汇合,有必要的话可以不经允许直接通过任何国家的领海;U-110、U-96、巴尔的摩、皇家方舟,继续返回基地。”
“是,主人。”贝尔法斯特在基地回应到:“请问我是否要带上您的装备?”
“帮我带上白色的背包,再带一艘指挥舰。”
“是。”
尼亚和逸仙借着夜色爬出潜艇,逸仙将军舰展开停泊在潜艇旁边。尼娜看着两人爬上军舰挥手告别进入了潜艇,U-110向压载舱注水切换蓄电池驱动潜入水中。
“这里只有我们两个人了呢,指挥官。”逸仙依在尼亚肩上:“阿嚏~!感觉有点冷了。”
尼亚脱下外套裹住逸仙,顺势抱了起来。
“指挥官?”
尼亚抱着逸仙走进船舱,一脚踢开舱门。逸仙搂住尼亚的脖颈脸颊贴在他的肩膀前悄声说:“指挥官,现在还太早。”
“不早。”尼亚把逸仙丢在床上,用被子将逸仙卷了起来:“这样就不会冷了。二半夜的,赶紧睡吧。”说完尼亚就打着哈欠走了出去,逸仙钻出被子悄悄走到舰桥门口,尼亚站在舵机前转过船头向北航行。逸仙暗暗用力控制舵机向左转与尼亚抢方向,尼亚发现舵机在打手于是用力抓住舵轮扭回右边。
“嘻嘻。”感觉报了被丢在床上之仇的逸仙心满意足的回去睡觉了。
“睡得真好~”逸仙伸着懒腰走进舰桥,尼亚拎着一袋空饮料罐走了出来:“舰桥交给你了,我联系下贝法。”
“好。”逸仙跟在尼亚身边,她不必在舰桥里就可以控制整艘军舰。
“贝法,你们到哪里了?”尼亚按下耳机问。
“我们已经通过北海道附近海域了。”贝尔法斯特看着舷窗外说:“不过一直有挂着重樱军旗的军舰跟在我们,还起飞了直升机。”
“在出重樱领海之前火力驱逐,可以使用任何等级的武力,具体怎么做交给你判断了。企业状况怎么样?”
“企业小姐状况似乎不太好,约克城小姐受伤带给她的打击很大。”贝尔法斯特悄悄看向抱住双腿蜷缩在椅子上的企业说。
“你认为她还能继续执行任务吗?”
“我想,既然主人带企业小姐来了,那么我相信主人的判断。”
“好吧,我们在普罗维杰尼亚汇合,卡马洛夫在那里等我们。”
“是。”
尼亚摘下耳机,逸仙端着两碗炒饭走进了餐厅:“指挥官,今天吃海鲜炒饭。”
“好香啊。”尼亚盛起一勺饭,油脂裹住了米粒在灯光下闪闪发亮。米饭是逸仙精心煮过的,柔软且有弹性;鱿鱼更是新鲜:“怎么做到这么新鲜的?”
“因为是现杀的哦~”
“额……什么?”
“昨晚我在船后面挂了拖网,今天早上捞到了不少海鲜。”逸仙开始数起拖网都捞到了什么,尼亚边听边吃饭心想:所以才做海鲜炒饭的啊。
几天后逸仙慢慢将船舷靠在码头上,在臃肿的防寒服外套了战术背心的卡马洛夫向尼亚招手:“你们终于到了,你不知道塞壬在西伯利亚和北极冰面上是有多活跃。”
“冰面上还能理解,西伯利亚是怎么回事?”尼亚拉紧拉锁挡住从衣领处灌入的寒风,逸仙在旗袍外面穿了绒靴和长至小腿的羽绒服保暖,拖着旅行箱慢慢从舷梯上走下来。
“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它们竟然会到陆地上来。”
“好吧,那里就让80团的装甲部队去吧,我们直接去北极。”
马卡洛夫坐上驾驶座说:“我带你们去基地,先住下。其他人没有你们快,明天才能到。”
UAZ越野车载着三人向基地大楼驶去,一路上不断有涂有联合海军标志的依维柯LMV装甲车和豹2坦克向基地外部集结。UAZ越野车的空调几乎没什么用,车里和车外几乎一样寒冷,尼亚拉高衣领挡住脸试图更加暖和一些。
卡马洛夫用力踩下刹车,伴随着刹车的异响越野车在门口停了下来。门口的士兵接过逸仙的行李为她带路,尼亚和卡马洛夫站在车边,马卡洛夫打开发动机舱盖,一股热气冲了出来。
“怎么回事?”尼亚问。
“上次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出任务的时候撞了,一直没修好,等温度降下来我就去修车。”
“直接换一辆车不就行了。”
“这里可不是特种作战司令部,经费经不起挥霍,能节省还是得节省。”卡马洛夫上车查看温度表,指针已经离开了红区:“那我去修车了。有什么需要和我的副官说就行,他会满足你们的。”
“谢谢,明天见。”
卡马洛夫驾驶越野车离开了,尼亚拉起帽兜走进楼内,大楼外部很久但内部是新装修过的,几乎没有使用的痕迹。
尼亚打开房门,逸仙正坐在桌前保养雨伞,见尼亚进来便放下伞骨转过身指着外面密集的装甲车和坦克问:“指挥官,他们要去哪?”
“西伯利亚平原,那里有塞壬活动,但数量不多。”尼亚在床上坐下,外衣就挂着门后的衣架上。
逸仙组装好伞骨开始保养伞面,尼亚在桌子左侧坐下来拆开自己的手枪也开始擦拭上油。由于常年在海边和海上活动,两人的雨伞和手枪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侵蚀,必须进行保养或更换,这已经是尼亚第4支格洛克18手枪了。
室内的空调很有力,房间的温度比外面高不少。尼亚擦掉多余的油脂安好套筒检查循环,枪械运转非常流畅。逸仙打开伞,轴承经过保养旋转的更加顺滑,伞面有减少反光的设计使其并不光亮,哑光蓝色在海面上不十分显眼。
“要是鞍山她们也能来就好了。”逸仙收起雨伞说。
“她们还在南海没回来呢,据西太平洋司令部的报告那里也有塞壬出没,数量未知。”尼亚将手枪插回枪套锁定。
“还剩下这么多时间我们要做些什么呢?”
尼亚晃晃手中的钥匙:“不如我们去看看北方联合有什么好吃的?”
“好啊。”
“昨天好像吃的有点多了。”逸仙捂着肚子站在港口,地平线上已经出现了清晰的桅杆。
“没关系,还有一天的时间来消化。”尼亚用望远镜看向桅杆:“明天才会行动。”
舰队拉响汽笛,在拖船的帮助下慢慢靠岸。“指挥官!”明斯克翻过船舷跃向尼亚。
“你个疯丫头。”尼亚接住明斯克放在码头上:“你在想什么?”
“诶嘿嘿,动画里不都是这么演的嘛。难道指挥官连女孩都接不住吗?”
“这么高,摔到怎么办?啊。”
“好了好了。不要做这么危险的事情,就算主人能接住也不要这样做。”贝尔法斯特走上来搂住明斯克并将一个大背包递给尼亚:“主人,这是您的装备。”
“谢谢,贝法你总是这么可靠。”尼亚接过背包背在背上。
尼亚越过贝尔法斯特看到企业用大衣裹住自己,低头站在贝尔法斯特身后。尼亚走过去握起企业的手拉着她向基地走去,企业没有说话只是跟着尼亚向前走。
“怎么还失眠了。”尼亚睁开眼睛看着天花板数羊,逸仙在之前以为尼亚睡着了抱着枕头悄悄钻了进来。
尼亚轻轻移开逸仙环在自己胸前的手臂起身下床,月光艰难的从云缝中挤出然后又被厚厚的云层拦截,要不是基地内的探照灯几乎看不清外面。
“唔,企业?”透过窗户,尼亚看到企业独自向港口走去:“这么冷的天她出来做什么?”尼亚穿好衣服悄悄出门跟在企业后面。
企业走进舰桥缩在椅子上,呆望着前方。尼亚从餐厅里接了两杯热牛奶站在企业身边:“这么晚了不睡,在这坐着干嘛?”
“睡不着。”企业接过牛奶说。
“吃安眠药了吗?”
“不想吃,不想睡。”
“快睡吧,明天怎么办?”
“我怕……”企业的声音很小,在空旷安静的舰桥中却很清晰。
“怕什么,你一人就能歼灭白鹰任意一支航母编队,他们怕你还来不及呢。”
“我怕所有人都不在我身边了,姐姐、彭萨科拉、哈曼、明尼都受了那么重的伤。我们通过重樱领海的时贝尔法斯特用防空炮驱逐重樱军舰的时候,我看到了他们的表情,他们脸上充满了对更强大武力和死亡的恐惧。我不想在与塞壬的战斗失去你们,我害怕。”企业的脸颊在双腿见埋的更深了。
“别怕,我们都在这里。”尼亚抱住企业轻轻抚摸她的头说:“如果有独自解决不了的就来找我。绝对不要独自承担。”
“那,指挥官说我们是继承了以前战舰的意志诞生的那又是怎么回事?指挥官给我们看的记忆明显与这个说法不同。”
“抱歉,这件事上我骗了你。我不想让你们对自己是人类的身份产生怀疑,要不是当时你们问起,我一辈子都不会告诉你们。我从联合海军学院的时候就在训练你们,有些高官之所以视你们为军舰是因为他们害怕,一旦他们无法控制你们那对他们来说,你们就是不定时炸弹。”
“对不起,指挥官。我们逼的太紧了。”
“没关系,也许我不说以后你们也会从哪里知道了吧。不过我不想让你们也视自己为军舰,答应我,你们是独立的人,好吗。”
“好,指挥官。”企业紧贴在尼亚宽松的羽绒服上,尼亚拉开拉锁一人一半裹在其中,企业依在蛙服柔软的躯干部位睡熟了。
“好冷。指挥官,早饭是什么?”逸仙独自在尼亚的床上醒来,伸手一模却发现床上只有自己,再一看衣架上指挥官的衣服不见了:“指挥官?”
逸仙拉开窗帘,灰色基调的基地已然变成白色,融入了极地。楼下的装甲车完全被白雪覆盖,除了一个个凸起表明下面有汽车外,装甲车在地面上消失了。找不到尼亚,尼亚穿好衣服找到贝尔法斯特,此时贝尔法斯特也在找企业,两人一合计猜到企业可能在船上,于是拿出装甲车的钥匙将其从雪中开出,硬推出一条路前往港口。
“腰疼。”依在墙边睡了一晚的尼亚揉揉腰,企业盖着羽绒服睡在他的腿上。尼亚慢慢让企业枕在他的羽绒服上走到窗边:“哇哦。”
飞行甲板被大雪覆盖,不清理掉飞机无法起降。天空中大片切密集的雪花仍然没有停止的迹象,尼亚立刻叫来后勤人员清理每艘战舰上的积雪。
贝尔法斯特顶着车头厚重的积雪开到港口,此时后勤人员正在清理战舰的甲板,不断有积雪从甲板上落入海中。
“主人,您在吗?”贝尔法斯特推开舰桥们,只见到企业睡在软垫上,尼亚从她们后面端着一大盘培根出现问:“我在,出什么事了?”
“太好了,指挥官,我找你找了好久。”逸仙抱上来说。
“好了,我也不会走丢。既然来了那就叫其他人去基地的餐厅吃早饭吧,贝法,待会把企业叫醒。”尼亚端着盘子走回战舰上餐厅,逸仙紧跟上来。贝尔法斯特看看地板上的企业,于是坐下来叫醒她。
基地餐厅中,舰娘们坐在长桌前吃起早餐。尼亚端着餐盘环顾餐厅,企业打着哈欠被贝尔法斯特拉进餐厅:“早上好,指挥官。”
“早上好。看来你还是没睡醒。”
“过一会就好。”企业拿起餐盘去找自己喜欢吃的东西,贝尔法斯特也拿起餐盘去餐柜取餐。
尼亚和逸仙仔细打量餐厅中的不锈钢餐柜。每个餐柜后面都站着一位服务员,他们系着围裙,带着帽子,随着准备给来人的盘子里来上一勺咸肉。
这些东西看起来并不合尼亚和逸仙的胃口,咸肉的油脂黏糊糊的,两人更需要补充能量。于是尼亚径直走向烤架,负责的厨师将一盘煎蛋卷端给尼亚前面的人。
厨师用眼睛问尼亚,尼亚说道:“四个煎肉饼,再来两块香肠,再给我一碟洋葱。”
在厨师给尼亚煎肉饼的时候,逸仙拿起几片烤面包和一块黄油,当逸仙在餐厅里转了一圈盘子里又多了一碗水果。
四人在餐桌前会合,刚坐下分好饭菜一身酒气的苏维埃罗西亚端着餐盘坐在尼亚旁边。尼亚捂住鼻子说:“你怎么又喝酒了?”
“这只是水而已。”苏维埃罗西亚像往常那样回答,抓起面包和腌猪油吃起来。
“我没收了。”尼亚从苏维埃罗西亚的口袋中掏出酒瓶收进自己的衣袋:“这次任务期间你一口酒也别想喝。”
“指挥官同志太不近人情了。”苏维埃罗西亚随口抱怨道,不过她没有阻拦尼亚,始终在大快朵颐。尼亚非常确信她在其他地方藏了更多的酒,就像当年的宇航员一样。
吃饱喝足,卡马洛夫带队将尼亚等人送到港口,在他们上船后登上了旁边的阿利伯克级驱逐舰。
舰桥中尼亚打开海图说:“我们分成两组行动。企业、逸仙、贝尔法斯特、敦刻尔克、大黄蜂、苏维埃罗西亚、塔什干、爱斯基摩人、大青花鱼、鹦鹉螺,我们是第一组;其他人在我们后方100公里作为QRF待命,听阿芙乐尔指挥,卡马洛夫会和你们一起协助调配北冰洋舰队的火力。”
“北冰洋司令部失去了塞壬的动向,我们只能在航道上巡航,时间可能会相当长。30分钟准备。”
“知道了。”舰娘们各自散去,离开指挥舰做出发的准备。尼亚打开背包从中拿出一支经过改装并喷涂了白色迷彩的AK103展开泽宁特PT-3枪托调整托腮板,拉开枪机检查枪膛,确认循环顺畅后尼亚安装好弹鼓,在携行具的两侧塞进6个弹匣,手枪套固定在右侧腰部。
“感觉真不错。”作为被AR-15系列喂大的射手,尼亚用起AK来也一样熟练。尼亚翻起G33放大镜,放大镜有3倍的倍率,与EOTech556全息瞄具配合可以在白天打的更准,但与夜视仪特别是双目和四目夜视仪同时使用有冲突,所以尼亚在护木上方安装了激光指示器,只要打开IR激光束就可以通过夜视仪方便的瞄准。
硕大的组合瞄具安装在泽宁特B-33导轨机匣盖上,机匣盖与B-30下护木、B-31C上护木配合使用,极长的护木上安装了小握把和单独的手电,可在可见光与红外灯之间切换。尼亚还在枪口安装了造型夸张,同样由泽宁特生产的DTK-1制退器,前端带有其标志性的攻击头,用来击碎玻璃、撞门、捅人;两刺之间的凹槽可以卡住铁丝给子弹定向,用子弹切断铁丝。
“指挥官,我们准备好了。”逸仙和企业走进舰桥说:“随时可以出发。”
“很好,通知卡马洛夫,按计划行动。我们出发。”尼亚拉响汽笛,拖船帮助巨大的战舰安全驶离港口。
阿芙乐尔带队在尼亚等人后方100公里的位置跟随航行雪越下越大风速也愈加快起来,即使隔着战舰的装甲板也能听见呼啸的狂风。阿芙乐尔看向控制台上的温度计降至-30℃以下,风速计显示风速已经超过了97公里/小时,能见度更是远不足一公里,舰队完全依赖于雷达和声呐航行。
“今天是怎么了。”
“天气预报没说会出现暴风雪啊。”
北冰洋司令部派出了2艘阿利伯克级驱逐舰和两艘黄蜂级两栖攻击舰的舰队配合尼亚,4艘战舰远远分开避免在风雪中相撞。
“我联系下指挥官。”阿芙乐尔拿起对讲:“指挥官,我是阿芙乐尔,收到请回答。”
对讲里只出现了一些杂音,并没有尼亚的声音出现。“指挥官,我是阿芙乐尔,收到请回答。”
“联系不上指挥官。”
“可能是被暴风雪干扰了吧。”卡马洛夫尝试联络未果后说:“在这种时候无线电经常不好用。”
阿芙乐尔看看雷达界面,前方100公里处除了己方识别标记和航道标记再无其他:“可能只是普通的被磁场和暴风雪干扰了吧。”
快速反应部队前方200公里处,空旷的海域被浮冰逐渐封闭,一片冰原凭空出现在航道上。走在前方的尼亚组根本没有发现舰队前方100公里的位置已经失去了航道,仍然保持巡航速度前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