烨火烧不晋之谋国10
Chapter10
范宇说得没错,科考确实也是看长相的,最后的殿试由皇帝亲自出题,在仪容仪表方面也很重视。
“严格说来,除了仪容仪表,还要看籍贯、姓名等等,难不成我还都改了?”徐晋微微一笑,打开那瓶药膏闻了闻:倒是不如韩烨给他的那瓶。
“对了,余兄,若是我没有记错,你可是渭南人?”范宇像是猛然想到了什么,徐晋点头,他接着道:“去年渭河改道,百姓死伤重大,官府还让周边县州填空城,你怎么还用‘淼’这个字啊?”
徐晋的脸色难看,拉着范宇问:“你可知善化寺可有波及?”
范宇摇头:“作为渭南人,你竟不知?”
接着徐晋将自己的身世及游学经历告知,范宇一时不知该恭贺他躲过一劫,还是安慰他节哀。
“名字本为印光大师所赐,现为了避渭河改道之祸,我便改名为‘余韧霜’吧。”
“余兄这个名字倒是有几分江湖气,淡了些风雅。”
徐晋不置可否,倒是上茶的小二搭腔了:“我觉得这位客官名字改得挺好的,既避讳了家乡的祸事,又表明了心智坚韧、高洁如霜。”
只是一波小插曲,随着时间的临近,整个长安城便成了读书人的天下。
四处可见的考生、满天乱飞的考试资料以及入夜后各处的酒局。
这些热闹和徐晋都无关,他要做的就是不显山漏水地通过乡试,明年春天以全新的身份去京城参加会试、殿试,在京城谋得一方天地。
与徐晋的心无旁骛不同,韩烨这些天事情有些杂。
内政有重修左藏库、科举;外政有玄翰的蠢蠢欲动。
左藏库的选址做了更改,而且狡兔三窟,一库便三库;上一届科举因为舞弊案,百姓对于吏部多有微词,所以韩烨主张由礼部主办;至于玄翰,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骚扰回去即可,玄翰本国不到一个月时间接连两次政变,动荡不止,而大靖九百万两白银在手,根本不惧怕战争。甚至朱霄本人才是真的怕战,这些小动作是因为不甘心被耍弄;大靖不战,是有些说不过去的。
“太子为何惧战?”嘉宁帝完全不知道自己这个儿子在想什么,手头没有钱的时候,硬着头打仗;现下手头宽裕倒是不想打了。
“儿臣并非惧战,而是认为不值得一战。”韩烨解释,有理有据:“现下玄翰朝廷是乱象频出,但是军队却士气高涨;反观我大靖,正在进行的科举、左藏库修建以及安宁在边城的水军训练,都不好停手。况且儿臣认为以朱霄的修为,不到二十年,玄翰就会岌岌可危,那时候大靖会以最小的代价统一长江南北。”
最重要的原因,韩烨并没有说:朱霄及玄翰的罪,应该让徐晋去罚。
“算了,便听你的吧。”嘉宁帝这些年越发觉得力不从心了,况且韩烨真的长大了。
朱霄那边小动作搞了不少,但都被大靖一一还回去了,没有占到什么便宜,也就安静了很多。
江南多美人,在西南美人尽收之后,朱霄终于对东南下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