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离职,先反思离职
11月6号是特别的一天,因为就在那天,我下定决心,半年后我要离职。
离职其实是一件很繁琐的事情,从为什么要离职,到准备离职,到未来做什么,以及身边人的理解都和这件事有关。
下面简单说说决定离职的那天发生什么。那一周,周一到周五加了三天班,周二晚上培训讲座到8点半,周三晚上客户开会到11点,周四晚上,给客户提供资料到7点半,并被告知周日将安排开会。在完成了本周的工作内容后,周六早上11点半,老板助理在群里at人,要求提供软著申请材料,要求周一之前提供到位。
在看到信息的当时,我第一反应是我真的很不想工作了,然后本能的开始开解自己,这项工作很简单的,我只要抽出一个小时就能完成了。完成了之后我就可以休息了。
在心灵挣扎的间隙,我突然觉察到这样一个事实,我为什么要独自一人在家说服自己做并不想做的事情呢?
委屈之情瞬间翻涌了上来,想起今年的种种,再也克制不住伤心,在家里一个人爆哭。
今年的工作非常的劳碌。也许是大环境不好,又或者是为了抢占业务市场。不管是晚上,周末,还是节假日,都有人在加班。核心骨干更是一刻都不停的在疯狂运转。甲方不断的提出需求又推倒重来,今天要演示,明天要宣传。除了配合调整开发产品之外,讲稿和ppt都需要我们出版本。每天都可以听到老板在公司里大喊大叫。
在这样压抑的环境中,我们每个人都在忙于业务,公司也无心提供福利,因为没有人有空关心这些事情。令人紧张的消息又不断传来,XX离职了,开发进度慢了,人手招不到。那段时间的招聘要求也非常离谱,需要你有相关的工作经验,第二天就要到岗,到岗后要每天加班,先看你答不答应,再聊薪资。
你们肯定想不到,这样一家压抑的公司,在一开始,完全不是这样的。
当时我们是仅十二人的小公司,虽然每天上班事情忙乱,但下班就会立刻结束,而且同事之间关系特别好。福利待遇也很不错,每天工作七小时,五险一金,餐费,节日都有补贴,年终给的很多,不低于两个月的工资。
我算是见证了一家公司如何黑化的过程吧。当然,这篇文章并不是想要抱怨现状,而是作为了解我工作的背景。下面简单说下我的工作内容。
我在这样的公司里担任着不知道是什么的角色。因为早期是小公司,我对自己的职业规划又过于天真。老板说什么就是什么。于是我现在的工作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写讲稿、写代码、跟进代码发布进度、跟进其他人代码编写进度、与会做会议记录、写建设方案、写验收方案、提出对ppt的修改意见、设计功能原型图、组织团队、整理申报指南、对接客户。基本全流程我都可以插一手。
小公司做的事情就会有如此杂乱,入职小公司的同学们要注意规划自己的工作内容边界,通过表明自己的工作意向,以及和组长的沟通。来防止自己变成一个烂活承接王。就算接烂活,也要有方向的去接。当然,如果你的上司不听取你的意向的话,直接换吧,不尊重人的公司,注定发展不长远。
我自己花了整整两年才醒悟过来,在小公司的这些技能并不专业,比如讲稿、建设方案完全没有合适的人进行指导。只能自己摸索着写,老板在这方面不仅不专业,还按照她不专业的眼光来指导我。于是我的大部分时间浪费在了这种没有正确技能方向的培养上。
有些朋友可能看公司氛围好,福利高,想着就算不讲究工作内容也没关系。可以看看我,我就是教训。在刚毕业的时候,我并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在“毕业即失业”的恐惧下,以及不想为家里人增添负担的偏执认知中(虽然家里养一个我完全不费钱,一个月400差不多就完事了)。我可以说是在第一波求职失败后,随便找了一个公司。当时还十分开心,觉得运气很好,回了老家也有还不错的工作。
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带来的混乱的工作内容,导致在今年的加班安排中,我的工作非常的混乱,相当于哪里忙我就去哪帮把手,晚上到9.30之前都紧张着,生怕下一刻联系我做什么事情。各位在将来十几年的工作生涯中,也一定会遇到忙碌的时候,如果不想落入这种困境,早点明确自己的工作范围是明智的行为。
在如此繁重的工作中,面对加班是我的必备课题。
说来惭愧,我并没有扭转加班的事态,只是自顾自的做了挣扎。我在同事口中是加班的人才,而在老板口中,则认为很少加班,还散播不加班情绪。
加班的不利之处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加班,我本身的学习时间被疯狂的压缩。在入职前的三个月,我看书达到20多本,入职后的一年,看书为17本,而今年,看书不足10本。更遑论对知识进行总结沉淀了。我对加班一直是有点过激的反对态度,我认为没有事情是8小时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必然有某处发生了不合理的事情。并且我坚决贯彻这一理念,试图让身边的人相信我认为的事实。
从今年开年察觉到公司气氛不对开始,我对自己的加班情况进行了记录。300天里加班70次 ,平均三到四天加一次班,也就是一周加班两天。我们公司的加班,和大厂的996加班并不一样,不是摸鱼摸到9点可以回家这种情况。而是高强度的,必须要把某个问题处理掉才能回去。
因此我今年长时间的对公司心怀不满,我认为太多的时间浪费在信息共享上,没有合理的组织架构,没有良好的管理思路、无法控制或引导客户需求。在内心组织完种种解决方案后,有个机会,我和老板聊到了关于加班问题的解决方案。但是,我的建议被搁置了,甚至老板因此找我谈论加班态度。
我无语了,在那个时候,老板立刻退出了我心中的谈话名单。离职的念头也在疯狂涌动。但是房租还有4个月,我忍。
我反抗加班的行为就此告终。
加班还是一如既往,而人唯有适应性高的可怕,我有时候会想,加班就加班,反正还有钱拿,等我们公司倒闭后再找新工作就好了。但又觉得人为什么要知道shit难吃,还要逼自己吃shit呢?
有一天,我的存款到了10w,算是一个里程碑。我有点高兴,然后想,我终于能够离职了。但是我离职要做什么呢?我在这个点上又卡住了。
长时间的加班,带走的不仅仅是精力,还有对新方向的探寻。世界那么大,我工作了两年,却还是没有一点认识。我很具体的考虑,如果不上班了,我会怎么样?
我可能会和放假一样无所事事,就算有空白的时间也不知道做些什么,我会整天呆在家里,又忧郁又迷茫。我太了解自己了,我就是一个遵从本能的人。同时我也意识到了,刚毕业的时候以为最重要的钱,在工作几年后就变得根本不重要,因为钱会变小,会消失,打工攒的小钱,对于改变未来这件大事来说太小太小。钱是退路,它只能被留下,不能带我们前进。
我清楚的感受到,不能停止寻找热爱和方向。埋头工作赚钱,是在逃避自己。就算你赚了20w,30w,40w你还是没变,你只能感受到自己成为了业务工具人。还有不知何时钱会瞬间贬值的恐慌。
于是在想到一定要离职的那一刻,我马上决定了给自己半年的期限,在这期间寻找自己的热爱和方向。多多尝试、大胆迈进。至少要有更加明确的工作规划,和企业选择要求。这是我半年间一定要完成的任务。就算没有找到,我也必须离职。
为了离职,我做了些准备。先和关系紧密的同事打好招呼,免得工作内容突然交接。和父母提前做好沟通,毕竟我的收入也是家里经济来源的一部分。我的组长,在听到我要离职的消息后,打电话和我谈了4个小时,一直在帮助疏导我的心理,真的非常感谢他,同时也表示在之后的半年里,会带我改造产品的核心代码,来提高我的代码技能水平。(我一开始进入公司是想成为前端的,只是我的不坚定,让我绕了很远很远的路,现在绕到了后端)组长还帮我和老板进行了沟通,拿掉了杂乱的事务,就解决信息共享这个问题和我进行了讨论,并且开始在组内试用解决方案。并且组长自己也打算在明年离职,碰到这样的组长,是我幸运中的幸运。
家里人也给了我足够的支持,我的妈妈相信我可以走出自己的道路,在我将自己的想法和来龙去脉和她交代的一清二楚之后,她说:你有这些想法,你以后不管做什么,你都会有好日子过的。朋友们自然也是了,支持我的一切决定,当然在之前辗转反侧的日子里,真是打扰了朋友们不少,哈哈。
在工作压力和迈向新方向的压力下,我也有很多情绪激动的时候。通过不断的正念,不断的和人沟通,不断的冥想和管理日程。我再一次跨过了焦虑和忧郁。面临一个新的阶段。
最后,这件事只剩下半年后和老板提离职了。
在我离开以后,我究竟会不会后悔呢?还有半年,我拭目以待。
离职的事情告一段落,希望分享的这段经历能对各位有所启发,也感谢各位耐心看完我的故事,人生不是个好故事,分享出来总是无聊的,我们能一起无聊,是一段不错的缘分。下次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