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的毛主席故乡湖南湘潭 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

湖南湘潭因盛产湘莲而别称“莲城”,又称”潭城“,毛泽东主席诞生于湘潭韶山,彭德怀诞生于湘潭乌石乡彭家围子,大画家齐白石出生于湘潭白石铺,湘潭真是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秀丽的湘江将湘潭城分为东西岸,1961年建成的湘江大桥,方便了两岸的来往。

位于湘潭市中心的雨湖公园,因地势低洼,积雨成湖而得名。历来就为湘潭风景名胜地,自古就有"垂柳碧孤塔,夕阳红半桥"的名句传诵至今。

1973年的的湘潭,已经成为了一个新兴的工业城市,图为湘潭东岸的工业区一角。那时候,冒着黑烟的大烟囱,正是工业化现代化的一大标志。

大跃进时期建成的湘潭钢铁厂,已经是湖南重要的钢铁企业。

半导体厂大部分是青年工人,他们已经能熟练掌握半导体器件的生产技术。

湘潭纺织厂是大型纺织企业,生产的大批花布,供给城乡需要。那时候买布,都还要布票。一年到头,难得做件新衣服。

始建于1952年的军工企业江南机器厂,是"一五"期间前苏联援建的156个重点工程之一,培养了一批技术骨干。图为该厂先进生产者徐国良(左)在向青年工人传授技术。对了,现在大名鼎鼎的红箭反坦克导弹就是出自这里。

湘潭电机厂生产的150吨矿用电机车,湘潭电机厂的前身是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于1936年创建的中央电工器材厂。

工人们在一起共同鉴定铣刀的质量。

那时候流行街办企业,图为街道办起来的一个化工厂的车间。

那时候湘潭市各大工厂的工人们还经常一起进行技术交流,解决生产中的疑难问题。几十年过去了,湘潭电机厂、湘潭钢铁厂、江南机器厂这些老牌国企已经是国内知名企业了。以上图片为宋学广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