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山跳崖”事件后续:约死群,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


张家界4人跳崖事件,已经过去了十几天,同时也有了更多后续。
4月2日当天,他们在同一个笔记本上,写下了相同的一句话:
本人某某某,具有民事行为能力,与其他人无关。
以这种方式和这个世界告别。

事发后,有媒体采访到了家属。
结论是:这不是绝望的4个人,更是4个苦命的家庭。
3男1女,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来自农村的在外务工人员。
四个人里唯一的女孩,叫陈婷,今年23岁,我想跟你讲讲她的故事。

16岁时,她辍学,母亲给她找了个学美容的师傅。
学了半年,她就外出打工,这对于一个孩子来讲,已经算是成人,做着成人的工作,顶着成人的压力。
她先后去了内江、成都、广东等地,学过裁缝,进过工厂,做过美容师。
她每个月会给家里打一到两次电话。
母亲说,她从未打听女儿身处何方。
“我也不问她在哪个城市打工,我就问她生活好不好,就不管那些。”
母亲不是不关心女儿,只是家里糟心事太多,根本顾不上。
那时,陈婷在一家美容院工作,一个月底薪+提成有5000多。
可是,生活总有变故,后来美容院生意不景气,陈婷突然被告知,以后的工资没有底薪,只算提成。她曾跟母亲和男友说,自己想换一个工资高一点的工作。

然而,这个时候,家里发生的另一件事,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父亲确诊了癌症。
这一变故,让原本就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不仅要给父亲一直化疗治病,还要供弟弟读书!
这些对陈婷的打击很大,从那以后,活泼开朗的她变得沉默寡言,情绪一直比较低落。
4月4日13时18分,她发布了最后一条朋友圈。
“你好世界,再见。”成了她留给这个世界的最后一句话。

林奕含在《房思琪的初恋乐园》中说的一句话:
你必须承认,有些痛苦就是毁灭的。
我坚信,每一个决心赴死的人,他们在生前肯定都努力挣扎过,她曾用力地活过。

有人刻薄地说:觉得他们自杀,是因为懒,想挣大钱又没能力,一点责任都担负不了。

然而更多的人是表示理解:
没有报复社会,没有连累别人,还写了免责声明,善良的人,一路走好。
其实已生无可恋,尘世间的纷纷扰扰,已经达到自己承受的极限,所以选择这种方式结束。
目前,大部分的成年人都在坚持的“活着”。
我玩游戏的,如果开局不好,也会选择重开一把。



2018年,也有三名年轻人在“约S群”相约,一起去武汉某出租屋内烧炭自杀,并留下遗书:“我们是自愿的,不关任何人的事。”
现场门窗全部被封得死死的,可见他们三人都是心意已决。这种群有专业暗号,跳河叫“潜水”,烧炭叫“烧烤”,跳崖叫“荡秋千”,跳楼叫“蹦极”.......
这个群里面有500人,他们的群图标,是“奠”。

想起李大钊先生说过的一句话:
“我李大钊也怕死,但是我更害怕的是,看着你们一代代的年轻人,老去了,麻木了,沉默了。这比死还可怕。”

我曾经看过一部纪录片,叫《算命》,这是一部真实记录社会底层小人物,摸爬滚打的片子,主角都是“下九流”的人物,江湖骗子、老鸨和红灯区的特殊从业者等。

影片的主人公厉百程,是一个六十多岁的残疾老头,靠给人算命谋生。
1992年,42岁的厉百程,通过别人得知,有一个常年被家里人虐待的残障女人,每天在遭受虐待。

于是,厉百程从300元砍到130元,把什么也不会做只会傻笑的石珍珠“买”回了家——成了他的“老伴”。那一年,石珍珠45岁。
石珍珠也是个残疾人,聋、哑、傻、残,都占全。
然而,她更是个苦命的女人
十几岁失去父母,在大哥家生活又惨遭虐待。
她睡觉连炕都没有,搭一个地震那种防震棚子就是她的“窝”,活得像流浪的,不起眼的猫猫狗狗。

下雪了想进屋,哥哥嫂子不给她开门,她在外头冻的嗷嗷叫。
厉百程说:“她就算啥都不会,我也无所谓。我把她接来就只为做伴侣,陪伴我生活,给我生活增添一份幸福。”
由于石珍珠智力有缺陷,她经常走丢,于是厉百程就拖着瘸腿去找。
有人调侃说:“丢了得了,丢了就省心了。”
厉百程只是去找,丢一次,他找一次,每一次都能找到。

无论走到哪里,厉百程都会带着自己的妻子石珍珠。
他说:有个女人就好像有个家似的,就很幸福。

但有时也会说她像个包袱,却又不忍心把她抛下。
他还说“贫不择妻,寒不择衣,慌不择路,饥不择食”。
贫不择妻,是无奈,也是现实。
但活下去,是促使彼此更加紧密的“纽带”。

有一年冬天下雪,石珍珠她扫完自家门前雪,又去扫邻居家的。
给流浪猫做个窝,她能开心好久,那个窝,就像厉百程给她的家。她笑着,被人戏称现代傻活佛。

影片中,有一次导演问厉百程:
“没有任何乐趣的生活,活着还有意义吗?”
厉百程说:
“没乐趣就不活了吗?这话说的,太无情了。”
我想这句话,应该说给我们每一个人听。
生如蝼蚁,活如蝼蚁。
我们都在坚强的活着,只是为了活着就好了。
有的人出入厅堂之上,有的人爬于泥垢水渠。
偶尔抱怨两句,依然向前走。
甭管老天爷对你咋样,你就活你的!只是活着!
在平静的绝望中依然保有欲望,那就是希望。
愿共勉,好了,我是半耳聆,感谢关注,也希望你每天好心情。
-END-
文稿 | 半耳聆
播音 | 半耳聆
视频 | 半耳聆
图片 | 网 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