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礼仪,就是何事惊慌
什么是礼仪,就是何事惊慌
2022-03-21
法餐让人崩溃的主要原因就是太耗时间了,而也就是如此,才有了法国的礼仪文化。而那些带着钢圈,穿着行动不便的裙子,也是让你有礼仪的物理条件,这些的结果都指向慢。就像是我们的旗袍和裹脚,都是为了慢,而学习的和服更慢,大家也都知道了……
什么是礼仪,就是何事惊慌!
曾国藩的一个家书,给他的儿子还是跟他的弟弟反复提到,你吃饭,走路,说话,有没有再慢些?
礼就是一种尊重的艺术,规范的艺术,一种活在当下的艺术。就是他把当下眼前的这件事情,视为最重要的,认认真真的,他不把它当成是一个手段,当成是一个通向未来的垫脚石。所以在一个仪式里头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人们都非常庄重,越是那种隆重的仪式里头,节奏它是很缓慢的,表面上看是缓慢的,实际上它是要连贯,它不能停。
一个人开快车的时候你可以走神的,我们做很多事情,做得很快的时候,你会走神。但是如果你要连贯的,而且很缓慢的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你很难走神,骑自行车,你要骑的很慢的时候,你就不可能走神。

比如慢读,一下子就能够检测你的注意力。你慢读的时候,往往是最难集中的,也就是说一下子就会想到别的事情上去。如果一个人,他很慢的阅读,但是他不想着别的,他沉浸在这种文字和体验里的时候,那证明他是注意力品质是非常好的。这注意力品质,它会影响到我们的整个的气质,我们的整个的气质,它就是一种沉稳感和力量感。我们有时候说一个女子,很有气质,其实就是在一种连贯的慢,她不受别的东西的影响。
秦始皇被刺杀多了,在被刺杀的时候,别人都会惊慌,他还徐行缓步。被人会肃然起敬,就是在任何危机的时候,泰山毁于前而面不改色,但是实际上就是习惯了。我们说的一个人的气质,男性也好,女性也好,其实就都是一种定力,这种定力它不是白痴的那种,完全丧失感知力,他能够感知到,但是他不为所动,就那样一种状态。我们说一个人有那种古典的气质,尤其是称赞一个女性,有民国范儿,其实都包涵着这样一种定力,一种沉稳,她的慢不是怠慢,不是迟缓,它是一个一以贯之的,但又遵守着一种内在节奏的状态。
我们常说人不卑不亢,很有礼节,其实简单来说就是何事惊慌,做到谦卑和尊重。谦卑的本质是不自视甚高,尊重,还是讲的那个礼,克己复礼那个“礼”。《菜根谭》里有一句话说你对小人,不患不严,而患不凶。你能做到不凶,就一个就说按照世俗的标准来说很不值得尊重的人,你能够表现出在他面前不凶恶,对于位置比你高的人不患不恭,不患你对他不恭敬,而患有礼。就是说你对他是有礼的,那个礼就是不卑不亢的那样一种观念。
还有就是平和,真正有礼数的人,就有修养的人,他是对于位置比他高的人,他不会过于谦卑,过于毕恭毕敬,那个因为那样做是很容易的,对于比他位置低的人,他不会表现出那种盛气凌人,那种甚至是凶恶的那一面。所以呢他就是平和,就是那种分别心很小。
何事惊慌?要做定海神针。
比如说一个危机爆发了之后,所有的人都成了热锅上的蚂蚁的时候,你发现那个老大他是那样一种淡定从容的时候,他就是个定海神针!
————完————
笑古笑今,笑东笑西笑南笑北,
笑来笑去,笑自己原来无知无识。
观事观物,观天观地观日观月,
观上观下,观他人总是有高有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