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比伦柏林》S3E5:当局者迷,关心则乱

许多事情并不复杂,稍微动动脑子就能想明白——但因为关系到了利益、感情等自己在意的东西,很多人却变得看不清近在眼前的事情。
在本集中,所有主要角色都在某些方面犯了这样的毛病。
一筹莫展
格里安和博姆一起前往参加“土星兄弟会”秘术师的集会。
这两人一直不对付,尤其是在意“主动权”的博姆,他终于忍不住开腔了:都怪空降过来的格里安,抢了本该属于自己的位置,就因为他有背景有关系。

这解释了博姆为何总是“不友善”——把话挑明了也好,反正他们俩互不相信,之后也别惺惺作态了。
与夏洛特汇合后,三人进入了崔斯坦·霍特的别墅,这场聚会充满了“邪教”范儿,特别是让贝蒂“复活”的仪式,着实令人大开眼界。

主持仪式之人是施密特博士(看来越懂科学之人越容易利用迷信蛊惑人心啊),而在进行“连接”程序时,格里安和夏洛特还“被迫”舌吻了……
在进屋前,博姆和格里安就起过争执,博姆主张一见到崔斯坦就抓人,格里安坚持见机行事。当仪式进行到高潮时,博姆实在看不下去,亮明身份抓捕了正在“感召亡妻”的崔斯坦。

格里安则跑去追赶施密特——他已经知道施密特是哥哥阿诺了,但施密特也已深度“催眠”过格里安了,格里安能记住什么,都得他说了算。
个人感觉施密特与凶案没有太大关系,在此出现只是出于他在该组织里的特殊地位,属于偶然交集。

第二天是审讯日,从夏洛特上班途中众人的表现来看,她在警局绝大多数人眼里,依然是个花瓶性质的“女性符号”。
其他人有偏见就算了,怕就怕顶头上司也给自己坐冷板凳——博姆这次不骗人了,改让夏洛特去做机械无脑的文案活儿,而让她下班来关灯,则算是故意整人。

显然,在博姆眼里,夏洛特是格里安的“嫡系”,怎么能给好眼色看呢?
接下去审问崔斯坦的环节,博姆没等格里安到场就自己开始了,可审讯情况却令他大为意外:按照崔斯坦的说法,他不过是在和死去的妻子通灵,而那些片场里指向他的不利证据,都只是“通灵仪式”所需的准备罢了。

做“法事”不犯法吧?崔斯坦的证词都解释得通,包括他有条件拿到钥匙,现有的证据和猜测,无法判定他杀人。
郁闷的博姆出来透气,在审讯室外听了一半的格里安直言崔斯坦(目前)没问题,警方必须得放了他。

可不愿接受失败的博姆,非要再多扣留崔斯坦一会儿继续询问,结果自然是徒劳无功。
柳暗花明
晚上刚抓完人,格里安一早又去和卡特尔巴赫见面了。
这下可算知道他为啥对格里安心存芥蒂了,原来他在意格里安为“德共袭击事件”做过假证。

格里安简单重申了自己“警察”的立场后,进入了正题,把摄有名单的照片递给了卡特尔巴赫。
当得知这份名单来自于“政治警察的档案”,卡特尔巴赫认为这应该是一份“好人”名单,比如汉斯·利腾律师,就是为德共党打官司的“正义之士”。

乍看之下,这份名单上的人与“本达案”没有直接关系,但若是我们站在温特的角度上去看,其实上面这些人都与自己的“大计划”有所联系,比如汉斯律师,正是温特提过“状告崔基贝尔局长”的律师。
卡特尔巴赫察觉到格里安的好意后,先把自己的调查情况告诉了他,继而又怀疑他来套自己的话,格里安立即澄清:(我现在手头上的事儿够多了)你的惊天爆料对我没用,也和我没关系。

心中稍定的卡特尔巴赫开了个玩笑,随即脚底抹油——看来让格里安替自己的早餐买单,才是他此时此地约见的原因。
格里安回到警局后,在电梯里与夏洛特不期而遇,他把名单交给对方,让夏洛特尽快整理出名单上每个人的信息。

于情于理,似乎都是格里安给自己的工作更加重要,不到半天,夏洛特就把能找到的户籍和号码都标注好了。
在此名单中,有一位名叫凯斯勒·霍斯特的锁匠,他是纳粹党核心成员,同时也是上一季和“弗里茨”共同诓骗过格蕾塔的“奥托”。

所以说,名单上的人能够拼凑起“本达案”以及背后计划的全貌,温特把凯斯勒放了进去,说明他对纳粹党也留了一手——他只是没想到如此高权限的机密档案还会泄露,还会有人能联系起来。
在格蕾塔面前阴险狠毒的凯斯勒,在生活中却有着为妓女爱尔娜赎身的另一面。

“我认识了一些人,有些影响力,只要他们出面,你就自由了。”年轻小伙爱上妓女的故事,每个年代都在发生……
在另一边,忧心忡忡的卡特尔巴赫茶饭不思,伊丽莎白见状主动关心起了他,还比作他的“自己人”,同意他的政治观点,肯定他作为记者的使命价值,顺便打听起了他的秘密。

别觉得房东太太突然转性了,伊丽莎白八成是帮格里安问的——最直接证据是,当卡特尔巴赫暗示她去他房间时,伊丽莎白只让他“当好记者”就行。
若是如此,那格里安嘴上说的“没用”都是假的,他想知道名单上所有人的一切。
玉石俱焚
本集还上演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黑帮集会”,“龙头老大”埃德加向其他帮会明说了自己正在遭受的困难。

“大家可以竞争,但不能往死里搞,因为我们既是对手,也是同盟……大家把持了整个柏林的娱乐业和非法生意,现在却只有我在受到重创。”
我半死不活了,谁获益最大,谁就是元凶——埃德加这套逻辑没啥毛病,最有可能搞他的确实是同行。

有人站出来说了句公道话:理论上,我们谁都想要你市中心的黄金地盘,做最好的生意、赚最多的钱、过最奢侈的生活,可黑帮想动手改朝换代,不会如此拐弯抹角。
暗杀女演员、背后使绊子,不是黑帮作风——但埃德加这次可不单纯是来听解释的。

瓦尔特直接放了狠话:如果你们不一起把人揪出来,那我们就和所有人同归于尽!这招“玉石俱焚”,说明亚美尼亚人已经到了狗急跳墙的疯狂边缘。
上集出现过老头和缺舌头的送货员,本集也出现在了黑帮会议中,经人提醒后我发现,原来他曾在S1E1中出现过,就是那个手下桑德尔(或者他自己)卖假酒被埃德加教训的酒贩子。

而那个被割了舌头的桑德尔,就是供出崔斯坦的送货员……这个贩酒黑帮确实有理由坑埃德加,就不知是主谋还是从犯了。
在回去的路上,力不从心的埃德加说起了犹大的故事,殊不知真正背叛自己的人,可能就在他身边——妻子埃斯特尔正在兴致勃勃地观看《激情恶魔》,并一边看一边做记录。

之后埃斯特尔还写起了剧本,从词句细节来看,她借鉴了1927年德国著名的经典电影《大都会》……
也许,埃斯特尔的“背叛”,仅仅出于单纯的“报复”和“追求”罢了。
兜兜转转
想嗑格里安和夏洛特这对CP的朋友,本集可谓是又甜又心塞。
两人在电梯里说完正事后,又忍不住互相说了对方“状态不佳”,格里安顺口吐露“家里人离开了,去了科隆。”

由于夏洛特之前在酒店外见过黑尔嘉,因此明白格里安在说谎或者被骗了。
此时,阿尔弗雷德又来看望黑尔嘉了。这回,黑尔嘉说出了自己的答案,“我想要离开一切”。

可另一方面,她也不太理解自己为什么要逃离、求助,做出这些冒险之举。
阿尔弗雷德替黑尔嘉说出了理由,而这也是他欣赏黑尔嘉的真正原因:你想了解未知,那个你总在拒绝的“陌生人”,才是真实的你——和我一样。

虽然两人这段话(以及两人的关系)有些玄乎,但我总算砸吧出味道来了:阿尔弗雷德看到了黑尔嘉身上那种“欲求不满”的饥饿和渴望,在随波逐流的大时代中,这并非贪婪,而是勇气,(再加上她良好的出身)两人可以成为知己和伙伴。
这一天还是格蕾塔的审判日。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格蕾塔不是那种能靠一己之力去杀人的姑娘,况且她现在自我认罪态度很好,正常情况下会判个终身监禁。
再次出庭格蕾塔气质又不同了,如今她连“羞愧”都没了,被宣布死刑后还不愿上诉,完全一副坦然赴死的样貌。

格里安明白背后有猫腻,但眼下他能做的事情很少,只能“认命”……倒是格蕾塔的好友夏洛特哭得不行,还请求格里安找关系赦免死刑犯,“只有总统才行…那还有谁认识总统吗?”
眼看关心则乱的夏洛特都口不择言了,格里安只得建议她找汉斯律师碰碰运气……况且不管怎么说,格蕾塔都是杀人犯(之一)。

格里安的言下之意是“格蕾塔虽然可怜,但她也罪有应得”,这话气到了心情本就很糟的夏洛特,她一怒之下把黑尔嘉的行踪说了出来——动机很简单,就是要让格里安也不痛快。
格里安正为找不到黑尔嘉犯愁呢,这倒是个“又惊喜又忧虑”的意外收获,他匆忙找到了房间,看到了“A”送的鲜花,还看到了莫里茨,唯独没见到出门的黑尔嘉。

心急如焚的格里安抓住了侄子想动粗,可随即他稍稍回过了神——他现在这样子,和刚才失魂落魄的夏洛特没啥分别——格里安意识到,如今他和黑尔嘉、莫里茨的关系已今非昔比了。
之后在酒馆里的一场戏,又致敬了《巴比伦柏林》S1E1中的同一幕。

想当初,就是格里安在稍显拘谨的酒保小妹面前,表演了一出“吞吐烟头”的把戏。
现在,小妹也学会了这个把戏,反过来开始逗心神不宁的格里安开心了。

很难说这场戏有什么更深的涵义,只是经历了那么多事的格里安,也许真不如刚来柏林时更自在——这也是一个“缺乏自我”之人的悲哀吧。
本集最后,“死刑犯”格蕾塔迎来了新的考验:弗尔肯成了她的新室友,看来她没放弃追问真相,还打算更换策略了。

连死都不怕的格蕾塔,却害怕面对弗尔肯……归根结底,她只是个被歹人利用、被意外卷入大阴谋的普通人,对儿子的关怀令她说谎,而说谎造成的污蔑同样令她心虚不安。
无论之后格蕾塔有何反应,都不会让人奇怪。
【也欢迎关注我的公号“有爱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