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薛阁塔:清代建在汉墓旁的古塔,虽说是园林造景,但更为风水

2023-07-17 07:45 作者:乌何有之乡大树上  | 我要投稿

亳州有座薛阁塔,建于清代,现在是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实这座塔是一座文峰塔,与阜阳城里的文峰塔颇有些相似。虽然它的年代不算久远,但造型风格确有代表性。


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亳州知州郑交泰为兴文风,在城东南建造了一座五层砖塔。这座塔的附近是明代吏部考功司朗中薛惠的家庙,俗称薛家阁,所以塔就被叫成了薛阁塔。


薛阁塔的旁边,还有一座“孤堆”,其实就是古墓,现在被称为“观音山孤堆”,属于曹魏家族墓。到了嘉庆二年(1797),亳州都司李佲,命防军以薛阁孤堆为基础,挖土垒山,并在山顶盖了一座观音庙,这座人工山也就成了观音山。


这座观音庙是个小四合院,正殿两侧列有东西配殿,共计房屋20余间,后来寺庙颓弃。上世纪60年代“破四旧”时期,观音山上的土又被附近村民挖走了。只剩下这座薛阁塔。


现在的这座塔共有7层,与郑交泰初建时期有所不同。那是因为在嘉庆十七年(1812),亳州州绅何天衢捐资,又在原有5层的基础上增建了2层。所以就成了现在的样子。


这是一座典型的楼阁式砖塔,八面七层,高34.15米,底层周长23.36米,塔座为八块大清石奠基。每层外转角为砖砌仿木方柱,柱上是砖枋,枋上为塔檐,枋下饰砖刻斗拱、禽鸟、花卉图案。


塔内为“壁内折上式”,从第二至第六层内壁上各有一面南小龛,供奉神像。塔顶八角飞檐、翘角垂脊、风铃叮当,筒瓦屋顶,玲珑剔透。塔尖为铁铸莲花座,座上铸葫芦式塔刹,直插云霄。


抗战时期,薛阁塔曾遭日军炮轰,遭到亳州当地百姓的强烈反抗,才得以保存下来。目前,这座清代文峰塔已经得到了妥善保护,并实施了亮化工程。(皖25,2023.05.04)


薛阁塔:清代建在汉墓旁的古塔,虽说是园林造景,但更为风水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