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废除了49年的汉字,为啥要恢复,韩文不好用吗?

朝鲜王国的世宗大王于1443年(世宗25年)12月创建训民正音(即朝鲜谚文),在全国广泛发布是1446年(世宗28年),在标记韩语方面有着独创性和科学性。

朝鲜国创建了自己的文字系统,但是在朝鲜国的统治阶层两班中仍然偏好使用汉字。训民正音的表音字母系统一直到20世纪才开始大量使用。
于1945年左右获得独立后,在摆脱日本殖民影响的民族思潮的影响下,为了摆脱中国文化影响的烙印,1970年废除汉字的使用,规定韩国大街小巷都使用朝鲜谚文来标记,官方的文字也是只能使用谚文来记事,小学、初中课程不得教汉字,到高中汉字才列为与法语、德语、西班牙语等外国语的选修课程。

韩语、朝鲜语韩语属于孤立语系,语法与其他任何语言无相似之处,历史上曾用汉字标记,并且融入汉语词汇,1443年世宗大王创造出与韩语高度吻合的韩语文字。
只接受谚文学习的人,根本无法读懂自己国家的历史文献。试想,国人连自己国家的历史文献都弄不明白,理解自己国家的文化又谈何说起,这是何等尴尬的境地?

废除汉字不等于推翻汉文体系,想要以谚文形式再建立起一个专属于韩国的文字体系,不可能一蹴而就。老一辈用汉字记载留下的的文献资料,学习谚文的新一代却未能看懂,即使具备“文化独立”的实际成效,却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韩国的历史文化发展。

在废除汉字49年后的今天,又有韩国民众提出要求恢复使用汉字,他们认为,只有重新学习汉字,才能让韩国古代文化延续下去,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子孙后代认同这个民族的历史发展。

从小的方面上看,停止使用汉字也给部分韩国人的工作造成困扰,在法律的学习和案件审理中,资料查阅均会受到限制。同个道理,在任何工作中,遇到问题时却看不懂相关资料,别说解决问题了,弄明白字句的意思都是个大问题。
韩国相关部门就公众呼吁恢复汉字表示,从2019年起,韩国全国小学五到六年级教材将标注汉字及其读音和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