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史上最破健身房:中年老哥的撸铁传奇

2019-12-16 12:28 作者:看客inSight  | 我要投稿

生活的犄角旮旯,往往卧虎藏龙。从2001年经营至今的腕力王健身馆便是其中之一。

它够“破”。没空调,没“电跑”,没洗浴间,甚至连私教都没有。

也特硬茬。这里塞满吹水的中年老哥,而且一个个都贼猛,肌肉大,体脂低,分分钟吊打你私教。

更重要的是,“撸铁男孩,到了5、60岁也依旧是撸铁男孩。”

腕力王就是他们平淡中年里的秘密花园。


点击收看 < 中国老哥 > 第一集

《史上最破健身房:中年老哥的撸铁传奇》


你大爷还是你大爷

在人们的刻板印象中,上点年纪的老哥,就应该在公园玩儿太极剑,又或者在家里盘核桃。

直到我听说浙江湖州的“腕力王健身房”。

在这练块儿的老哥,很多是5、60岁的中年人。

没有“电跑”(电动跑步机),没有空调,也没有淋浴间;

磨损的皮垫、斑驳的器械像古董一样散落在单间和过道上。

有人调侃说,这里是“湖州最破健身房”。

来这锻炼的老哥们人均一双工地手套,抵御生铁的摩擦。

墙上贴着的还是18年前的价目表。

据老板张教练说,2001年开业至今,年费只涨过一次,现在是700块钱。

过来锻炼一天,也就“买瓶矿泉水的费用”。

在老张这里,健身最不需要的就是花里胡哨 ——

鸡蛋就是最好的补给;

私教什么的,不需要。

“有不懂的、姿势不标准的,教练看见了,把酒杯一放,说你这个动作应该怎样怎样,他会主动跟我们说。”

虽然器械比不上那些大型健身房,但腕力王胜在够硬核。

在这练块儿的老哥,一个比一个猛,肌肉大,体脂低,打死你也就需要一拳。

77岁的老汤是腕力王里年纪最大的一个。

一般来讲,这个年纪连过马路都要人扶,更别提撸铁了,但老汤显然不是公园里撸杠的一般老头。

冬也好,夏也好,老汤每天凌晨3点半会准时起床,沿着家附近的立交桥跑上20公里。

吃过午饭后,又直奔健身房。

胸肌是老汤最不缺的肌肉。再加上肿成小山的肱三头、坚如磐石的背阔肌,足以令一众年轻的肉体肝儿颤。

这是时间历练出来的终极战斗力。

老哥们在健身房里是强者,在生活中也是强者。

他们来自各行各业,驾校教练,石矿老板,学校老师,企业会计……“三教九流,人人都有。”

从商务老哥到嘻哈boy都有

40岁的丁大哥在附近水产批发市场讨生活,工作日夜倒转。

每天清晨6点,当最后一批水产被发往各大菜市场后,丁大哥便迎着黎明的第一道晨光抵达腕力王。

“也不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主要是为了强身健体。”

在水产市场工作的丁大哥。

东子是长春人,企业倒闭后来到湖州开烧烤店。

两年前他通过朋友找到了老张的健身馆,每天下午锻练1小时后,又回到店里准备生意。

那双用来撸铁的手,也承包了每一个烤串的口感。摄影 / 项飞

邵鹏还有三年就退休了,前半生堪比那些年大起大落的沪深指数。

1996年他靠跑出租发了财。3年后,邵鹏就买了房提了车。

千禧年,他又和朋友投资缫丝厂,不料却遭遇国内茧丝价格大跌。一夜之间,老板光环坠落。

亏光了所有钱后,邵鹏决定回湖州重头开始。先是当保安,后来又转到学校当厨师。

脱掉上衣后,这位58岁的中年向我显露出喜人的肌肉线条。

一时间,我分不清那是撸铁4年的勋章,还是劳动生活留下的烙印。


小城撸铁传奇

湖州的健身房开了一茬又一茬,腕力王算是历史最悠久的。

今年40岁的杨哥上高中时就来光顾了。

“你看这些杠铃片,有可能20年前就有我的汗水在上面。”

第一次见到老张时的情景,他至今历历在目。

“那时候,湖州很少有人肌肉练得这么好。有天我看他走在路上,穿着一条很宽松的红颜色T恤,他把整个衣服都撑起来了!”

那会还是“小杨”的他,当场决定要去健身。

彼时,老张还在化肥厂里当维修工,工作之余,他也是湖州第一批撸铁的人。

80年代,李小龙、史泰龙,以及后来的施瓦辛格点燃了年轻小伙儿的热血。风潮之下,湖州的第一家健身馆诞生了。

老张还记得,所谓“健身馆”不过30平米,是用石棉瓦搭起的简单棚子。健身器材只有一副杠铃和几只哑铃。

杠铃砸在泥地上,甚至能激起一阵土灰。

“一天不吃饭可以,一天不锻炼不行。”

为了举上几回杠铃,老张每次都得排上好一会儿队。

就这样,老张开启了自己的健美生涯。

1992年,他第一次参加比赛,得了第三名。荣誉来得很突然,奖金却只有12块。

“已经很高兴了,想第一时间告诉家里人,但那时候还没电话哩。”

年轻时的老张(中)

之后几年,他和朋友频频参赛,拿奖拿到手软。

含金量最高的是“杭州吉尼斯大腕比赛”,老张拿了金奖,奖金一万,这也是“腕力王健身馆”名字的由来。

如今,练腕依旧是老张每天的必修课。

但情况很快就急转直下,健美运动风靡了几年后渐渐冷却。

更为现实的是,国企改制的大潮轰然而至。38岁那年,老张也从厂里离了职。

“就像一只鸟,突然从笼子里被放出来了,要往哪里飞都不知道。”

后来老婆提醒他,你不是喜欢健身吗?要不开个健身房好了。

“于是这家健身房就这么开出来了。”

小本经营,能走绝不跑。


用中年的身板,对抗生活的浮皮潦草

很快,健身房便聚集了一批人气。

不时还有人慕名上门,“什么长兴啊,织里啊,都赶来跟我挑战的。”

而更多的时候,他们只是准时出现在这里。

—— 不纯粹是为了健身,更多是和肌友们坐着聊聊天。

杨哥每天晚上8点半都会准时来报道。

“老婆很怀疑啊,她不知道为什么我每天会雷打不动地出现在这里。”

事实上,大家兜里多多少少都有几张健身卡。

但因为在别的地方“练了两个月都说不上一句话”,很多人又重新回到这个湖州最破健身馆。

不管刮风还是下雨,他们执着的身影就遍布在这里,一待就是两三小时。

这里是中年老哥的秘密花园。

刺激新闻、家长里短,以及老哥们闯荡半生的故事,像风一样集散。

被生活盘得锃亮的他们,在这里找到了属于中年人的、久违的快乐。

“你可以喝茶,你可以吹牛,你可以哈哈哈哈地大笑,没有人会嘲笑你。

因为大家都是中年人,他们都理解你的痛苦,都理解你的欢乐。”

就像平淡中年里的一方灯塔。

无论是发迹还是落拓,是开路虎还是蹬三轮儿,共同的欢乐是最重要的。

收工后,老哥们聚在这里,撸铁,吹牛,扳手腕,用中年的身板,对抗年龄和生活的浮皮潦草;

在肌肉与汗水的共振中,延长白天,推迟日落,减慢失守的速度。

中年人的快乐就是这么朴实无华

每当天色准时黯淡下去,老张都会开一瓶黄酒,小呷几口。

不时长嘶一口烟,越过许多秃亮的脑袋看向远方。

九、十点钟,学员散去。他擦擦器材拖拖地,像是又完成了一场仪式。

和屋里的健身器材一样,十多年间,生活似乎纹丝未动。

至于健身房还能开多久,他自己也不知道。

“现在健身房开得那么多,铺天盖地的。”

“不过,”他转念又说,“他们倒了我也不会倒的,有首歌的,‘万里长城永不倒,千里黄河水滔滔’,不会倒的。”


预告

< 中国老哥 >第二集

《流浪到鹤岗买房的年轻人们》

12月20日 中午12点 不见不散


撰文  项飞 简晓君  |  采访  东北旺  |  编辑  简晓君


更多内容请关注公众号:pic163        

文章版权归网易看客栏目所有,其他平台转载规范请于公众号后台回复【转载】查看,违者将追究法责任;稿请请致信 insight163@163.com,其它合作欢迎于公众号后台(或邮件)联系我们。


史上最破健身房:中年老哥的撸铁传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