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尔班:欧盟本来想挖坑埋俄罗斯,结果把自己埋了

文/行走斯图卡
最近几天来,俄乌战场似乎出现了一些微妙的平衡:双方宣称打退了对方的进攻;俄罗斯指责乌克兰准备用“脏弹”、乌克兰指责俄罗斯增兵“以掩盖伤亡”,然而在这种沉闷的拉锯战背后,欧洲国家的心态正在一点点发生着变化。
据路透社等外媒报道,捷克首都布拉格日前再度爆发了万人以上规模的示威游行,要求亲西方的政府下台并提前举行大选,立刻与俄罗斯进行进口天然气的谈判;报道还提到,示威民众亮出“俄罗斯不是敌人、好战的政府才是敌人”的标语,捷克总理菲亚拉随后在社交媒体回应称,政府了解民众的生活困难并且在想办法解决,但是不存在“同时独立于东西方”的选项,捷克必须成为“西方的一部分”。
我们对这位总理的二极管思维感到震惊,什么叫“无法同时独立于东西方”?什么叫“西方的一部分”?为什么认为“独立自主”是“独立于东西方”而不是“并存于东西方”?更何况,不管布拉格当局如何将自己打扮成为“西方世界”,捷克永远都属于东欧国家——而且成为西方的一部分就一定要与俄罗斯为敌?
有时候,西方政府的思维确实让人难以理解,这大概就是因为“我们过于正常而与它们格格不入”;作为旁观者,很多网友都知道,俄乌冲突就是美国给欧洲挖的坑,而且还是当着欧洲的面、明目张胆地直接挖坑,然后欧洲直接跳了进去——“爹挖坑、儿不得不跳”,这是什么道理?
匈牙利总理欧尔班日前再度抨击欧盟的对俄政策,宣称“制裁没有达到其预期,反而对欧盟产生了反作用,伤害了欧洲国家”。他表示:欧盟当初决定制裁俄罗斯,就好比要给俄罗斯挖一个坑,结果欧洲自己掉进了坑里;接下来怎么办,欧盟认为应该将坑挖得更深一些,但这个想法怎么看都有问题。
这不是欧尔班第一次抨击欧盟的对俄制裁措施,早在两周前,他就指出“现在欧洲国家不得不在食品、能源、生活必需品方面支付更高的价格,实际上就在为制裁买单,这种高通胀不是因为市场因素造成的,而是人为的政治因素”;他还警告说,欧盟的制裁措施不会对俄罗斯产生致命的影响,反而会促成欧盟国家政府的倒台。现实似乎也正朝着欧尔班所言的方向发展:挪威、意大利等国政府先后出现了更迭,右翼和极右翼政治势力正在欧洲崛起;德国、法国,甚至已经脱欧的英国,都出现了民众的抗议;一些国家比如荷兰,开始采取迂回战术,“曲线”取消对俄制裁——看得出来,眼下欧洲国家处于一个季度矛盾的心态:一边是越来越难以承受的制裁代价、一边是所谓的“自由世界”价值观,捷克政府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当捷克总理菲亚拉喊出“不存在独立于东西方阵营”这句话的时候,我们就知道“这孩子废了”。首先,东西方阵营充满了浓厚的冷战味道,强行将世界割裂,他们的思维里只有“二选一”,只想着“自己是块砖、哪里建墙哪里搬”,却从未想过“成为沟通东西方的一座桥梁”。
菲亚拉的这番辩解,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毕竟在西方不少人的潜意识中,我们是被直接划进东方阵营的,这些“大聪明”们对俄罗斯的态度,很有可能会转移到我们身上,毕竟人要作死的时候,怎么劝都没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