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机购入以及显卡购买的若干建议
观近日显卡市场有感,见各老矿骨身价暴跌,英伟达挤牙膏,又有CPU界AMD英特尔双双挤牙膏,故发此文。若有见解,欢迎在评论回复以下问题后附带意见,我很欢迎和平的讨论,但不接受抬杠。
笔者认为保证一台电脑能战未来的最好办法是什么?
首先,关于整机。
本人在此还是建议各位准机主们慎重考虑自己的需求,到底需要电脑来干什么。按现在网上说法,没60级/对等amd显卡+i7都不能叫电脑的风气,我希望各位谨慎对待。至于网上的“1080不能玩,2K入门勉强,4K才能玩”的言论,我进行了如下计算:
16:9的显示器,1080p,20寸,长宽分别大致为44.3cm、24.9cm,按1920*1080分配,大致每0.000532平方厘米一个像素,每个像素长宽约为0.023厘米,这是什么概念?
就是你把一把游标卡尺调出0.023cm的长度,放在离你30cm以外的距离,如果你能看清楚那条缝后面的东西,20寸的1080P才能算有点满足不了你。
或者降低点难度,直尺放在30cm以外,你能看清楚毫米刻度,就差不多到了25寸显示器的标准上了。
按照像素点数量,2k对应相同清晰度的尺寸的大小是34寸。
自己体会吧,你的需求到底是你自己需要的,还是别人强加给你的。
就这么说吧,我15.6寸笔记本电脑屏爆改显示器,2K,也就那个样,看起来除了字小了,和1080p一点区别没有。
而且分辨率低,画质低,在多数竞技类游戏里是个正面buff,可以有效减少场景对玩家的干扰,提升反应力。(但分辨率不能太低,768p以下还是算了,而且抗锯齿要开高点)
至于刷新率。。。
英雄联盟官方比赛帧率120帧,也就是说,120刷已经封顶了,但鉴于120hz的显示器不是很普遍,放宽下,到144hz,60hz到120hz差距到底有多大?
也就每帧反应慢0.008s(8ms),当然,比上面那个分辨率的影响大点,但还是不如给运营商多交点网费上50m或者100m管用。
faker认为造成对实力影响有感觉的延迟是25ms,自己参考吧。有时候,电子竞技菜才是原罪,电脑是真的很无辜。
此后,关于显卡。
我在这列几条尽量避开矿卡的选择:
办公机,老人机:任意核显就行,不要画蛇添足,如果实在不行,GTX1050封顶(现在1030搞不好还比1050贵)(GTX1050,GT1030,GTX950,RX550,RX560,GTX750TI,RX460,GT730)。
游戏机(吃鸡+LOL+CFHD+CSGO):7系:780ti(有点不好使了,没原生dx12且功耗吓人),9系:970,980,10系:1063,1050ti,16系:1650S,1650均可,目前1650S性价比是最好看的,可全部拉高无压力(其他几个价格合适可入),AMD:290X,295X,295X2,FURY(跟780ti一个问题),7970GHZ(现在跟7970价格差不多,但老卡,慎入),FURYX,484,6500XT,6400(现阶段性价比不如6500xt) ,英特尔:A380(要等小几年的优化,但目前也够用),DG1(11代以后酷睿用,应该相当于一个被抠出来的80EU核显)。
核显:5700G,4750G,4700G,5750G均可,无法无脑拉最高,但最低画质能保证吃满60帧,符合游戏需求(一般来讲,尤其是吃鸡,阴影我喜欢拉到最低,这样打那种躲树下的就很方便,室内室外转换也不需要太长的适应时间)。
游戏机(老头环,大表哥等,3A):3050(桌面端免矿首选,甚至可以考虑二手节约经费,光追能满足MC这类低光栅需求的游戏),6500xt(显存是硬伤),6650xt(有亿点点贵),3060ti(GDDR6X版,原版3060ti是30系矿卡主力,这就不是有亿点点贵了,这是贵的离谱)。对英特尔A770,A750我选择观望。
第二点里的核显也能带,但最好高频D4平台,而且画质开大了容易变壁纸生成器,仅建议用于体验剧情。这样的背景下,稍微上个独显总归还是好的。
非游戏或工作站笔记本:5500U核显本/1650独显本,我更愿意推荐5500U,核显本的功耗往往更少,也就意味着可以给续航让渡,而且对于基本娱乐,5500U的核显也够了(LOL+CSGO这个级别)。
“上网本”:5905赛扬本,目前PDD1999时不时有货,如果作为非理工医科+经济数学专业大学生的笔记本,可以起防沉迷效果,老人用也不错,而且十来瓦的功耗加十四寸的大小,携带是真的轻松,对户外工作者也挺友好。
游戏本:保证想玩的游戏能玩即可,不要拼性能,忍一忍,回家玩台式机,当然也可以拿赛扬本当“遥控器”,弄个向日葵,远程控制家里的台式机打游戏,单机没啥问题。
6800U核显本或6800H独显本可认为是1050ti带光追截图功能,如果需要独显,不要入手6代锐龙本。笔记本3050ti是个神器,封顶配置一般建议12400H+3050ti/11600H+3050TI或5800H+3050ti。再往上一方面3060有矿本,另一方面3060以上的显卡提升随级别增大而越来越小,不划算。而CPU到12代小i5/11代小i7/5代R7已经处于略微过剩的地步,余量充沛。
同时不建议AMD的独显本,并建议对英特尔的独显本持观望态度。
移动工作站:带专业卡的本子通常会因为自带软件授权而价格离谱,因此有两个方案。一是往死里拉CPU,如机械革命和策画师有12700H的核显本,再比如PDD有六千左右的12900H+3050ti将星X15(这价格有点离谱,但点进去又确实是这个组合。。。),雷神有个6198的12900H纯核显,但目前还得看情况使用核显加速(有些软件反向加速)。
比较稳妥的做法是3060独显本,建议140W鸡血3060,这张卡比较新一点,但还是得小心矿本。
台式工作站:可以选用A2000或A4000,有完整openCL和openGL,如果偏向摸鱼的话建议3060ti(GDDR6X)或308012G,再有钱建议给到CPU和硬盘/内存,电子产品的铁律,越接近极限性能,单位投入换来的性能就越少,不如多卡。
然后矿卡使用,现在3060m,3070m,3070tim,3080m,3080tim各种牛鬼蛇神魔改卡都来了,小白别碰或者有专业人士保障,有保修/以换代修且不嫌麻烦的可以考虑碰一碰,这些卡有不少没来得及进矿场就矿难了,运气好还行(性价比最高3060m,3080笔记本系还不到3060ti,但3060m是能比3060台式机能打的)。老矿卡想赌也行,1660s和1660ti都是两朝元老以上,但性能足够满足3A需求,1660ti拉个全高都有可能,就是随时熄火是个大问题。titan界titanRTX还没到我觉得可以入的价,TITANV快到了,但性价比不如2070s,一般来讲也用不到这性能,TITANXP偏贵,TITANX快了,GTXTITANX可入,3A中高水准。10系方面,1080锁驱跟前面魔改卡一个要求,其他的也差不多到能入的价位了。588598坏的风险很高了,可赌,但不要梭哈。
关于CPU:
英特尔定位:赛扬:办公,奔腾:轻度娱乐+办公,酷睿:高端娱乐。这条规律哪怕13代i3跟奔腾赛扬合并了还成立,毕竟。。。真的够了。
第一条线:办公:赛扬G系列:G6900/G6950已经能适应浏览器多开的极端条件了,edge开20多个网页加QQ加微信再加office全家桶还能流畅运行(16G内存)。奔腾G7400还能在上述条件下在有独显的情况下再开个LOL摸鱼(随时挂机准备,老板键记好)。老一点的赛扬:5900,5920也能基本满足需求。
建议办公线:赛扬G6900,奔腾G6600,笔记本10代低压i3,8代低压i5,不建议更早的i7,太老也会影响体验,AMD这边5300U或速龙3000G.。
第二条线,轻度娱乐:I57400F,I310100F,奔腾G7400,5500U:打联盟绰绰有余,CF不在话下,页游更是随便,但吃CPU的新游戏有点难,比如CSGO和吃鸡。
第三条线,中度娱乐,也是已经能满足百分之90以上用户需求的标准:I7 7700K,I5 10400F,I3 12100F,R5 5500,R53600X,R72700X。目前来讲,还没几个游戏在非极端条件下流畅需求突破了这条线,可以适当高一点,但高太多就纯属浪费钱了。
第四条线,GPU深度学习,目前cpu建议12400F或12490F,没必要接着往上拉了,主频够就行,塞数据,但提升没有直接升显卡来的快。
第五条线:CPU深度学习,可以有效解决显存不够batchsize上不去的问题(我买内存就完了啊),弄张SP3的主板,根据预算挑霄龙,再插几张至强熔核协处理器(最贵的也就七八百,7120P)。
第六条线:视频剪辑工作站,这可以上12700K以上了,推荐5950X,16大核还是得劲,拼多核开PBO还是能收拾12900K(但对付不了KS)。
注意,本人强烈反对非生产力需求,以及买前生产力,买后打游戏的用户采购12490F/5600X以上级别的CPU,除非是为了AMD核显。
捡垃圾爱好者请移步E5和初代霄龙,本文不推荐小白捡垃圾,毕竟小故障如果查不出问题,使用体验会很差。
关于主板:
一般来讲,越后出的主板接口越先进,且有可能因同代CPU功耗上升而加强供电。
H系主板一般能带的起同代I7以下的U,没法超频,建议带入门I5,I3,奔腾赛扬。
B系主板(英特尔系)一般能带的起I9以下的U,没法超频,建议带I5全家或I7。
Z系主板一般能带的起当代接口允许的所有U,可以超频,没I9或带KI7和I5别发这个癫(有时候也没必要为了个带K的U配个Z板)。
H系个人倾向于昂达,入门的神。B系建议铭瑄,帮主板子便宜而且通常接口很体贴,Z系通常不建议上,只是为了喂饱I9可以选择华硕的PRIME,或铭瑄的B系终结者/电竞之心(看菜吃饭)或微星迫击炮。
台独技嘉,狗都不买(个人态度,十年前技嘉能跟今天的铭瑄竞争性价比,现在是真呵呵)。
A系主板一般带的起同代R7以下的U,没法超频,建议带R5/R3/速龙,如果只是用核显的用途的R7也推荐这类板。
B系主板(AMD系)一般带的起同代R9以下的U,可以超频,建议上个R5/R7,通常接口较先进,对B550可使用无核显U以彰显PCIE4优势。但550的供电相差很悬殊,4+2差不多的带R9很吃力,但12项U供电的也有,这种就能随便带5950X。。。
X系主板一般拿来带R9,且超频潜力不小,同样,没R9别发这个癫。B系就能超频上啥R9。。。如果R9/R7开PBO就可以考虑下X系主板。
铭瑄YYDS,电竞之心这个b550这个是真的恐怖,终结者也恐怖,这俩一个供电恐怖,一个价格低的恐怖,A520挑战也还行。
关键就是终结者这张板子的性价比实在太不讲道理,我没关注其他牌子的AMD平台。。。(二手价,A520M基本180不包邮,B550M终结者250包邮,还要什么自行车)
关于主板后缀:
没便携要求的,mATX版型很不错,ATX也还行,通常来讲,板子越大接口越多,itx很可能只有一个全长pcie插槽,mATX通常有俩或者一个半,但内存插槽还是俩,正常ATX可能有4个,升级空间大点。但再大,仨PCIE槽你用得起吗。。。(服务器除外)
itx通常非常小,但扩展说了,还有散热问题也不好处理,而且装机比较考验人。。。
关于散热:I3奔腾赛扬:双管镇压。
I5:四管镇压
I5带K,I7,I7带K:六管
I9不带K:定制7管/240水冷。
I9带K/KS:360水冷(水冷必须有保险,不然别用KS的I9,烧到90度降频还不如直接一个I7)。
另外,下压式是永远的神。
关于硬盘:
家用/办公建议128固态,游戏可以512以上,毕竟也不多花多少钱。
放资料务必使用机械盘节约成本,重要资料如果出故障,机械盘只要没再次写入盖掉基本都能恢复回来,固态掉了就掉了。
另外,买固态务必全新,最好支持pcie4.0,最好是新出的型号,怕矿。
基本读写1G/s以上就行。
机械盘没必要追求7200转以上的速度,又吵又贵。
关于内存:
频率相同双通道,或者留一个插槽升级。尽量保证16G内存以确保摸鱼流畅。另外,对于老机子升级,通常来讲最简单的办法就俩,把内存插够16G(不支持这个数的U退役,或者捏着鼻子上8g),加个固态系统盘,就基本可以有很舒服的体验了。
最后:
笔者还是认为,保证一台电脑能够战未来的最好方法是良好的使用习惯,一年清一次灰,避免潮湿环境,不要养蛊是一台电脑保持战斗力的最终奥义。实验室有一台奔4的机子,2.0还是2.1GHZ的,20年了,还在服役做工控打报告用,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电脑想战5年真的不难,也没有什么i5,甚至i7以下不能用的实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才是好的,不要被消费主义冲昏了头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