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志怪故事·聊斋志异(五十二)

2019-11-02 22:34 作者:柳龙君  | 我要投稿

217,采薇翁

才抽利剑又雕弓,武库居然出不穷。

腹里藏刀虚语耳,哪只真有采薇翁。

  明朝覆灭的时候,到处发生战乱。於陵刘芝生聚集数万军队,准备渡江到南方去,忽然一个肥胖的男子来到军营栅门前,敞着衣襟露着肚腹,求见军队头领。刘芝生请他进去,跟他一谈,非常高兴。问他的姓名,那人自称采薇翁。刘芝生便留他在军中帮着参谋军事,又要给他兵刃,采薇翁说:“我自己有锐利的兵刃,不须你的矛戟。”刘芝生问在什么地方,采薇翁将衣襟捋起,露出肚腹。只见肚脐很大,可容鸡仔。他憋住气鼓起肚腹,忽然肚脐发出嗤嗤的声音,突出一柄剑把。采薇翁用手握住剑把抽出剑,白刃如霜。刘芝生大惊,问:“还有吗?”采薇翁笑笑,指着肚子说:“这是武器库,什么没有啊!”刘芝生就让他取弓箭,采薇翁又像先前一样,取出一把雕弓,稍微一屏气,就有一支箭飞出来,接着又连续飞出无数支箭。后来他把剑柄插入肚脐中,马上就全都不见了。刘芝生觉得他太神了,与他常在一起,非常敬重他。

  这时,军营中号令虽严,但士兵却是一群乌合之众,时常有人到老百姓家中抢劫东西。采薇翁说:“军队中重要的是纪律。如今,你统兵数万,但不能震慑住人心,这是自取败亡。”刘芝生很高兴,便纠察士兵,有到百姓中抢掠妇女、财物的,杀头示众。从此军中纪律稍好起来,但抢掠的事情却没有断绝。采薇翁不时骑马出去在军队中巡视,每次巡视时军中那些悍将骄兵的脑袋常常是自己掉下来,不知什么原因。大家都怀疑是采薇翁干的。先前,他向刘芝生建议严饬军纪,士兵们已经是又怕他又厌恶他;现在出了这神怪事,就更加怨恨他。各部的首领都向刘芝生诬告说:“采薇翁用的是妖术,自古以来的名将只听说靠智慧,没听说靠妖术。浮云、白雀之流【浮云指《传奇中的剑客妙手空空儿,白雀指《西阳杂俎·诺皋记》的借白雀之力登天的张坚】最终也逃脱不了灭亡。如今,无辜的将士往往自己失落了脑袋,大家群情激愤,人人自危。将军与他相处,也是危险的,不如想办法除掉他。”刘芝生听从了他们的话,打算等采薇翁睡下的时候杀掉他。派人察看他,见他正袒露着肚腹躺着,鼾声如雷。大家很高兴,让士兵包围住他的住处;两人拿刀进去砍下他的头;等抬起刀,头已经复合起来,喘息同原来一样。众人大惊,又砍他的肚腹,肚腹裂开却没有血,腹内的刀枪剑戟白森森的,都露出了锋利的尖。大家更惊骇,不敢靠近,站在远处用矛一拨,箭一下子就射了出来,射中了好多人。众人吃惊地散开了。回去告诉刘芝生,刘芝生急忙去看时,采薇翁已经不见了。


218,鹿衔草

  关外的山中有很多鹿。当地人常常在头上戴一个假鹿头,蹲伏在草丛中,口中含着一片卷曲的叶子,吹作鹿鸣之声,引得群鹿都集拢来。但群鹿中,公的少,母的多。公鹿的本性,常常是一次交配,千百只母鹿必配一遍,所以交配完后,公鹿也就累死了。母鹿用鼻子嗅一嗅,知公鹿已死,于是大群的母鹿,就分别跑到山谷中,去寻觅一种具有异香气味的草,放在公鹿的嘴旁熏它。已死的公鹿嗅到这种气味,顷刻间,就苏醒过来。这时,蹲伏于草丛中的人,就急忙敲锣、放火铳,群鹿惊慌逃走。人们就将这种神奇的草取去。据说它可以起死回生。【鹿衔草是草本植物,用作中药,这里大概记载的是鹿衔草这个名字的传说】


219,小棺

  天津有个船夫,一天夜里,梦见一个人来跟他说:“明天,有个人来租船载运竹筒,一定要向他索要一千两银子。如果他不出这个价,就不给他运。”船夫醒来,不相信这回事。刚睡下,那个人又来对他说了一遍,并且还在墙上写下:

三个字,嘱咐说:“倘若那人舍不得出钱,你马上写这三个字给他看。”船夫醒来,越发感到奇怪。但他不认识这三个字,也不明白是什么意思。第二天,船夫留心过路的旅客。太阳快落山时,果然有个人赶着骡子,装载着竹筒,来向他租船。问到租价时,船夫照梦中的价要。那人笑他要价太高。两人争执了很长时间,船夫便抓过那人的手,用手指写了那三个字。那人见了,非常惊讶,转眼就不见了。船夫查看装载的货物,原来是几万只小棺材,每只比手指头大一点,里面都装有几滴血。船夫把那三个字让远近的人看,没有一个认识的。事过不久,吴三桂叛逆的密谋暴露,党羽全部被杀,被杀的人数和小棺数几乎一样。这件事是徐白山说的。


220,李生

精舍三楹聊借榻,一肩瓢笠雪中行。

牵驴浴罢飘然去,不作寻常离别情。

  商河县有一个姓李的书生,喜欢佛法。在他们村子外面一里多地,有一座庙。里面建有斋舍三间,李生就在那里打坐修行。四方云游的和尚道士,来来往往也都暂住在这里,他就和他们倾心交谈,供给饮食,从不厌烦。有一天,天下着大雪,气候极其寒冷,有一个老和尚挑着行装前来借宿,老和尚说出话来,很是玄远奇妙。住了两个晚上就要离开,李生诚心挽留他,又住了几天。正巧李生因为有别的事情回家,老和尚就嘱咐他早点回来,意思是要和他告别。第二天鸡一叫李生就回来了,敲门没人答应。

  跳墙进来之后,看到屋里的灯火还荧荧发亮,怀疑老和尚在干什么,就偷偷地看着他。老和尚正在急忙收拾行装,一头瘦驴被捆在灯架上。仔细一看,不像是个真驴,很像是殉葬的物品,不过耳朵和尾巴到是不时地动一动,还气乎乎的样子。不大一会儿,行装准备好了,打开门就把驴拉了出去。李生偷偷地尾随在后面。大门外面原本有个大池塘,老和尚就把驴系在池塘旁边的树上,光着身子就跳进水里,把全身用手洗完之后,穿上衣服又把驴拉进水里,也给它洗了一洗。过后带上行装跨上驴背,驴足不点地,飞快而行。李生这才大声叫他。老和尚只是远远地在那拱手表示谢意,说话的声音却听不到,走得已经很远了。

  王梅屋说李生是他的朋友。他曾去过王梅屋的家里,看到他的堂上的匾额写着“待死堂”三个大字,也是一位豁达的人士啊。


221,蒋太史

原是銮坡侍从臣,卻从初地证前因。

峨眉山寺金沙客,留得金刚不坏身。

  太史蒋超,记得自已前世是四川峨嵋山的和尚。他曾数次梦到自己到前世居住的庵前池塘中洗脚。他生平笃信佛经,一心归宗于天台佛教这一派。蒋太史虽然很年轻就供职于翰林院,但心中常存有出世的念头。

  晚年,蒋太史告病假还乡。但走到江苏高邮时,就不想回家了。儿子苦苦地挽留,他也不听。转道到了四川,先是居住在成都的金沙寺。住了一段时间,又到了蛾嵋山的伏虎寺,患病而终。他自己写了一幅偈子,说:“自己本是超脱尘世而与猿鹤为亲的老僧,无缘无故地堕于世俗的尘网中。妄想到如滚沸的油锅中去逃避炎热,哪里能使自己从尘世的苦海中去求得超脱?尘世中所追求的功名富贵,就像那被世人戏耍的木偶一样。娇妻爱子,也只不过是一堆枯骨中的人罢了。只是君王、父母的恩情未报,只有生生世世求佛祖保佑他们。【原诗:翛然猿鹤自来亲,老衲无端堕业尘。妄向镬汤求避热,那从大海去翻身。功名傀儡场中物,妻子骷髅队里人。只有君亲无报答,生生常自祝能仁】


222,澂俗(澄俗)

  澄这个地方的人能变化成多种动物,跑出院子寻觅食物。有个客商刚到这里时,住在旅店里,常看到一群老鼠钻进米罐中,赶它们则马上逃走。客商守在一旁,见它们又进去后,急忙用东西盖住罐口,拿瓢子舀水灌到里边。一会儿老鼠就全被淹死了。这时,客商发现店主全家人突然死去,只剩下一个孩子。客商被告到官府,县官审知实情后,宽恕了他。

志怪故事·聊斋志异(五十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