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愿世界和平,有音乐有欢笑|刘耳朵和快乐琴



大家好我是刘耳朵,独立音乐人,今天给大家介绍的这个乐器叫做快乐琴(Cümbüş)。

Cümbüş,在土耳其语里面是快乐,狂欢的意思。它可以拆卸成不同模块进行组装,是一个“模块化”的乐器。
快乐琴(Cümbüş)的历史并不悠久,上个世纪30年代才被发明出来,那时正是土耳其独立战争前后,而发明它的人Zeynel Abidin Cümbüş,原本有家卖军火的公司,他在战争胜利之后呢,想通过音乐来支持和平,就把自己的军火公司改造成了乐器公司。



很多发明家会把自己的名字安在发明物上,而Zeynel Abidin Cümbüş却是把发明的乐器用作自己的名字。在土耳其共和国刚成立时,国家要求每一个人去登记自己的姓氏,Zeynel Abidin,就把这个琴的名字Cümbüş作为了自己的姓氏。
在设计快乐琴(Cümbüş)的时候,Zeynel Abidin有些别出心裁的创意,比如它的每一个部件它都是可以拆卸的。快乐琴(Cümbüş)琴颈刚被设计出来的时候,用的就是乌德琴(oud)琴颈,然后它又渐渐发展出萨兹(Saz)的琴颈,可以再换上吉他,或者是其他各种乐器,而演奏家只需要把这个琴颈给拆下来,更换一下就好。





大家可能会见过班卓琴(banjo)啊,班卓琴(banjo)看起来就是一个琴颈,下面有一个军鼓的鼓面。
可能是参考了班卓琴的设计啊,他把快乐琴(Cümbüş)的琴颈,装在土耳其达布卡手鼓(darbuka)的鼓面,看起来既创新,也复古。



所以相比大部分的西方(少数族裔)的弹拨乐器来说啊,它的音量会更大,这也是由于它用鼓面去作为它的共振材质所导致的。


其实在最初,一些弹拨乐器就是从打击乐器发展而来的,比如中国阮的原型,有种说法就叫做“鼗(táo)”,这个“鼗(táo)”就是一种小朋友玩的拨浪鼓,然后人们渐渐发现在鼓杆上面绑上弦,装上琴码,发现可以让琴弦带动鼓面的震动发出很清脆响亮的声音,所以就衍生出了最初的这种拨弦乐器。


这样的设计就让这个琴更适合在户外演奏,大家知道在户外演奏的时候,不管是鼓还是吹的笛箫类拉弦类的乐器,音量都是很大的,但是相比之下,拨弦乐器经常就会听不见,所以快乐琴(Cümbüş)的设计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此外,很多民族乐器啊都是手工制造的,但是快乐琴(Cümbüş)可以工业量产,因为它整个就是铝合金材质的琴身,配上塑料材质的鼓皮,看起来就像是一个锅。
那时候土耳其共和国刚成立,正从宗教国家演变成现代国家中,他制作这样一个可以量产的工业化的乐器快乐琴(Cümbüş),也是为了致敬这样的历史阶段吧。


一番介绍下来,你也是不是感觉快乐琴(Cümbüş)也非常完美?
Zeynel Abidin Cümbüş也是这么想的,他刚刚发明出来的时候非常开心,把快乐琴(Cümbüş)介绍给当时的土耳其国父凯末尔(Kemal),希望这个乐器可以成为一个新的潮流。

但是很可惜,快乐琴(Cümbüş)在刚刚推向市场的时候,并没有被土耳其的主流音乐家所接受。反而,很多少数族裔却喜欢用它,比如库尔德人(Kurds)、亚美尼亚人(Armenians)或吉普赛人(Gypsies),他们觉得因为快乐琴(Cümbüş)非常耐造,不易损坏,不像那些木质的会受很多环境的影响,而且价格也较便宜,于是纷纷入手。



随着时代的发展,最近一些年,它又突然火起来了,而且形制也被改造成了多种多样,既可以作为拉弦的乐器,也可以作为弹拨的乐器,大家可以在网上看到很多用快乐琴(Cümbüş)去演奏的视频,比如说平克·弗洛伊德的吉他手David Gilmour在个人的专辑中,就曾经演奏过此琴。
我第一次见到快乐琴(Cümbüş),是在一个朋友家,这个朋友也是未知莫识的老朋友了——悠悠(Yotam Sivan),那是他旅途中携带的乐器,第一次弹奏它的时候,我就非常喜欢,于是我自己也买了一个,它便于携带,又不易损坏,外出玩的时候经常会带上它。


快乐琴(Cümbüş)的演奏方式也并不是特别复杂,取决于你换上去的琴颈,比我这个是萨兹(Saz)的琴颈,因此共有三组弦,定弦是do sol do(1-5-1)这样的一个排列,非常符合大家的直观感受,最低音在最上面,最高音在最下面。当然,若使用乌德琴琴颈,定弦排列也会对应改变。
这三组弦只要一扫,出来就是一个和弦,这样非就常便于演奏了,在即兴的时候呢,可以让我更沉浸于音乐本身,而不是去想着怎么样去弹出我想要的东西。
讲者|刘耳朵

刘耳朵,生于南京,独立音乐人、自由诗人。主要作品为艺术民谣歌曲与原声器乐纯音乐、世界音乐等,内容多围绕个体精神世界与外界的关系、心灵感受、个人修行等主题。
2014年结束意大利留学生活后,刘耳朵开始创作民谣与纯音乐作品并组建自己的乐队参与各种演出活动。2018年开始接触并学习多种民族弹拨乐器,使用于自己的作品编曲中,并参与各类配乐录音。2021年开始编写《世界民谣之旅》专栏。2023年初开始在旅行途中录制即兴演奏音乐的影像与音频,制作《写声》系列节目。
策划制作
策划:unintended小米 朱芳琼
导演:杨建华
摄像:李柯
录音:鼓童(老猫)
剪辑:张七柒
文编:旷四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