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伪恋》漫画个人的不完全解析和观后感

虽然看完这部作品以后又去看了其他一些作品,也想对那些作品写下自己的观后感和一些解析,可是目前我对那些作品还不算是很了解,回过头来看,甚至包括这部作品的很多地方都没有完全搞懂,因此就想继续进行解析,同时也在思考,这部作品对于我来说久久不能忘怀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我真的理解那些深意了吗?
分析的东西依然还是以整部漫画为主,建议在阅读完漫画以后再进行阅读,内容比较偏个人主观,仅代表个人的观点,同样请大家不要使用我个人的观点误导了自己或者别人。
所谓憧憬
男主一条乐由于家族的原因,很早以前就被认为是黑道而被周围的人疏远,加上高中的时候又以最糟糕的形式与千棘相遇,但为了阻止黑帮之间的战争,两个水火不容的人不得不在一起。
小咲她温柔善良,给很多人一种疗愈系少女和天使的那种感觉,与千棘刚开始暴力和不讲理的性格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这不仅是我们读者所憧憬的,男主在当时那样的处境下,也更是容易对她产生暗恋和憧憬之情。
在我们读者看来,男主和小咲之间的感情是两情相悦的,他们相互喜欢着彼此,只要他们之间能得知彼此的心意,那么在一起就是不变的事实,可是为什么他们一直以来关系都没有很大进展,甚至最后被千棘所反超了呢?
很多人都认为是青梅不敌天降,小咲最终输给了千棘,所以千棘是阻碍两个人最直接的因素,而且最后男主即使知道了十年前约定的女孩是小咲,小咲在最后也做出了告白,可是他依然还是选择了千棘,仿佛坐实了这个观点。
很多人也认为再好的设定都经不住作者的打击,小咲她同样也努力和主动过,希望男主能得知自己的心意,作者却经常进行巧合的打断,而且男主的情商看上去也低的发指,小咲做为他刚开始最喜欢的人,他却是个榆木脑袋,难道必须要听到她说我喜欢你,请和我交往之类的才可以吗?结局这个时候终于到来了,他却又不爱了,这不是恶心人吗?
他们之间的关系我之前也并没有分析出根本的原因,前面专栏中提到的双方缺少信任,可能并不是很恰当,但是通过“憧憬”这个词,似乎让我明白了什么,他们之所以一直没有构建恋人的关系,一直不好意思用名字来称呼对方,是不是双方之间的感情就只是出于憧憬呢?
憧憬和实感的区别
我们很多人都认为,男主和千棘的感情之所以能发展,是因为作者和其他人的助攻,男主和小咲的感情一直没有什么进展,正是由于作者的阻碍,外力的打断,再加上接二连三的挫折,最终才让两人成为了擦身而过的彼此,作者在创作的时候就想好了结局让男主选择千棘,就没想让小咲赢,每次都是给了她希望,却又不给她机会,这有什么办法呢?
这些是我们很容易就能理解的观点,但是通过深度解析以后,这些其实只是表面现象,要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才能明白其中的深意。
只是出于憧憬的话,就无法构建对等的关系,这句话是我是在《龙与虎》里面看到的,是亚美对龙儿说的话,刚开始我也并没有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仔细思考以后突然恍然大悟,仿佛明白了什么,同样也对这部作品的解析也有了新的突破。
人与人的关系有时也是如此,有时候我们对某个人的情感如果只是出于憧憬,而没有任何其他契机的话,就会对那个人满怀期待与向往,在心中不停的美化,认为对方是自己的男神或者女神,擅自给对方下定义,可是当得知了对方的另一面了以后,就很有可能会导致这份幻想的破灭,最后也让自己收获很大的失望,这份仅仅是憧憬的感情是不是也会变淡,到最后甚至什么都不会留下了呢?
反观男主和千棘在相遇的时候就已经给对方留下了最糟糕的印象,虽然经常打打闹闹,但这也正体现出了两个人在相处的过程中,不需要戴上属于自己的面具,正是因为在相处的时候不会给对方留任何面子,所以在相处的时候就不会有很大的压力,相对来说就比较自然,两人即使名义上是假扮的恋人,但是在不断的相处中,所产生的感情就是真实的,而不是幻想出来的,对另一方的了解也是这样,是真实的了解,而不是内心中的憧憬,这些感情就是实感,所以才有了构建对等关系的基础。
这样我们是不是就能看出,男主和小咲他们虽然一直没有否认自己对另一方的感情,可是这种喜欢只是停留在憧憬上,所以才会没有很大的进展呢?
就像男主口口声声的说自己喜欢小野寺,他心中也一直想着如果可以和小野寺怎么样怎么样就好了,和她一起谈天说笑,待在同一个空间里,对他来说就已经是无上的幸福了。
他心中虽然想着要追求小野寺,每次面对别人也总是拿这个来抑制住自己心中的感情,可是与小咲真正相处的时候,他实际上的表现又如何呢?
小咲多次希望他能明白她的心意,可是他却认为这种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他也并不向往那种事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他一直以来都否认了小咲对自己的感情。
对于小咲来说,有时候没有告白成功的时候,她反而会感到安心,希望这种关系再持续一段时间,虽然她在初中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暗恋男主了,可是直到高二还是没有什么进展,即便她已经意识到了这么长时间以来,自己的恋情还是没有开花结果,但这种一成不变的关系对于她来说,就已经很幸福了。
在我个人看来实感是与对方产生的真实感情,而憧憬是相对于虚幻的人或事,也就是对那个人产生的真实感情是实感,而憧憬所看到的那个人,更像是自己心中虚幻的形象。
就像小咲认为男主拥有朴实的温柔,这是她非常喜欢的,但男主可能也会有不为人知的另一面,她真的了解吗?
所以他们两人的关系如果只是停留在憧憬上,两个人不打破自己在对方心中那个虚幻的形象,相互之间无法建立起对等关系的话,当这份只是出于憧憬的感情淡了以后,其实结局都一样。
他们之间的关系虽然在我们读者看来是近在咫尺,但他们之间的距离还是非常遥远,很多东西正是因为无法触及到,所以在我们的心中才显的更加弥足珍贵,或许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
虽然在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都是因为巧合的打断,导致双方没能把心意传达给彼此,早期因为克劳德的监视,导致误会很难解开。
可是误会其实在早期就已经解开,他们也有很多独处的时候,如果他们两个人之间的感情是真正的实感,而不是停留在憧憬上的话,我相信即使有命运的打断,也会尽全力让对方明白自己的心意,将自己的另一面展现给对方,打破自己在对方心中那个虚幻的形象,而不是经历了挫折以后就选择让那样的日常继续持续下去。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万里花甘愿为男主付出所有,对于不起眼的约定坚守了十年,为了成为男主的未婚妻而干劲十足,最后却只能得到一张我是你朋友的好人卡,这不禁让我们所有人都心疼,难道是因为男主没良心和剧情崩坏的原因吗?
万里花对男主的感情在我们看来是真心实意的爱,但其实同样可能也是出于憧憬,与小咲的不同,她不顾一切的追求男主是有契机在里面的,她从小是在严厉的管教下长大的,与母亲之间的情感断裂也太过长期,小时候她在疗养的时候遇到了男主,男主对于她来说是第一个对她好的异性,在这种情况下,她对男主的温柔也是基本没有抵抗能力的。
这时候我就在想,当我们对一个人的感情如果仅仅只是出于憧憬的话,我们与对方的距离实际上很遥远,根本就没有真正的了解过对方呢?
就像在太阳给我们很多人的印象是温暖的,这正是因为太阳与地球距离遥远的原因,但是其他与太阳距离接近的星球,就会感受到太阳炽热和躁动的那一面,这样是不是正是因为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才让我们觉得太阳是温暖的呢?
正是因为距离遥不可及,所以我们才可以在心中尽情的美化对方,万里花和男主也是同样的道理,在这十年间虽然她并没有再次与男主重逢,但她心中还是一直坚持认为男主是一个出色的人,为了成为他的未婚妻而干劲十足。
她认为按道理来说,男主是不会爱上那个野蛮暴力和不讲理,没有女性魅力的千棘的,一定会爱上她和选择她的,她为了男主留了长发,也改变了说话的方式,一直都在改变着自己。
但是男主真正想要的东西是什么,她真的知道吗?还有他真实的那一面,她真的了解吗?如果在身体到极限之前如愿以偿的追到男主,并和他在一起了以后,那样真的好吗?
有人说这样当然很好,万里花这么不起眼的约定都坚守了十年,对于成为男主的未婚妻也干劲十足,在一起了以后可能会更让她斗志高昂,以后无论如何还是会继续对男主好的吧?
虽然一切皆有可能,我个人并不是说没有这种可能性,但是从我个人的经历和主观想法来看的话,万里花就算最后和男主在一起了话,这并不是一个美好的结局。
在我个人看来,没有哪个人应该用自己的一辈子来崇拜或者照顾另外一个人,别人在不欠你什么的情况下,为你的付出都不是理所应当的,你应当给予回报。
仔细看过漫画的话,我们也发现万里花并不是不会累的,她也有很多坚持不住的时候,但为了不让男主知道,她很多时候都努力的坚持着,忍受着,希望把自己最好的那一面留给男主。
万里花不断的为男主努力着,可男主却一直麻木着,在他迈出那一步之前,他回报过万里花什么了吗?
我个人认为构建对等关系的还有一点就是双方之间的付出,不说双方都要付出50%,至少也要一方付出60%,另一方付出40%,不然的话索取的那一方可能会变得更加的索取,而忘记了自己应当的付出,甚至变的自己都无法满足,觉得对方做那些不是应该的事是理所当然的,付出的那一方就算再有干劲,但总有一天也会累,这样的话,这段关系也就很难维持下去。
我们试想一下,如果万里花真的和男主在一起了的话,万里花如果继续心甘情愿的为男主付出一切的话,男主刚开始可能会很抗拒,但时间长了以后,他是不是可能也会慢慢接受和默许万里花的这种行为呢?
这样的话,万里花总有一天会累,如果男主默许和接受了她的那些行为,觉得万里花为他付出是应该和理所当然的,他可能也会成为一个自我意识过剩的笨蛋。
如果万里花明白了男主实际上并不是一个温柔的人,那只是自己擅自给对方贴的标签,或者强加的理想,实际上男主的这份温柔是虚假的,可能是太过顾及他人而产生的,这份温柔也并不是只针对自己的,那么这种只是出于憧憬的感情,还会一成不变的继续持续下去吗?
当了解了男主最糟糕的那一面以后,对方在自己心目中的形象完全崩塌了的话,他们的感情该怎么继续下去呢?
有时候别人对我们为数不多的好,我们可能会很非常感激,但一旦默许了那种行为以后,就不会再怀有感恩的心了。
就像过去我们过去认为家人对我们的好是天经地义的,可是一旦走出社会,体验到社会的艰辛和残酷了以后,就会学会珍惜别人对我们的好。
人的阴暗面总有一天会爆发的,或许现在我们还看不见,但以后会慢慢看见的,有些人当我们真正的了解了以后,或许就没有当初那么喜欢了。
人的多面性,对一个人的了解,也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的。
在不知道双方即将成为同学,接下来甚至要假扮恋人的情况下,男主和千棘以最糟糕的形式相遇了,在相遇的时候,双方就已经得知了对方最差的那一面,例如男主刚开始对千棘的印象就是个暴力女,明明伤到了他,却没有好好道歉,千棘也认为他是一个斤斤计较的人,两人相处的时候,都觉得对方让自己火大,他们在相识的时候,就已经看到了对方最糟糕的那一面,这样他们应该就不会对接下来的相处抱有很大希望吧?
正是因为初期给对方的印象糟糕透顶,接下来是不是就更容易察觉到对方的闪光点,以及好的另一面呢?
在黑暗的仓库中,打雷的下雨天中,还有遇到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他发现了千棘柔弱的那一面,当她遇到困难和不擅长的事的时候,也是一个需要别人照顾的小孩子,看上去性格最不女孩子的她,其实很容易受伤。
这也和给我们读者的印象一样,刚开始小咲给大多数读者的印象是温柔,万里花给很多读者的印象是坚强,但是千棘给很多读者的印象是什么呢?很多人都觉得她粗暴,不讲理,对很多事都毫不在乎。
我个人刚开始同样也是这样想的,可是看到后面对剧情有更多的了解后,慢慢改变自己了对千棘,以及其他人的看法。
鸫和小春因为其他人的传闻,初期对男主的印象同样也是非常糟糕,但是通过不断的相处后她们发现男主本性并不坏,甚至对他产生了感情,但为了自己最重要的人,她们最终还是选择了放弃。
宫本琉璃和舞子集之间也是这样,集早期给她的印象就是一个吊儿郎当和轻浮的人,但是经历了很多事情了以后,尤其是帮助罗莎小朋友的事件中,她发现了集的闪光点和吸引她的地方,以及彼此间的相似之处,两人最终选择了交往和结婚。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多时候也是这样,虽然给别人的初始的印象很重要,但是与一个人相处的时间长了以后,我们总会看透那个人到底是什么样的。
简单来说就像有些我们自认为是相处了很久,非常了解的人,会不会在一次事件中彻底改变了相互之间的关系,或者看透那个人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克劳德一直以来都没有察觉到鸫是女生,一直以来都把她当成男孩子看待,直到最后才发现原来她是女孩子,此时他才明白,自己看到的东西不一定是对的。
人际关系也是这样,我们所看到的东西不一定是对的,就像有些看上去坚强的人,实际上也有脆弱的那一面。
羽姐刚登场的时候,给大家的印象是乐观成熟的大姐姐,可是在男主面前她却表现出了孩子气的那一面,别人也都不知道,包括她的保卫夜也不知道,只有男主知道。
在叉烧会组织以及她的手下眼中,她是无所不能的首领,在同学眼中,她是像知心朋友一样的老师,在其他老师眼中,她是乐于助人的同事,是很多人羡慕,敬仰的对象。
在还没有了解到她另一面之前,男主同样也时常在想,她可能根本不需要任何支柱了吧?现在的她,和曾经那个爱哭又害怕和寂寞的羽姐完全不一样了吧?
直到羽姐疲劳过度晕倒了以后,他才对她有了更多的了解,由于她在小时候父母病逝了,她只能独自一人奋斗,一直以来都是在硬撑,她既没有兄弟姐妹,也没有能投靠的亲人,原来她的努力原来是一直在强迫自己,只是他没注意到罢了,无论被身边的人如何仰慕,无论看起来有多开心,其实她的内心是孤独的,对于她来说,即便她与男主没有血缘关系,但她仍然把他当成这世上唯一的牵挂。
羽姐的这种情况拿心理学来解释的话,就是外向孤独症,虽然看上去很善于交际,有很好的人缘,在别人面前总是快乐的样子,给别人的印象都是很好的印象,但她内心其实是多愁善感,没有可以倾诉内心情感的朋友,周围人也认为她内心很强大而没有用心去关心她,事实上她承受的压力却很大。
这时候男主才意识到了自己真的什么都不明白,他所看到的重逢后的羽姐变成大人了,变的漂亮了,变的比以前更加无所不能了,果然他之前所看到的东西果然并不是正确的,一直以来根本就没有看到羽姐害怕孤独和脆弱的另一面。
其实我个人也在思考我自己的多面性,就像在网络上我表现出了一点点关于计算机方面的长处,可是我实际上还是个自卑的人,在网络上谈论我自己擅长的方面我可以写一些技术类的东西,但是与网友聊天我的表现就会非常糟糕,在聊天过程中显的很卑微,总会把自己贬到最低,以至于有人认为我是个虚伪的人,我自己同样也这样认为,那样的话根本就不像自己了,但本能的还是会自卑。
可是其实我们很多人,不都是“虚伪”的吗?很多时候为了活成在别人眼中对的那个样子,而迷失了自我呢?
就好像在朋友眼里,你是开朗的那个人。
在老师眼里,你是勤奋学习的那个人。
在父母眼里,你是乖巧听话的那个人。
在老板眼里,你是上进的那个人。
在客户眼里,你是好说话,热情好客的那个人。
可是你内心中却认为自己其实是个内向,不思进取,不听话,不擅长言辞的人,所做出的那些行为是被生活所迫的,这些不同的性格是对待不同的人需要练就的,那么他们所看到的你,是不是也并不是真实的那个你呢?而是你隐藏了真实自己的另一面呢?
就像你周围有一个你看上去很乐观,很优秀的人,你非常的羡慕那个人,可是那个人实际上并不是你想的那样,甚至还可能存在很严重的心理问题,当有一天那个人的另一面爆发了的话,你是不是就会觉得自己之前所看到的那个人,并不是对方真实的那一面呢?
在成长和经历各种各样事情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会背上各种各样的枷锁,总会戴上属于自己的面具,别人所看到的“我们”可能不一定是真实的,甚至我们可能都无法说清楚自己本身到底如何,活的到底真不真实,因此同样我们所看到的“别人”,也不一定是真实的,包括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东西,也不一定完全是正确的。
所谓缘分
这部作品最让我们欣慰的就是男主与千棘的缘分,她在十年前提出了那个约定,送出了定制的锁和钥匙,但当时男主希望小咲成为约定的那个女孩,千棘就与小咲交换了钥匙,并选择遗忘了这件事,两人可能不会再有任何的缘分了。可是十年后他们却再次相遇了,虽然再次相遇的时候已经给对方留下了最糟的印象,也完全忘记了彼此,两个人看上去是水火不容,完全不可能好好相处的类型,这样的话,或许不再有任何关系是最好的选择。
不过由于家族的原因,双方之间不得不再次构建起连接点,在很多事件中他们也总会巧合的相遇,那些事件完成了以后感情也不断的增长,双方在发现了彼此的闪光点以后,也更加在意对方,两人仿佛就像是命中注定的一样。
但同样让我们最惋惜的就是男主与小咲的有缘无分了,他们彼此之间总是阴差阳错的错过,距离看上去很近,实际上却非常遥远,这令我们读者都感到心疼。
可是和有缘分的人走下去,与没有缘分的人告别,这不是我们每个人都在经历的吗?
我们这一生中总会遇到很多人,但他们可能只是我们人生中的过客,我们最终都会与他们告别,从此天涯两隔,消失在彼此的生命里,不再有任何关系。
在小学升学到初中,在大专班重新分班的时候,我都经历过和几个以前的同学分在了同班,当时我心中也想着,接下来的路可以和他们一起走下去了。
刚开始我也自认为和之前的同学相互之间感情很好,接下来也能好好相处下去之类的,可是当我看到了对方的另一面以后,就与对方产生了距离感,同时到了新环境结识了新的人,与老同学的感情就不再像以前那么好了,最后对他们的感觉就是熟悉而陌生,物是人非了。
过去在网络上我也结交过很多的网友,相互之间聊过很多东西,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构建点的失去,变的慢慢淡忘。
不知道过去了多久后,再次打开社交工具,回到以前在过的那些社交平台,看了看曾经加过的好友或者关注过的人,现在还有几个是认识的呢?很多都是删了好友或者取消了关注,或者就像陌生人一样留在了那个列表里面,即使对方还记得我,那我还记得对方吗?反过来如果我还记得对方,对方还会记得我吗?
我父母也是这样,当时他们还不是很了解对方,就选择了结婚,虽然结婚后他们相互之间还是忍让了很多,一起走过了很多年,但两人还是没能一起走下去,最终选择了分居和离婚,双方不再有任何的联系,随着时间的流逝,加上过去也没有留下什么美好的记忆,他们似乎也淡忘了彼此,就像他们从来都没有认识过那样,仿佛只有我才能证明他们认识过,并一起度过了那些年的时光。
我们是不是遇到过很多人,但很多是从相识走到了分手,接着就失去了联系,在不知不觉中又成为了陌生人呢。
最终能陪伴我们走下去的人真的很少,离别的那一刻总会到来,或许我们能做的,就是活在当下,珍惜那个和自己有缘分的人吧,感谢有他们陪伴的岁月。
所谓离别
这部作品还有让我印象非常深刻的剧情就是琉璃的曾爷爷因为年纪已经很大了,身体也出了问题,随时都可能过世,他的愿望是哪怕只有一次,也想在过世前看一眼琉璃的男朋友。
因此琉璃委托男主假扮成她的男朋友,虽然刚开始确实骗过了他,可是这种谎言显然是违背了自己的良心,如果曾爷爷在他们离开以后去世了的话,最后是不是都会有在他生前骗了他的那种遗憾呢?
最终他们还是选择与曾爷爷说出了实情,虽然说出来会让他感到很难受,但说出了彼此的真实想法后,他们之间就有了如释重负的感觉。
虽然在回去的时候他们还有下次再来玩的想法,可是一周后,琉璃的曾爷爷就去世了。
很多时候都是看似很平常的离别,但可能说了再见以后,就真的再也见不到了。
所谓依赖共生
在前面的长评专栏中我也提到过依赖共生,这部作品同样告诉我们正确的关系是两个完整的人共处,而不是两个不完整的人依赖在一起,或者一方依赖着对方,另一方依赖着对方对自己的依赖存在,上一篇长评我已经分析了这些,这里只是再简单的提一下和补充一点东西,想要了解更多的话可以看我上一篇长评。
万里花和羽姐幼年由于家庭原因,就导致她们内心中缺失了一些东西,她们就会找一个能提供这些东西的人,把自己的幻想全部投射到对方的身上,在这十年间她们也一直期待着能和男主再次重逢,虽然这看上去像爱情,但实则是一种病态的关系。
她们认为男主是自己可以依赖的那个人,是她们的心灵支柱,但实际上并不是,如果依赖着男主的话,她们可能无法成长,双方之间所建立的关系也并不是真正的爱情,这也就告诉我们了走出依赖共生的其中一点:否认被依赖者是拯救自己的良药。
男主和千棘虽然刚开始并不存在这种关系,但是在不断的相处中他发现了千棘的很多弱点,她总是会陷入到麻烦中,以他的性格不可能坐视不管,如果这样下去的话也很容易发展成千棘依赖着自己,而自己依赖着千棘对自己的依赖。
他们双方在没有建立正确关系的情况下,这种关系同样也可以称为依赖共生,一方依赖对方,另一方则依赖着对方对自己的依赖。
最终男主与千棘接受了双方之间的告白了以后,千棘纠结着是否踏上新的道路,男主认同了她的做法,虽然简单来看我们也并不理解,两个人在告白成功后为什么要选择分开,但通过深度解析后我们同样也会明白原因所在。
我在这里引用《春物》里面大老师比企谷八幡在小说第九卷中说到的话:
或许合作和信赖,其实是比想象中要冷漠的多的。
一个人做就够了,必须一个人来做。
只有当能开始不给别人添麻烦的活着,才成为了别人的依靠。
只有当能独自一人的活下去,才初次拥有了和什么人一同前行的资格。
也就是男主意识到了他和千棘之间的这种共依存的关系并不健康,双方需要证明了个人的独立性以后,之后才能够好好的在一起。
最终两人以实现自己理想的身份再次相遇,并确定结婚,这里面其实就告诉我们了他们是怎么摆脱依赖共生,然后再建立正确关系的。
向真物迈出的那一步
如果我们只是把这部作品当成一部后宫漫画来看的话,看到后面都会觉得作者非常让我们读者胃疼,那些女主一个个的退出,在我们看来,他们之前那样的日常是美好的,我们都不忍心看到作者打破它,希望能够一直持续下去就好了。
可是这种美好只仅限于短暂的时光,就算当下过的再好,看上去也不会有任何人受伤,但是未来应当何去何从呢?
除了男主和舞子集是朋友的关系,两人之间的关系可以算是正确的以外,其他女主与男主的关系,该怎么解释呢?
要建立正确关系的话,终将要和错误的关系告别,我们对于追求不到的那个人要学会放手,再追求另外那个和自己有缘分的人。
在恭子老师还在任教的时候,舞子集同样对她产生了憧憬的感情,但两个人因为身份的特殊,年龄的差别也很大,并不能构建对等的关系。
当恭子老师决定离职去结婚的时候,本来他打算选择放弃,不打算把自己的心意传达给她,但这显然是谎言和自己在逞强,当乐在背后推了他一把以后,他最终仍然狂奔追上了恭子老师,在雨中与老师告白与告别,不给自己留下遗憾。
鸫诚士郎由于从小被人遗弃,被克劳德领养后从小就接受了特殊训练和英才教育,被当做杀手培养长大,一直以来克劳德也没有认出她是女孩子,同样她为了保护大小姐这一使命,舍弃了女性的身份,吃过很多苦,也承受了在那个年龄不该承受的很多东西。
男主对于她来说是第一个关心她,把她当成女性看待的异性,当她穿高跟鞋由于不习惯而磨破了脚的时候,男主把她背了起来,这种不经意的温柔打动了她,虽然恋爱方面她是青涩和晚熟的,但在那个情窦初开的年龄,心中同样也很容易萌生那种从未体验过的情感,这就是恋爱。
虽然刚开始她也不愿意承认自己喜欢上了男主,也不承认自己对他的感觉是恋爱,但是只要与他搭话很多时候就会心跳加速和脸红,再这样下去显然是不行的,当她最后得知千棘和男主只是假扮恋人的关系的时候,内心同样动摇过,但得知了千棘的心意之后,在不让他听到的情况下,说出了自己对他的感情,接受和认同了自己一直以来对他的喜欢,并感谢了男主教会了她“恋爱”是怎么一回事。
对于她来说,保护大小姐的笑容是她的使命,也是她的幸福,为了自己重要的人,她选择了放手,等到自己命中注定的那个人出现以后,到时候再好好谈场恋爱吧。
虽然这可能注定是一段无果的恋情,自己的心意也终究得不到回应,说出来可能只是为了让自己满足,但只有好好面对才可以前进,这一定也是向真物迈出的那一步吧。
对真物的追寻
虽然十年前在一起玩过的他们在长大后都再次相遇了,大家看上去缘分都很好,可是最终陪伴男主走下去的,只能有一个人。
锁和钥匙以及绘本,是刻画着他们童年记忆的关键物品,是他们十年前相遇过的证明之物,虽然男主刚开始对这个约定还是非常在意,但是到后期他们也都认同了,男主应当珍惜现在那个对他来说更重要的人,曾经约定的那个人,已经不再做为他最后必须的选择了。
这个约定可能在我们很多读者看来说打破就打破的话,是不是不太好呢?他们为了这个约定一直保留着锁和钥匙,这对坚守着的人来说是不是也太残忍了呢?
他们面对当下要做出选择和决断的话,显然要和自己的过去告别。
首先来说说失忆问题,那么重要的约定,所有人都失忆了当然不可能,万里花和羽姐因为她们本身就不是男主约定的那个女孩,但是做为当时的在场者,她们显然是知道这件事,也不会把这件事选择完全遗忘的。
她们在刚重逢的时候不打算真相告诉男主的原因,也是希望男主在当下的感情中可以选择她们,因为一旦知道男主知道以前那个有过约定的女孩子是谁,他的心可能就再也离不开她了,她们不希望男主现在做出选择的时候,依然还是把过去自己的选择一并带入。
小咲持有真正的钥匙,是男主记忆中的那个约定的女孩没错,可当时锁和钥匙是千棘送的,刚开始拿到的是真正的钥匙是千棘,但男主希望小咲成为那个约定的女孩,千棘在确定他们心意以后选择和小咲交换了钥匙,并决定忘记了这件事。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刚开始千棘对这件事完全没有印象,男主和小咲因为当时有被相让的感觉,因此对这件事的记忆同样也是模糊的。
这样我们也推断出来了,月下女孩是千棘,最后和男主做出约定的人是小咲。
她们在十年前即使对真的对男主有想结婚的感情,可当时幼年时候的他们,真的知道爱情是什么吗?决定和某个人结婚,这意味着什么吗?
在那之后他们就再无联系,只是长大再次重逢后才慢慢回忆起了小时候的事,但是对那个人的认识也只能从当下开始,不能再使用以前的回忆来进行推断,这和素昧平生有什么区别呢?
虽然在重逢的时候万里花仍然对这个约定记忆犹新,羽姐也有一定的记忆,但其他人几乎都忘记了这件事,甚至连男主自己都忘记一共有几把钥匙了,当时和自己有过约定的到底是谁,也不清楚了,千棘和小咲也不敢相信她们在十年前曾见过面,当时和男主定下的是婚约,她们也不敢相信自己过去做过如此大胆的决定。
琉璃在早期也提醒过了小咲,除了对十年前的那次约定有模糊的印象以外,对方的样貌和名字都毫无印象了吧?她认为小咲所期待的那种重逢,根本就只是虚无缥缈的憧憬,应当把重心放在眼前才对。
男主和小咲在那次圣诞节的夜晚帮小春带礼物的事件中(其实是小春助攻他们两人的约会),当时他们决定将锁托付给锁匠,想确认里面究竟有什么东西的时候,但锁却因为意外而差点丢失,不过比起锁和钥匙,两人同样以一起欣赏圣诞树点灯的约定为优先,他们选择了面对当下,而不再是过去的回忆。
后期千棘与男主约会的时候,她再次问起男主是否还喜欢着十年前的那个女孩子的时候,他的回答是现在已经不像以前那么想了,回忆已经无所谓了,真要谈恋爱的话,还是选择当下喜欢的人比较好。
比起过去模糊不清的记忆,更重要的显然是当下的感情,我个人认为这也是放弃伪物,向真物迈进的一步。
男主他需要做出回应的,就是那四个持有钥匙的女孩,她们在当下都对男主有很深的感情,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每个人不得不分道扬镳的话,他们之间关系的结束可以说是必然,因此他必须做出选择。
那他应该选择谁,来陪伴他继续走下去接下来的路呢?这个问题在之前他可能是没有考虑过的,他也无法迈出做出选择的那一步。
上面已经说了他们构建的关系更多是依托于学校,家族的委托,或者只是对另一方的憧憬,依赖而存在,那么当他们的构建点消失了以后,到那时候他们依然还是没有建立起正确的关系的话,最后是不是谁都得不到真物了呢?
那种表面看上去和平,不会有任何人受伤的日常,虽然看上去很美好,但它显然是伪物,如果让这种伪物的日常一直持续下去,自己真正的心意一直以来都没来得及传达给喜欢的人,分别的时刻却已经到来的话,该怎么办呢?
虽然他们自己可能也不希望打破这一切,与周围的人重新建立正确的关系,可是时间却不会等人,这一刻总会到来,即使可以短暂的选择逃避,但终将是需要去面对的,在到来的那一刻,甚至还不会给他们太多的缓冲时间。
在万里花顶着身体的不适,带着男主在南方小岛旅游的时候,万里花的随从本田提醒他尽快做出决断,因为万里花所剩的时间已经不多了,虽然他考虑过怎么回应万里花的感情,可是他却并没有把这个视为一个必须要尽快做出决断的问题。
直到万里花身体到了极限,被强制带回的时候,他在抢婚的时候,才匆忙的对她说出,因为我们是朋友,这是他的答复。
他说的这句话,在很多人看来相当于是否定了万里花之前所做的一切,也给很多人一种愤怒,剧情崩坏的感觉。
但我个人认为只有这样做才能让他们之间重新建立正确的关系,既然男主不能跟她交往的话,就应当清楚的拒绝她,逃避解决不了问题,虽然不能构建恋人的关系,但朋友还是可以做的,万里花遇到这种情况的话他当然做不到撒手不管,能帮助的地方还是会去帮助的。
虽然万里花对这个不起眼的约定坚守了十年,可是男主却完全忘记了她,重逢以后他至始至终都没有喜欢过她,也从来没有对她产生过任何心动的感觉,更多时候是想着怎么委婉拒绝她。
如果男主只是因为她对自己的好,而选择和她在一起,双方之间并没有真正的了解过彼此就选择交往或者结婚的话,这显然是对她不负责的,也是对自己的不负责。
或许我们也明白了,爱情中没有付出固然不行,但也并不是付出了,就一定能得到的。
在羽姐和万里花选择放手以后,就到了男主真正要做出选择的地方了,一边是一直以来暗恋和憧憬着的小咲,另一边是假扮了很长时间的恋人,有着真实感情的千棘。
男主和小咲之间的关系虽然给很多人的感觉是两情相悦,但在我个人看来其实更像是单相思,他们所看到的对方,也并不一定是真实和正确的。
其实他很多次就对千棘产生过心动的感觉,可是他总是会拿自己喜欢的人是小野寺来抑制自己心中的感情,甚至在羽姐告白,他在想“我喜欢的人是小野寺”的时候,脑海里却想到了千棘,他却认为自己不可能喜欢千棘,说直白点他一直以来都这样想的话,不是自己骗自己吗?
就像上面说的那样,男主虽然口口声声说自己喜欢小野寺,但是跟小咲实际相处的话,他的实际表现又是如何的呢?
如果他是真的喜欢小咲的话,为什么他不敢相信小咲也是喜欢着自己的呢?做有些亲密的行为是理所当然的呢?
当琉璃帮他们创造了机会,两人在教室的时候,小咲说出了一直以来我对一条……
可是他却认为小咲是不可能喜欢自己的,这种事情不会发生,是不会降临到自己身上的,刚才只是自己做了个美梦。
在两人一起去帮千棘选择礼物的事件中,男主说出了十年前和我有过约定的那个女孩会是小野寺吗?小咲的回答是嗯,是啊。
她也说出了我希望一条就是当年的那个男孩,这几乎已经是小咲尽最大努力,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告白了。
与其说他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或者没有体会到的话,不如说他是不是就是抱着小咲根本不可能喜欢自己,她就不可能和自己交往的那种想法来面对她的呢?
虽然看似是因为命运的打断,让他们没有把心意传达给彼此,可如果男主是真心喜欢小咲的话,怎么可能会因为命运的打断,而放弃确定她对自己的心意呢?
小咲努力过很多次希望他能得知她的心意,可是他一直以来却认为小咲是不可能喜欢自己的,甚至最后小咲与他告白的时候,他依然还是不敢相信小咲是喜欢着自己的。
在我个人看来,他都不敢相信小咲也是喜欢着自己的,那么他对小咲的感情是真心的吗?如果是真心和实感的话,为什么在真正面对小咲的时候,会是那样的表现呢?
他现在所要做的就是对真物的追求,对伪物的背离,前面他们也都认同了,曾经约定的那个人,已经不再做为他最后必须的选择了。
最后他需要直面自己内心中的真实想法,对自己当下真正爱着的那个人,还有爱着自己的那个人做出应有的回应,向过去的自己,以及过去做出的那个错误的决定告别。
在那一刻或许他明白了,他一直以来总是傻傻的认为那才是自己最想要的,却忽略了本该真正属于自己的。
或许喜欢一个人是一种心情,一种直觉,是甜蜜的,但是爱一个人是一种感情,一种感觉,是苦尽甘来的吧。
如果他与千棘建立了真恋的关系,将这段伪恋的关系结束后,过去看似是伪物的约会,在一起相处的时光,还是假扮恋人双方之间产生过的心动,也都会成为真物。
最终男主面对了自己的真心,其他女主也放手了自己追求不到的那个人,结束了这些错误的关系,虽然她们的结局在很多读者看来是悲剧的,但我个人认为也并不完全是悲剧的,相反从这段混乱的感情中,她们会得到救赎,找到真实的自我,明白爱情到底是什么。
同样我们在成长的时候都会面临很多的苦痛和受伤,只有经历和明白了这些以后,才会真正的成长起来。
所以我认为伪恋的结局是真物,它教会我们要与过去的自己和别人告别,面对当下的事物,我们要学会放手,放手那个你得不到的人,离开那个不爱你的人,珍惜那个爱你和与你有缘分的人,也教会我们要学会爱自己,很多事情最终我们都要去面对的,尽管我们可能会受伤,或许可以暂时逃避,但逃避终究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不好好面对是无法前进的。
但或许也并不是所有人都想要看到真物吧,就像《春物》里团子说的那样,它是冰冷残酷,徒余悲伤的吧。
结局可能让很多人都觉得虐心,但是在追求爱情和真物的时候,这些不也是我们很多人要经历的吗?
我们很多人是不是本来就不坚强,是一个敏感脆弱的人,但是经历了一次次的成长和磨难了以后,才成为了一个坚强的人呢?
很多害怕的东西我们可以害怕,但无论如何还是要去面对,逃避是无法前进的。喜欢的东西可以一直以来都非常喜欢,但那可能只是我们心里所追求的,不一定非要拥有。
既然这本来就不是属于自己的,为什么不选择成全别人,用微笑和祝福来面对一切呢?这是对其他人的温柔,更是对自己的温柔,我们要学会放手,才能真正的得到。
或许喜欢一个人是因为看到了对方的优点,但是爱一个人会选择包容对方的缺点。
爱情并不是停留在憧憬上就可以收获到的,也不是付出努力了就一定能得到的。
对一个人的感激或憧憬之情和对一个人的爱情也绝对是不一样的,爱情是很复杂的东西,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伪恋》这个故事虽然看上去很俗套,但在我看来是一部值得深思的作品,它整体要探讨的,就是恋爱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告诉我们爱情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非常简单,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都要经历酸甜苦辣,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了在混乱的关系中应当如何处理自己的感情,也是一个放弃伪物和寻找真物的过程,通过深度解析以后,还是可以引出很多我们应该明白的道理。
这部作品是好是坏,还是要从我们切入的角度来看,从不同角度看到的东西不同,收获的感受也不尽相同,只是把它当成一部沙雕后宫漫画来看的话,可能就会觉得这部作品没有什么意义,但是通过深度解析却能引出非常多的道理,我们也同样明白了,在看待事物或者看待人的时候,都应该从多个角度来进行看待。
每部作品确实都不存在让所有人都可以满意的过程和结局,但这个世界上其实并没有什么东西是完美的,就算有完美的东西,也是相对的,并不是绝对的,我们自己能做的就是接受这些不完美,以及正视缺点,从不完美的东西中寻找闪光点,从缺点里寻找优点。
或许这个结局在我们很多人看来都不能称为完美,但作者能做到在有限的篇幅中完成收尾,其实已经非常不容易了,或许我们要明白自己的人生同样也是有限的,我们同样也给自己留下了很多遗憾,我们能做的,就是在有限的人生中尽量不给自己留遗憾吧。
显而易见的,作者创作这部作品也并不是为了讨好所有人而创作的,它注定只能满足一部分的读者,而我,就是被满足的其中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