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崩坏3圣痕故事:马可波罗,历史上颇具传奇色彩的“东游记”

2019-12-26 19:41 作者:LSmiler  | 我要投稿

视频文案例行推送,可点击下面的链接或从个人主页观赏精彩视频内容。

马可波罗,这是个听上去霸气侧漏却被国人“玩坏”名字的意大利人,而正是这个被誉为“中世纪伟大旅行家”的男人,据说因为出版了一部后世称为《马可波罗·游记》的旅游心得畅销书,间接改变了人类文明的进程——那么,围绕这本“奇迹之书”究竟发生了哪些传奇呢?

公元1275年,三个姓波罗的男人抵达元朝首都大都,也就是今天的帝都北京,向元世祖忽必烈敬呈了罗马教皇的信函,忽必烈很高兴,十分友善地允许这几位异乡人在帝国疆域内常驻,而且还赐了官。

三人中年纪最小的叫马可波罗,时年21岁,4年前,17岁的马可波罗随同自己经商的父亲与叔叔,从意大利出发,开启了一趟极为危险的【远行】,途中不仅有捉摸不透的恶劣天气,更有穷山恶水养育出的会冷不丁从背后捅你一刀的”刁民“。

他们一路跋山涉水,越过荒凉恐怖的伊朗沙漠后,又跨过了险峻寒冷的帕米尔高原,终于来到了元帝国境内。

虽说元世祖忽必烈当时的统治政策对汉人不太友好,但对待外国人却极为友善,三位波罗先生在大都过上了不愁吃不愁穿的幸福生活。

我们本期的主角——马可波罗,有幸得到了奉大汗之命巡视元朝各地的机会,于是,在接下来的17年,他由北向南开启了公费旅行,行程覆盖山西、陕西、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四川等省,还出使过越南、缅甸、苏门答腊等东南亚国家。

他每到一处,总要详细地考察当地的风俗、地理、人文,返回大都后,又详细地向忽必烈大汗进行了汇报。表面上看,这只是一个外国友人中国深度自由行的旅游活动,但马可波罗实际上却在为元帝国从事某项机密任务。

反正我也无法理解忽必烈为何对马可·波罗这个异乡人十分信任,总之,忽必烈与马可·波罗就是建立了坚不可摧的友谊。十几年的东方生活让他几乎成为了一个中国人,原画中的她就是个旅行vlog达人的打扮,她身着像旗袍又像唐装的中国红,左手旅行箱,右手资料袋,还有个熊猫头像吊坠。

不过,纵使有帝王庇护可以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随着年纪日增,马可波罗的思乡之情越发强烈——回家吧,那里才是生命最后的城堡。

机会终于来了。1292年春天,马可·波罗和父亲、叔叔受元世祖忽必烈委托,护送1位蒙古公主从泉州出海到波斯成婚。三人趁机向大汗提出回国的请求。大汗答应他们,在完成使命后,可以转路回国。

三位波罗先生不负众望地完成了使命,并踏上归途,1295年,马可波罗一行人终于抵达故乡意大利,这一晃已经过去了24年。

可别忘了,马可波罗等人的老本行是商人,他们随即将带回的各种东方瓷器、丝绸等当时西欧奢侈品以高价转卖,很快成为富商。同时,马可波罗以多年的冒险生涯为素材,写了一本书,书名叫《世界奇闻集锦》,后更名为《马可波罗游记》。

由于书中描述中国各种繁华常用”百万“形容,于是,很多人戏称其为“百万旅行家”,百万旅行家套装因此得名。

同时,由于马可波罗给西方详细分享了他在东方的所见所闻,作为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将地大物博的中国向欧洲人作出报道的人,他又被成为中西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友好使者。所以,又有“连接之使”的美誉。

原画表现上,马可波罗手持自己的游记,一副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模样,金碧辉煌的大都熠熠闪光,在马可波罗传扬东方富庶的同时,自己也因为游记而千古留名。西方人一方面对书中描述的那些繁华表示质疑,另一方面也对神秘东方产生了无尽的向往,那个辽阔且富庶的地方似乎遍地是黄金。

就像原画中表现的这样,此时返回家乡的马可波罗,已经换掉了之前的旗袍或者唐装,身后的人影个个都是闪亮着的星星眼,表现出对远方无尽的憧憬与期盼。

对东方的热情也刺激了一大批冒险家开辟新航道,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是马可波罗的书迷,据说其中一位狂热的粉丝叫做哥伦布。对东方的痴迷最终让哥伦布踏上了那次改写历史进程的远征,这都是以后的事儿了。你说它是奇迹之书,也不过分。

在原画设计上,作为1款材料可直接兑换的肝物圣痕,在人物设计上显然没有太多亮点,技能效果也并不出色。事实上,选择马可波罗这样一个明确缺少足够历史素材做支撑的人物作为圣痕,难免让人想不通,毕竟,人类群星闪耀,有丰富故事的人自然能设计更多的彩蛋——或许,这也就是另一种偷懒吧!

令人感到惊异的是,当时的威尼斯共和国还将马可波罗奉为英雄,给予了巨额的赏赐。难道说只因为马可波罗带回了元世祖给罗马教廷的信?

历史的真相可能会让人大跌眼镜,马可波罗恐怕是威尼斯共和国派往东方的间谍。只是为了了解元帝国是否真会再度西进,掠夺财富。

故事要先从那个男人说起——当然,不是郭靖,而是“只识弯弓射大雕”的成吉思汗,铁木真于1206年建立大蒙古国,之后屡次对外侵略扩张,直至1259年蒙哥汗去世前,大蒙古国所占据的疆域几乎横跨亚非欧三大洲。

当时的蒙古军队尤擅“屠城”,除了年轻貌美的女人和财宝,其余的要么杀光要么烧光。这种战争机器的“血腥残暴”一度让东亚、中亚、西亚以及欧洲不少国家感到恐慌。

如果不是蒙哥汗在征南宋中突然没了,当时已经抵达今天地中海东岸巴勒斯坦地区的蒙古军队,大概会真正的“一路向西”,先征服埃及,再搞定欧洲大陆,把地中海收为内海。

蒙哥汗的去世,使得大蒙古国陷入汗位之争,当时西进的蒙古大军随即班师,之后,就有了元朝和四大汗国。

我们再把视线切回地中海附近,在那些感到恐慌的国家中,威尼斯共和国是忒不安的,当时的威尼斯凭借地理优势,是整个欧洲最大也是最繁华的贸易中心,那个花花世界充满了纸醉金迷,堪称中世纪的纽约。

贸易的正常往来需要建立在信用与和平两大基础上,威尼斯的统治阶层意识到远东地区的这种神秘力量可能威胁到“世界和平”,虽然梵蒂冈的传教士云游东方后会传回一些零星的情报,但最好有靠谱的人能接近那个帝国的中枢,这样的信息才是最真实可靠的。

这就有了马可波罗之行,马可波罗最终带回了让威尼斯共和国统治阶层放心的消息——忽必烈不会再次进攻欧洲,同时,他们对海外扩张没什么兴趣,尤其2次征讨日本失败后更是如此。草原文明育成下的蒙古人,坐拥广袤的土地,却还是喜欢传统畜牧业,他们终究忘不了“风吹草低现牛羊”的壮丽自然!

此外,马可波罗给当时的西欧带回了当时中国的自然和社会情况的详细描述,涉及我国40多处的城市及地方。以及当时领先的民用和军用技术,如织布机、星盘、指南针、火药和造纸术等方面的最新成就。

然而,关于马可波罗是否是一个深藏不露的职业间谍,甚至他本人是否真的来到过中国,都存在各种争议。但不论如何,马可波罗客观上的确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和沟通。历史上流传下的很多事儿也是这样——你以为你以为的真的是你以为的吗?

话说回来,对于1位捷克作家而言,他可不在乎这些。他只是把自己经历的和以为的化成文字,死后就声名大噪。欢迎你通过三连、评论、弹幕鼓励这位病娇美人走上前台!更多精彩,敬请期待,我们下期再见!

常规推广一波自己的作品:    

【1】【圣痕故事】收藏夹链接:https://www.bilibili.com/medialist/detail/ml337285064   

【2】崩坏3圣痕故事全纪录文集:https://www.bilibili.com/read/readlist/rl66580

【3】崩坏3圣痕故事(有声故事)合集:https://www.bilibili.com/audio/am29265163?type=7

(づ ̄3 ̄)づ╭❤~




崩坏3圣痕故事:马可波罗,历史上颇具传奇色彩的“东游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