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自我批评与检讨】

2023-07-02 21:42 作者:AsmodeusF  | 我要投稿

所有的对立面都非绝对对立之他者。任何将其视作绝对对立的观点恰是犯下康德主义(Kantian)的错误——这个绝对的他者在康德哲学体系中即“物自体”。 在此基础之上另需揭露的错误: 1)看似进步实则落后,看似正动实则反动的布尔乔亚悲剧英雄式的投机幻想。生存与自救是第一要义,其次才是发展乃至解放;而非沉溺于悲剧英雄自我毁灭的自恋幻想之中。并且极端过激的行为与策略恰反只会招致极端的拒斥与失败;因为意识形态的浸润讲究潜移默化,润物无声。 2)肆意的乱立靶打假靶的无的放矢行为,即虚空对线。所有的他者皆非绝对的他者,需要攻击的标靶不是现实中具体特定的个人,而是生产与再生产出各具体个人的身份认同与享乐模式的社会关系。 3)没有隐瞒的必要,一切都可以公开,包括本文。因为需要被掩盖与遮蔽的是丑闻,需要被粉饰与伪装的是虚假;简言之,即见不得人的东西,包括溃疡面、腐烂物等。 4)把“哲学”或行动本身视作高人一等,隔绝他人的筹码。并凭此制造差异和对立,以获得优越性与虚荣感性质的增殖性符号或标签。这是小布尔乔亚的迷思幻想与投机手段。因为行动永远是自救,是在利己基础上的利他。不论己他,皆处在社会之中,产生(produced)于社会,同时反作用(react/feedback)于社会。【斯宾诺莎主义】 5)“物自体不可知”的不可知论所导致的悲观主义。对此最有力的反驳是:“物自体不可知”这一命题本身是可知且已知了的。另外对以上已可知错误的指出亦恰是对不可知论的有力反驳。故剩下要做的是:在行动中失败,在失败中继续前进;学习新的失败,追求必然的失败。 “德国人的理论兴趣,只是在工人阶级中还没有衰退,继续存在着。在这里,它是根除不了的。在这里,对职位、牟利,对上司的恩典,没有任何考虑。相反,科学越是毫无顾忌和大公无私,它就越符合工人的利益和愿望。在劳动发展史中找到了理解全部社会史的锁钥的新派别,一开始就主要是面向工人阶级的,并且从工人阶级那里得到了同情,这种同情,它在官方科学那里是既没有寻找也没有期望过的。德国的工人运动是德国古典哲学的继承者。”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自我批评与检讨】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