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情感障碍】自杀率最高!情绪坐上过山车?一时天堂一时地狱【灰细胞】

双向情感障碍
双向情感障碍(Bipolar Disorder)=躁郁症,是一种以情感的异常高涨或低落为特征的精神障碍性疾病。它兼有躁狂状态和抑郁状态这两种主要表现。

关于它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罗马时代。西方医学奠基人:希波克拉底。作为第一个记录这两种极端情绪的人。老希在他的体液学中给出了详细解释。他认为人体是由4种体液组成的。

分别是黄胆汁、黑胆汁、黏液和血液。而这些体液的不同配比决定了人们各自不同的气质,而当这些体液的组成不平衡时,则会产生疾病。在他看来,当偏寒性的黑胆汁过多时会引发忧郁;而偏热性的黄胆汁过多时则会导致狂躁甚至发疯。而治疗这个疾病的方法,可以通过放血、水疗、运动及饮食等方式来治疗。后来,古罗马的哲学家西塞罗(Cicero)对希波克拉底的体液学说提出了反对意见。他的理论正好相反,他觉得人免不了会受到暴怒、悲伤、恐惧等情绪的影响,这些情绪进而影响了我们的健康导致了生理上的疾病,也就是躁郁症。西塞罗认为人可以利用哲学或冥想来进行自我治愈。而他的主张其实也是早期的心理治疗。而在我国,汉代的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也有对这两种病症的记载。分别是与抑郁症相似的百合病(抑郁症)

以及与狂躁症相似的妇人脏燥(狂躁症)

早期人们对这个疾病的了解并没有很深入,直到19世纪对它的研究才逐渐丰富了起来。19世纪中叶,法国医生Falret(让 皮埃尔 法雷特)撰写了一篇描述“环性精神错乱”的文章。据信这是关于躁郁症的“第一个记录的诊断”。到了19世纪晚期,德国精神病学家、现代精神病学的创始人埃米尔 克雷佩林(kraepelin)通过纵向研究将狂躁与抑郁合二为一,并将其命名为躁狂抑郁性精神病(manic-depressive insanity,MDI)。而他也是首个将躁郁症与精神分裂症区分开来的人。他的这套方法一直沿用至今,是对躁郁症研究的重要里程牌。
躁郁症与忧郁症一样是一种情绪失调的精神疾病。而它们最大的区别就是躁郁症多了一个狂躁期。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躁郁症同时兼有狂躁期和抑郁期,但在临床诊断中并不一定需要有抑郁的发作才算是躁郁症,但却一定要有狂躁的症状。
什么是狂躁?一个字概括就是嗨/High。他们会思如泉涌、滔滔不绝,这种跳跃式的思维往往令周围人无法follow。当然不止思考这一方面,他们的行为与动作也会大胆起来。这个病一旦患上,对整个家庭来说也是一个沉重的负担。事后会后悔也是躁郁症的一个典型症状了。狂躁期的患者睡眠时间也会大大缩短,比如只睡3、4个小时,但依然精力充沛。再有会表现得自信心爆表。
狂躁症切换到抑郁期的症状有哪些?
这个时期它的症状会和抑郁期差不多。比如情绪低落、无精打采、自暴自弃。对于之前喜欢的事物也失去了兴趣,变得不爱说话、疲劳迟钝、无缘无故的流眼泪等等。
躁期也分为了轻躁和重躁,郁期也分为了轻郁和重郁。重躁,以上提到的情绪高昂失控的表现。比如高速超车、滥用毒品、疯狂投资购物。轻躁,就是躁期的早期阶段。这时的患者还能维持正常的生活状态。他们往往表现得非常有活力,不会出现重躁那样的冲动表现。通常这个时期的患者,他们的工作完成度都特别高、非常高效、高产的状态。这类人往往也被称为“工作狂”。
重郁的症状有哪些?
它是多宗抑郁症状的结合,症状严重到会妨碍正常的生活。至于轻郁也会出现大部分的抑郁症状,虽然有时候会影响正常的生活,但是不至于丧失能力。
躁郁症有哪4种类型
根据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DSM)分类,躁郁症被分为以下4种:第一型躁郁症、第二型躁郁症、循环性疾病、以及其他未注明型。
第一型躁郁症 在躁期的时候它会有至少一次的狂躁、或轻躁狂躁的混合发作。郁期可能有也可能没有。
第二型躁郁症 它指至少一次的轻躁发作,但不能有狂躁;必须要有重郁的发生。
循环性疾病 它至少需要有2年或多年的轻躁,但并不完全符合躁期的发作准则,同时至少有2年或多次的轻郁发作;但并不完全符合郁期的发作准则。
其他未注明型 其他归类
说到情绪,我们人人都会有开心与难过,都是正常人会有的状态。但正常人并不会像躁郁症患者那样的大起大落。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自己的情绪突然从斗志昂扬变得疲劳迟钝,从兴高采烈突然滑到了自暴自弃的低谷;那种猝不及防、失控无助的状态会是多么的折磨人。然而对于躁郁症患者来说这两个极端的情绪会以一定的频率相互转换,可能会是一周一转向,也有少数患者会在一天中出现多次转向。这种病是目前所有精神疾病中自杀率最高的,甚至高于抑郁症。因为这种大起大落的情绪转换会让患者变得非常冲动和鲁莽。而在大多数情况下,自残甚至自杀都不是他们能自己控制的。
躁郁症的发病原因 其实至今这还是一个未解之谜。虽然科学家们并没有发现确切的原因,不过它的触发机制也许与以下3个因素有关。
首先就是大脑中化学物质的失衡。如果一种或多种神经递质水平失衡,可能就会出现躁郁症的症状。再来人们认为躁郁症可能会和遗传有关,因为似乎在家庭中更易发生。但遗传学的作用并不是绝对的,目前科学家也并没有发现哪个基因会导致躁郁症。科学家对同卵双胞胎的研究发现,即使其中一个双胞胎患上了这种疾病,另一个也可能不会。最后一点就是来自环境的影响,比如长期来自工作、家庭或学习的压力;或者童年时期的创伤、或虐待经历 也会增加患上躁郁症的几率。
根据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DSM)第五版对躁郁症的诊断主要分为了7项躁和9项郁。
7项躁首先必须符合的躁症有 自尊膨胀、睡得少精力旺盛、说话快多话、思绪变化快、难以专注、增加目标导向活动、过度投入危险活动。如果你满足了其中的至少3点并且维持4天或一周以上那就要小心了。
9点抑郁症状分别有情绪低落、对事物失去兴趣、食欲或体重改变、睡眠明显变化、特别疲惫、有罪恶感、注意力不集中、变得急躁和迟钝、有轻生的念头。如果你符合了其中的至少5点,并且持续了至少两周以上,那就要提高警惕了。
请及时求助相关专业人员的帮助,因为躁郁症离我们并不遥远。
根据2019年中国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每20个人就有1~2个人会在一生中的某个阶段患上躁郁症。近些年随着患病率的逐年攀高,也让躁郁症越来越多的被大众所熟知。对于躁郁症只要通过合理的心理治疗、药物治疗以及补充性的健康疗法;比如有氧运动和冥想是完全有可能控制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