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苏莱曼的亚洲征服!1533-1555三次波土战争(上)—奥斯曼简史53

2022-09-25 09:30 作者:特大号的DK  | 我要投稿

奥斯曼帝国一代雄主苏莱曼大帝自继位起便南征北讨:1521贝尔格莱德陷落;1522罗德岛围攻;1526第一次摩哈赤战役;1529维也纳之围;1532胎死腹中的维也纳之战。通过这一系列的对欧洲战争,帝国巩固了西部边境,苏莱曼终于能将精力和目光放到被长久忽视的东方,更为准确一点,是东方波斯地区的萨法维帝国,由此开启了奥斯曼帝国1533-1555的三次波土战争

奥斯曼帝国与萨法维帝国

历史上的波土战争主要指16至18世纪时期,波斯萨法维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之间进行的百年战争,由于当时的萨法维帝国除了控制波斯地区外,今天伊朗、伊拉克等地也是其势力范围,所以也称“百年伊土战争”

之前咱们在将奥斯曼帝国“冷酷者”塞利姆一世,即苏莱曼大帝父亲的一生征战中,就讲到了开启百年伊土战争/波土战争的序曲——1514查尔迪兰战役!由此开启了百年波土战争的第一阶段......

1514查尔迪兰战役

这场百年战争总共分为三个阶段:1514-1555年第一阶段;1578-1639年第二阶段;1723-1746年第三阶段。而塞利姆用查尔迪兰战役开启了第一阶段的战争,而苏莱曼则用1533-1555的三场波土战争结束了百年伊土战争的第一阶段。

本期咱们就来聊一聊1533-1555奥斯曼帝国对波斯萨法维帝国的三次战争,讲一讲苏莱曼大帝时期的亚洲征服,看一看三场战争的前因后果。


重心转移

苏莱曼巩固了奥斯曼帝国欧洲边境后,就决定改变他军事行动的重心,即从欧洲攻略转向亚洲征服,而当时帝国亚洲东部边境最大的威胁便是日益兴盛的波斯(今伊朗)什叶派萨法维帝国(也译作“萨菲帝国”)。

萨法维帝国

其实苏莱曼转移征服的重心也是因为在欧洲的陆上攻略陷入僵局:1529、1532年两次进攻维也纳都无功而返,表面上帝国大军是被路上糟糕的天气、气候和漫长补给线、跟不上的后勤所打败,但苏莱曼大帝心中清楚:凭借此时帝国的资源,维也纳已经是他所能在中欧突进的极限了!

苏莱曼时代奥斯曼帝国疆域

于是苏莱曼在得到了和哈布斯堡王朝之间的和约后,便不再试图从陆上向中欧地区扩张,至少不再打算进攻维也纳城了,而是力保取得对匈牙利地区的控制,而这种控制已经不再需要军事武力,更多依靠的是外交谈判和军事威胁。

哈布斯堡dig与奥斯曼帝国

所以如今的苏莱曼有条件、有时机去转向亚洲征服,当然继续进军欧洲的长期战略还是不变,只不过苏莱曼对匈牙利地区的稳固统治已经心满意足,所以帝国的欧洲攻略重心便转到了海上,而海上的战争则无需苏丹担心太多,因为奥斯曼海上大军的指挥官是大名鼎鼎的“巴巴罗萨·海雷丁”!

巴巴罗萨·海雷丁

就这样,苏莱曼长年进行着两线作战:他的海军在地中海上缔造着海上霸权,而他的陆军则在亚洲的陆上活动!关于同一时期奥斯曼的海上征服和传奇海盗王巴巴罗萨的故事,咱们以后会单开几期来讲,而此刻咱们的重点放在奥斯曼帝国的亚洲征服上,即1533-1555年的三次波土战争!


1533第一战

因为苏莱曼对欧洲的陆上征服达到了他拥有资源所能支持战线的极限。所以奥斯曼的陆上战争就转向了亚洲的伊朗、伊拉克和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地区,在这里苏莱曼将与波斯打三场旷日持久的战争。

萨法维帝国疆域示意图

三场战争分别是1533-1535第一场波斯战争1548-1549年第二场波斯战争1553-1555第三场波斯战争。在三场波斯战争的间隙与同时,苏莱曼还在外交上跟欧洲诸国斗争,在海上跟基督徒舰队争霸,当然咱们本期只讲对波斯的战争部分。

1532年后的苏莱曼已经准备进军亚洲了,正在此时发生了两起事件加剧了奥斯曼帝国萨法维帝国之间关系的恶化:

第一件事是波斯沙阿(即皇帝)塔赫马斯普一世杀掉了忠于苏莱曼的巴格达总督,换上了自己人;第二件事是奥斯曼比特利斯总督叛变,并向萨法维王朝宣誓效忠。这两件事成为了战争的导火索。

波斯沙阿塔赫马斯普一世

为此,苏莱曼大帝于1533年命他的大维齐尔(类似宰相)帕尔加勒·易卜拉欣帕夏率部队进军亚洲,继续了长达三百年之久的波土战争。当然为了更好理解这段历史,下面给大家简单补充一点历史背景信息:

奥斯曼帝国跟波斯萨法维帝国一直就是宿敌,不仅因为双方在疆界上屡有冲突,更在宗教上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当时奥斯曼土耳其是信奉正统伊斯兰教逊尼派的;而波斯萨法维帝国则是伊斯兰教什叶派。历史上逊尼派跟什叶派的矛盾之深甚至可以超过穆斯林与异教徒的矛盾!

今天逊尼派与什叶派的分布情况

因此才有塞利姆一世的查尔迪兰战役击败波斯沙阿伊斯玛仪一世,当然此战之后双方并未签署任何和约,所以两国就在对峙中维持了一段时期的和平。但这种情况在萨法维王朝开国君主伊斯玛仪一世去世后开始改变...

伊斯玛仪一世

公元1524年波斯沙阿伊斯玛仪去世,死后年仅十岁儿子塔赫马斯普一世上位,但早期被奇兹尔巴什部落的首领们所控制,长大后与之斗争并加强了中央集权,所以萨法维帝国在短暂衰落之后,又迅速雄起,而一旦它要崛起扩张,势必对奥斯曼东部边境形成巨大威胁。

塔赫马斯普一世

由此才发生了前文所述的两件导火索事件,事件的本质都是萨法维帝国再度崛起并觊觎奥斯曼东部领土,所以苏莱曼无论从宗教、政治、经济还是其他什么角度,都有必要对萨法维帝国的强大进行遏制!

而波斯人则趁土耳其人注意力在欧洲之际,塔赫玛斯普唆使奥斯曼比特利斯总督投到他的麾下;并将忠于苏莱曼的巴格达总督则杀害并用自己人取而代之。

今天土耳其的比特利斯省

而苏莱曼则马上便开始了报复行动:先是下令处决了羁押在加里波利的一些波斯囚徒,接着派易卜拉欣先他一步对亚洲进行征讨。

而当时国势正盛的奥斯曼帝国军事力量在文武双全的大维齐尔帕尔加勒·易卜拉欣帕夏的率领下,一路势如破竹,随即就攻克了比特利斯,并乘胜占领了毫无抵抗的波斯故都大不里士

帕尔加勒·易卜拉欣帕夏

这场对波斯战争是易卜拉欣在军事上成就的顶点,当然也将是他的最后一战,但此时的他尚未知晓自己将要面对的悲惨命运,所以仍旧非常卖命,通过自己的努力劝降了波斯人在边境上的几座要塞,并在1534年和后续赶来的苏莱曼在大不里士兵合一处继续向波斯腹地推进。

萨法维帝国

塔赫马斯普一世则试图利用波斯内地冬天的恶劣天气来诱敌深入,而为避免与奥斯曼帝国军队主力直接对抗,他一退再退,放弃了大片领土,大不里士就是这么被放弃的。但苏莱曼是何许人也?早就看出了波斯人的图谋,但他确实也对冬天跟波斯作战有所顾忌,于是跟易卜拉欣一合计,便决定转而挥师伊拉克!

塔赫马斯普

于是1534年10月份,奥斯曼大军转向南方行进,在山地冬季恶劣的天气条件下艰难地朝着巴格达进发。 最终在1534年11月底,当奥斯曼大军兵临阿拉伯故都巴格达城下时,波斯总督开城投降。

今天巴格达的位置

苏莱曼大帝则作为“虔信者的统领”,骄傲地从什叶派波斯人手中夺得了神圣的巴格达,从此苏莱曼成为当时伊斯兰世界无可争议的领袖和阿巴斯王朝哈里发的合法继承人!

苏莱曼大帝

入城后的苏莱曼,就像易卜拉欣在大不里士所做的那样,不仅对待城中的什叶派信徒十分宽容,与基督教皇帝查理五世在突尼斯对穆斯林的虐待形成了鲜明对比。还设法找到了伟大的逊尼派伊玛目阿布·哈尼法的遗骸。

阿布·哈尼法是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时代著名的伊斯兰法学家和神学家,但此前传说他的遗骸已经被波斯的什叶派穆斯林给破坏了,但据说苏莱曼还是凭借他遗骸上的麝香气味将其给找到了。

阿布·哈尼法

此举让逊尼派的信徒们大为赞叹,随后苏莱曼立刻命人为这位伊斯兰教圣人修建了一座新的坟墓,从此这座坟墓就成了一处朝圣之所。而从宗教角度来说,苏莱曼一世在从异端穆斯林手中夺取巴格达后发现阿布 ·哈尼法的遗骸,就如同当年从基督教异教徒手中夺取君士坦丁堡之后发现先知同伴艾郁普的遗骸一样,堪称是一项神迹

于是拿下巴格达的苏莱曼声望日隆,不仅是在帝国内部,整个伊斯兰世界都对苏莱曼另眼相待,在宗教上获得了特殊的buff加成。


战后余波

公元1535年春天,苏莱曼一世觉得统治稳固后便离开了巴格达,选择了一条更好走的路回到了大不里士。随后他在大不里士停留数月以树立奥斯曼帝国的威信,最后在一番洗劫之后离开了这座城市。

大不里士位置

之所以苏莱曼洗劫城市并离开,是因为他很清楚他不可能长期控制距离首都如此遥远的一座城市。实际上就在他漫长的回师途中,萨法维帝国的波斯人还一直持续不断且卓有成效地骚扰着他的后卫部队,并造成了一些损失。

一直到1536年1月,苏莱曼才最终凯旋回到帝都伊斯坦布尔,但伴随着第一次波斯战役结束的,却是帝国大维齐尔易卜拉欣的失势!易普拉欣此时已经当了13年的大维齐尔,并且一直替苏丹掌管着陆军,可谓位高权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苏莱曼大帝

并且易卜拉欣自幼与苏莱曼就是好朋友,长大后更是关系亲密,甚至后来易卜拉欣还迎娶了皇室成员,成为了苏莱曼的姐夫。并且此人文韬武略,领兵打仗战功卓著,外交行政能力一流,绝对是那个时代顶尖的人才。

政治斗争不是评优评奖,易普拉欣在各种政治斗争之下最终败下阵来,被苏丹下令处死,这一年是1536年,从此苏丹后宫的许蕾姆开启了后宫干政之路。当然这些只是三次波土战争的小插曲罢了。


苏莱曼与许蕾姆

1535年第一场战役结束后,苏莱曼在欧洲又遇上了麻烦事,所以第二场战争一直要等到十多年后才正式开始,而在此期间,苏丹则并未亲自率军开启大规模征服活动,而是在外交和政治上跟欧洲的基督徒斗智斗勇!

那么第一场对波斯战争结束后发生了什么让苏莱曼不得不回顾欧洲局势?第二场、第三场对波斯战争又是如何开启和进行的?1533-1555年的三次波土战争最终又给奥斯曼帝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欢迎持续关注本系列,敬请期待下期精彩内容!


参考资料:《奥斯曼帝国》、《奥斯曼帝国六百年》



苏莱曼的亚洲征服!1533-1555三次波土战争(上)—奥斯曼简史53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