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下半场,阿里京东唯品会的变与不变
国内的整个电商行业,正在从高速增长的流量红利时代步入存量时代。对于所有电商平台来说,用户的快速增长,已经是一件不能再奢望的事情。
就像京东掌门人徐雷最近强调的那样,未来不再追求单一指标的快速增长,而是关注整体业务增长的健康度和可持续性。放弃高增长,向高质量增长转化,电商平台已经到了必须做出改变的时候。
阿里最近几年最大的改变,就是加大了对科技研发的投入,和对海外市场的开拓。用科技创新创造新的市场和盈利点,在海外市场重现跑马圈地的高速增长。

根据数据显示,阿里去年在技术研发上的投入超过了1200亿。阿里国际零售的收入增幅高达26%,在海外市场高歌猛进。
阿里在土耳其、南亚推出Trendyol和 Daraz电商平台之后,去年又在西班牙推出了新的平台Miravia。
阿里云的态势更是喜人,过去三年时间,阿里云在海外的营收增长了10倍以上,仅仅去年一年,阿里云就在海外新增了6座数据中心。
京东虽然也在开拓海外市场,但是更多的精力还是放在了物流环节上。在重资产的物流环节,京东三年时间投入达到2万亿元,并且推出了全渠道销售带动实体零售数字化转型的战略。
数据显示,京东物流的收入已经突破千亿级别。京东物流运营的仓库数量更是超过了1500个,仓储面积达到3000万平方米。

京东对物流的长期投入,让它能够更有效地达成履约,并更深刻地与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相结合,从而构建一体化供应链的产品力。
刘强东最近能够信心勃勃的推出百亿补贴,打响电商价格战的第一枪,最大的底气还是因为京东物流在一体化供应链上的强大实力。
再看一直专注线上特卖的唯品会,做出的选择和阿里京东又有不同。唯品会选择了不断加大自己的特卖优势,优化自身产品供应链,与数万家品牌达成了深度合作。将特卖领域从之前的服饰、美妆,扩大到了数码、家电、黄金珠宝等领域,让更多产品价格低至三折。这也是为何这些年不同电商平台起起落落,但唯品会始终名列前茅,因为它有长期稳定的价格优势,坚持与时间做朋友。

当下它还愈发追求精细化运营。比如入局“正品鉴定”,对平台销售的奢侈品、珠宝、大牌鞋履等高价值的特卖商品进行正品鉴定,只有经鉴定确认为正品的商品,方可上架售卖”。还拉着顺丰在业内率先推出上门退换货服务,逆势扩大人工客服等,都是为了让消费者感觉购物不再是单纯的购物,更是一种花钱享受服务。
数据显示,仅去年第四季度,唯品会就有超过70场超级大牌日、今日大牌活动打破品牌历史最高销售记录。一年时间下来,唯品会上实现销售额增长超过1倍的新锐新锐品牌就达到了51个。
这世上没有一片相同的树叶,也没有相同的电商平台,阿里京东唯品会,为了应对电商新时代各自拿出了不同的举动。电商行业的竞争一直存在,只不过这次的竞争显得更加“高质量”。